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我生在济南,从小变伴着泉水长大。闲暇时常蹲在由泉水形成的涓涓溪流旁,那儿有我看不完的雅景,讲不清的心情,理不完的思绪。做不尽的美梦。
刚涌出的股股清泉急匆匆地分散到泉口的周围,从高高的长满茂盛杂草的石壁下汩汩涌出,悄无声息地流入,继而又旋着、依依不舍地离开。在水面上溅起颗颗珍珠,洒落在每个缝隙和角落,默默滋养着土地。那泉水的味道是清清的。在空气中总会弥漫着淡雅的感觉。若是捧起一捧品尝。那味道虽然普通,但夹杂这一丝甜蜜。在口中融化,流到心里。再到全身蔓延开来。不能延年益寿,却可以让人忘记烦恼,从喧嚣紧张的生活中走出来。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很小的时候,我时常背诵这句诗。只觉朗朗上口满嘴余香,于是就一直记着,也没能忘记。稍大一点时才知是记录家乡的风景。
夏日的济南总少不了开满湖面的荷花。远观碧绿的荷叶,层层叠叠,绿莹莹地散发出淡淡的荷香。温柔的荷花含苞欲放。景致甚是优美。那是像蜡染一样的花朵,姹紫嫣红、端的好看。走进时便有芬芳萦绕在身旁。同美酒般醉人。“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想必诗人当初也大概是在这荷花池边流连忘返了吧。
人们爱莲是因为它香远益清的雅美,陶渊明爱莲是因为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坚贞。而我爱莲是因为它装点家乡,是家乡不变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是清新醉人的。
葱香和椒盐的味道铺满济南的大街小巷,每个济南人都应该熟悉的味道。油旋儿,在济南已有百多年的历史。济南油旋儿外皮酥脆,内瓤柔嫩,葱香透鼻,其形似螺旋,表面油润呈金黄色。老济南人吃油旋儿是颇讲究的,大多是趁热吃,或配米粉,或配馄饨,另有一番滋味。清代顾仲编著的《养小录》中这样记载油旋的制作:“和面作剂,擀开。再入油成剂,擀开。再入油成剂,再擀如此七次。灶烙之,甚美。”
济南的油旋必须用纯正花生油手工和面,根据四季调配面团软硬。小小的油旋虽然只有巴掌大,却要由很多层薄如报纸的面皮叠压而成,在制作中不论揉、搓、擀、捏,一遍不多一遍不少。细腻执着的精神也在面团锅炉间传递着。
家乡的味道是葱花椒盐在油香混合的。
家乡的味道,在舌尖上跳跃,在血脉里流淌,在心中舞动。像是刚刚坠地的婴儿,我深爱着母乳般家乡的味道。他将一直陪伴着我,陪办我成长。家乡的味道温柔而让人无法忘却。
下一篇:家乡的呼唤
我不知道家乡的味道是什么,但知道山间生气的那一缕缕炊烟的气息便是;我不知道家乡的味道是什么,但知道老屋里沉淀的泥土香味便是;我不知道家乡的味道是什么,但知道竹筒里不散的竹叶味便是。重庆很大,家乡的味道...
在一次晚饭的桌上,出现了一道不常见的菜:酒腌小河蟹。这道菜是爸爸的最爱,同时也让我回想起了小时候的故乡生活。我的故乡是安徽,那里有着大山大水,空气特别新鲜,到处遍布着树林、小溪。小时候在家乡最令我兴奋...
家乡,是一种情怀;家乡的味道,值得一生细细品尝。——题记“开饭啰!”随着妈妈一声响亮的吆喝,我们立即围坐在了餐桌旁。瞧着一桌热气腾腾、色香俱佳的菜肴,我馋得直流口水,可没等我动筷,我亲爱的老妈早就吃开...
怀念家乡的味道,若酸,若甜,若苦,若辣。家乡的味道伴随着我度过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如今的我躺卧床头,拉开抽屉,不经意间,看见那发黄的老照片,思绪开始飞转,灵动。畅游在那记忆模糊的家乡,潸然泪...
家乡的味道,究竟是什么呢?载我度过十二年春秋的它,却突然不辞而别,只剩下脑海中还保留着清晰而又明澈的记忆,散发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虽说现在睡的床比原来好太多,可永远没有安心的理由。比起现在这个...
我的妈妈出生在河南濮阳,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把它做为都城,所以又叫中华龙乡。濮阳最常见的一种小吃是烧饼。和好的面蘸点五香盐泥,在盘里按成圆形,沾点糖稀,撒上芝麻,放在烤炉里,几分钟就出炉了,刚烤好的烧...
离家久了。总是想起故乡,总是想念家乡的味道。在我的记忆深处,家乡的味道究竟是什么呢?绿豆饼是家乡的特产,它包的是绿豆沙,吃起来是绿豆香。它的包装很特别,先是用不透气的袋子密封起来。再用一张面积很大的红...
你知道我最喜欢的哪里味道吗,那就是家乡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可能习惯了而往往忘记了慢慢地品尝它,但当你很久没吃了,不知怎么的,你就会想起自己家乡的味道。我的家乡在成都,我最喜欢的就是成都的火锅。火锅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