作文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狂”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贬义词。因为人们相信,“狂”有违于儒家的根本,自然也就有违于世事的常理。在这一思想观的运作下,周围多数尚未成长的少年变得“内敛安静”,习得儒生般的敦厚自然。然而,我却以为,对于人类,尤其是年少的热情的人类,狂是一种必要而值得提倡的气度。甚至,我们应当学会“年少轻狂”。
古往今来,历史灿烂的长河里,便有数不清的狂者如明星闪耀着,其中便有东汉末年为人熟识的曹操。众所周知,他是一个奸雄,却不似一般奸雄的城府深含。他是狂的,当他做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疯狂举措,便已然注定了他作为狂者的不羁一生。显然,曹操一生中是受惠于狂的。其中明显的当属官渡之战的大捷了。纵然,幸运女神眷顾了他,但倘若不是他的极度自信、不拘常理,想必也得不到那么奇异的妙策。而终其一生,所遇挫折无数,却都无法彻底击溃他。缘由便是自他骨子里的那股狂气,无论何时,他都极度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未来,从未因挫败而义气消沉。反观刘备,人们常言的英雄,却在失败后一把火烧毁白帝城,从此一病不起,含恨而终。他缺少的,便是曹操的那股狂气。
而现代作家鲁迅,如他处女作的名字一样,他也是一个狂人,并且,他要比曹操更狂放,更不羁。不只因他敢于在当局政府的严厉打压下发表大量针砭时弊的文章,而在于他公然打出了“废黜古文,发扬白话”的旗帜。须知当时清朝统治尚才瓦解不久,古文尚还根深蒂固于大量文人的脑海里,旧时封建残毒仍控制着大部分文人的内心。在这样的时势下打出这般立场,非常人的魄力所能为之。这底子便是他那份不羁的狂气。显然,这其中的好处显而易见。鲁迅先生最终凭借着这份狂气领导了一个崭新的文坛。
类似的例子尚有很多,“狂”作为一个独特的气质在历史长河中发光发热,那么它为何为人所诟病呢?原因便是大量不识其本质的人加以错解,以为习得狂人气度,却没有狂人该有的能耐,而成为了人们的笑柄。这便是无能而狂,是庸夫的狂,是一种对于狂的误识。
那么真正的狂又是怎样的呢?它便是出于自我能力而衍生出的极度自信。善于展露自我,是一种自我肯定和能力认可。纵观鲁迅和曹操二人,都胸怀大志,也心有大智,都有狂的能耐,才会自信,才会成为人们所仰慕的“狂”人。正因为他们狂,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能,才能在伟大事业的路途中所向披靡,才能最终完成常人所无法完成的事业。这是正确的“狂”,它使人个性鲜明,受益匪浅;它使人能在千篇一律的世界中脱颖而出。
在这个崭新的世纪,狂者将成为漩涡般激烈竞争的胜利者。这应是新世纪的心声,因为这个崭新世纪所留给所有“谦谦君子”的不敢展露者,恐怕只剩下一路叹息了!
下一篇:年少轻狂
青春的脚步就像不经意撕去的日历,偶然翻阅往事,留下淡淡痕迹。—题记在风过云往的匆匆时光中,回首过往,我还能看见自己留下的脚印。它们像雨中翠竹,隐约透露着枝的挺拔,叶的婆娑,散发着岁月醇厚的芬芳。回首过...
还记得,记忆里的她,飘逸的长发,划过纤细的手指,风过脸颊,吹动她的衣襟,朦胧中最容易辨认的是她那颗志。记忆力的他,短短的发丝,白嫩的皮肤,那对大大的招风耳,那传说中的“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他突出的后脑...
兔兔戴着黑色方框帽,穿着黑色风衣,黑色的眼眶,一身黑色更衬托出他的神秘。他站在站台旁,身边是来来往往的人群,他却面色如常,时不时抬起手表看时间,时不时向周围张望着,他的心情似这飘雪的天气。我,到底该怎...
十四岁,如花的季节;十四岁,天边的朝阳;十四岁,我,恋上了你。你是天空中最亮的星,我是荒漠中不起眼的沙。你我本不该有交集,但我却恋上了你。恋上了你174身高;恋上了你可爱的小虎牙;恋上了你一切的一切。...
我一直,一直都记的那条铺在田野上。我们手牵手,大步走过三年的小路。我一直,一直都记的那片看不到尽头。我们肩并肩,一起闹过三年的田野。小路像是条奔流的河,连同我们的记忆一同慢慢逝去。田野像是片汹涌的海,...
这世上,有太多的人读得懂风花雪月,却走不出沧海桑田。曾经以为携手一生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曾经以为刻骨铭心的痛,看着看着就淡了。然而,想忘却终是不能够。每个人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忘我的痴恋,没有奢求,没...
我们一路走来,在放肆的年华中挥霍青春。因为,毕竟年少轻狂。我们的故事很多,像是无数光环照耀下的童话。因为,毕竟年少轻狂。灯火如此嚣张,把人间的烟火照亮。思念也是一种别致的忧伤。或许爱情是糖,尝了就不舍...
曾经一起在流星划过的夜空下许愿;曾经一起在舒适的草地上,望着蓝天,说好我们是永远的朋友;曾经一起漫无目的地飙车,只为寻求那瞬间的刺激;曾经独自一人梦想着远方,在那结识朋友,任暴雨淋湿也不躲避,任狂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