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最初知道上海是看电视《上海滩》感觉上海很唯美,就象一场风花雪月的爱情,同时也有着浓重的愁绪.历史的沉积给这个城市留下许多的沧桑,而同时他又必是一个繁华的所在。
带着这样的想法,五一我来到了上海.下了火车已经是傍晚了,没顾的上休息,马上开始对上海进行探访.第一站我们来到了浦东这个最能代表上海新形象的地方.看着高高的大厦,鲜花怒放的街心小景.除了风有些凉意,竟没有觉得这是上海,看来所有的地方,他的现代.他的发展都是以高楼为标志,以绿化来装饰.美的都一样了.可能先入为主吧,觉得深圳比浦东更有现代感.第一站没能捕获到心仪的上海.眼里只留下了繁华富裕.不过上海的发展给我留下了第一个印象.
远远地看到了东方明珠电视塔,独特的造型,久负的盛名让我们乘夜赶到了他的脚下来瞻仰他.想是越美的东西越不能轻易的让你得到吧,这次可论证了这一说.从七点买好票,就开始了漫长的排队等待,围着这个宝塔一步一步的向前徐行.不由地让我想到了藏民们对圣地的朝拜,除了不用匍匐外,亦步亦趋的盛大场面有过之而无不及.终于到了,可以一睹芳容了,10点钟我们才登上了塔顶.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哇,抱怨,劳累,痛心疾首都放一边去了,整个上海的夜景在眼前铺陈开来.可以鸟瞰夜色中的他了.满眼的灯火,又再一次说明了他的繁华.这边看五彩的霓虹闪烁着,将外滩映照的波光粼粼的,几个夜航的游轮打破了眼前的静谧.古典的洋式建筑在水雾中逼近.这才是那久违的上海,是那段断肠的美丽的爱情所在地.不虚此行了,终于上海在久长的等待中蒙着一层薄薄的面纱展现了他的容颜.夜色朦胧,上海朦胧.
怀着这样的美梦,疲劳的我在上海的怀里入睡了.早上起来心中又多了些渴望,美在晚上,真实的上海应该在白天.去认识一下他的真面目吧.坐着地铁来到了南京路.人来人往,市招高挂,真是诉不出的热闹来.走到外滩去悠闲一下.昨日是远观,今天可以真切的触摸了.各国的建筑无声的排列在外滩的两旁.海风任意的吹打着,似乎在告诉人们一个个沉重的故事.逝去的是历史,留下的是美景.人们都忙着摆好造型和他们拍照.也是,有了这些建筑物的陪衬,外滩才有一种难言的美,但传递给我的更多的却是一种伤感. 我更喜欢的是站在外滩的栏杆边上和对岸的东方明珠塔和影.当时太阳正照在他的身上.使他看起来那么明亮,高大.
接下来的两天又到了科技馆,走了一些或大或小的街道.短短几日不知道我们算不算对上海就有了了解,上海是大都市,他必然要有现代美,但对我来说,更钟情的是他的古典美.希望上海能在这两种美共存下,发展的更好.
下一篇:上海外滩游览记
上海是一个国际大都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高架桥随处可见,壮观极了。它的文化也蕴含在每一个地方。上海也有许多着名景点,城隍庙,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外滩,还有上海科技馆,中华艺术宫。都一定要去看看的,没去...
小时候,我的理解能力似乎很强,我把“上海”理解成一个动词,即到海上去,这似乎很可笑。长大后,我虽然没有继续保持这个想法,但我仍然觉得上海就像一片海,一片孤孤独独的海。父亲谈及上海,总要提到他孩童时因在...
上海,这颗镶嵌在东方大地上的璀璨明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印象,春节临近,我也来到了上海,小住了几天,留下了些许印象。1、广厦中的东西韵味钻出地铁站,站在人民广场上,我被四周的形式各异的东西方大厦弄得头晕...
回家好多天了,但上海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索绕着,回想起以前听说的一句话“北京人称外地人为外地人,广州人称外地人为内地人,上海人称外地人为乡下人。”现在看来,这种顾虑完全是多余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上海人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