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孟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庄子曰:“芴漠无形,变化无常。”
佛曰:“生住异灭。”
上来先立宗旨。四季常有,故曰天下有常道;四季变化各有不同,故曰天下亦有变化万千。
汉武帝立五经博士,其始为夫子删述五经,及其罢黜百家,则专立五经为天下正道。五经专有一部为《易经》。其所述者,天下变化而已。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化而为六十四卦。取其为相反相成,相互关联。每卦各自独立,各有意义。而卦卦互为关联又互相变化。孟子所说尧存可言立而为乾,桀亡则可配之灭而为坤。天下不为乾则为坤,故可说之天行有常。此儒家变常之大义也。
道家言,道为万物之始也。道者恒常,为万物之根也。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道之变也。一部《道德经》无处不是在言变与常道。庄子逍遥,因其参透万物之实质也,其知一切之核心为之道,道变化而为万物,故其遨游天下,畅行不悖。
中国之学术最初可探之源应为周公治礼作乐,后孔子继之,孟子传之,一脉相承,虽经秦火然道统不断。汉唐传经学。至于宋代濂溪开而程朱诸位阐扬而为理学,至明未衰。异族入关,理学不合时宜,船山继宗羲、留良、顾炎武……明末诸老之精神与学养而开以训诂考据为核心的汉学一代,至于南山而光大之……此则变化之道也。然则,中国学术之心无非是仁,其体乃三纲五常,其用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一以贯之,历千年而未有更异也。此当为常道也。
印度传统信仰物之核心为四大“地火水风”是,地其坚固性,火其温度性,水其湿润性,风其运动性。比之四季则可截然有对,春季万物孕育即可配之地,夏季骄阳似火即可配之火,秋雨绵绵配之水,印度冬季无雪然其风大。在四大之上有一“空”大,认为四大皆由“空”大发来,故曰“四大皆空”。其于道家道生万物有异曲同工之妙也。进而佛陀兴出于世,哲学思想皆由反对传统而来,然其名相也兼收之并有之发展。佛陀认为事物的发展无外乎“生住异灭”,宇宙初劫而生,住劫住世,坏劫变异,衰劫四大灾起尽归于空。空则为常道,生住异灭则为变化也。
西人拉瓦锡言物质守恒,认为从原子说物质从甲易而为乙其物质守恒不变。可说物质变化为变,守恒则为常。也从科学证明了道之存在。
近人则好言变化,而少言永恒之道。此于当世之人重利轻义不无关系。利者变化之道也,今有利者一,明日未必仍为一,人之趋利性必求而为二为三,乃至为千万。而义,古之道也,亘古而不为之变异。求利者,寤寐求之,辗转反侧,求之不得,心无有安。求义者,心怀坦荡,浩然之气常养于胸。其变常之相昭然若揭也。
天理昭彰,天运循环,然却时时不同,处处有异,人生世界无外是在这天人合一之下的变常中,循环往复。
下一篇:一年一度的运动会
生命可以不必炫耀夺目,但一定要充实,生命可以不必要辉煌,但一定要无悔……每个深沉的人都是经历过轰轰烈烈的风雨的洗礼……在盛夏中,树上蝉鸣鸟唱,他或许会遭遇暴雨的洗礼,忍受蛀虫的啃食,但他依旧会欣欣向荣...
瑟瑟寒风中,窗外的野草被无情地吹打,虽飘飘摇摇,却从不低头,坚强不屈。这让我不禁感叹,多么纤弱的小生命,却经得起如此考验!寒风就好比一个巨大的挫折,而野草却不怕挫折,永往直前。我愿做那无名的小草,在凛...
今天出去逛街,遇到了两个唱歌的流浪汉,好多人驻足观看,可是很少人捐款。思来想去,我摸了摸口袋,只剩下一元零钱了,有点少,可是我没有别的零钱了,所以只捐了一元。路人有的投来赞许的目光,有的却很不屑一顾。...
人生是什么?它就是一场梦。为什么人会死去?因为人们有生命的延续。为什么美好的时光不能停留?因为新的故事总要开始。人真是一种奇怪的生物,他们可以改变万物,却不能改变命运。命运的轮回谁都没法躲过,请好好地...
记得我曾说过,如果我是天空,我不会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去俯视这片大陆的苍茫。世态炎凉,本还轮不到我去引起兴论。但我真的看不下去,在马克思阶层主义思想的压迫,如今的人越来越追求物质上的富裕和对生活的不满。我...
夏天,很热。一个人维持着跪着地动作已经很长久了,眼睛闭着,在为自己的未来祈祷,希望人生永远平安。内心虔诚却不够专心,直到双膝有了微酸的感觉,才直起身站立好。我的记忆中,是小时候常常呆在这里的,由于祖母...
心境坦然很多,放下了很多,看淡了很多,是不计较了还是不在乎了?不想知道很多,也不想让别人问很多,只想简简单单的一层,没有特别的暗意,只是不想累, 不想打破沙锅的非要把事情问个一清二白,任何事情知道的一...
午后的阳光缓缓流动,一捧清茗,任目光轻盈地抚过书页,心灵在温暖的空气中感悟、升华。读是感悟。读庄子,读到的是空灵的澄净,心如澄澈秋水,行若不系之舟,他甘愿做一棵守护月亮的树,他甘愿“曳尾于途泥”,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