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看到旧书,首先想到的是破书,但仔细一想,旧未必就破。如千年狐妖,反诱人得很。《聊斋》里的那些穷秀才,没几个逃得出她们的裙摆。我又想到老书,但老书和旧书又不一样,现在不是时兴国学么,大量的老书得以再版,大量老书以新书的面孔出现,即老书又未必就一定旧。
少年时代逛书店,最常光顾的地方是新书专柜,认为那里才能见新作品。可读来读去仅两字:新瓶。现在,每到一个地方,我仍然会逛一下书店,直奔书店的角落,挤进那几乎蒙尘罕迹的柜前,取上一本最旧的书翻看。
可看得多了,又索然无味,仅觉两字:旧酒。因为据说,只有封坛的才是好酒,酒如不封坛存它个百五十年,则不醇。所以,窃以为把旧书比作旧酒是非常高的评价。思及此处,我于是又开始责怪自己:少年时不知珍惜,竟把老祖宗留下的旧书当成草纸,揉擦扔弃……我甚至想,如果当初懂得珍惜,自己或许已是“国学大师”了。看来,草纸未必就不值钱,至少是有很大的机会成本。
为了挽回把旧书当成是草纸的损失,我于是开始培养自己的另一个陋习:于草纸中找旧书。很庆幸,我的运气还真是不错,什么国语读本,什么规,什么戒,什么奇,什么异,通通都被我翻出来了。可是,翻去覆来,除了爱莫能助,我什么都没有读出。无语。
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位老妪,每到傍晚的时候总会站在村头的田埂上用晦涩的古语骂街,我当时很是不解她究竟在怨恨什么?而立之年后,我终于醒悟,那位活了90多岁的老妪其实也是一本旧书,当她好不容易熬成了一本旧书,希望别人去认真读她的时候,却已没有人愿意再读她。不久,老妪逝去,我却于葬礼上的哭呵之声中又听到了晚辈后人们的悔悟之心,当时我也是其中之一,因此又觉得自己又一次失去了成为“国学大师”的机会。
思之及此我才明悟,我们芸芸又何尝不都在去往旧书的过程?且不说多么惊艳花前的玉容芳华都终将老去,即便是那经年苍柏的翠枝上,条条纹路,又哪处不折射出岁月的无情。
下一篇:难忘的事
你送我的红木箱子被我深锁进阁楼,不敢碰触,只要想到有关你的一切,我都不会勇敢。有五年了吧,你我之间横亘的距离。直到上个月,我满十八岁,才悄悄地走上阁楼,拂拂红木箱子上厚厚的灰尘,想念开始扩散到屋子的每...
在那框书架上,静静地放置着一本书,我轻轻的拿起,小心翼翼地翻开泛黄的书页,贪婪的嗅着那独有的馥郁与古朴的味道,灵魂似乎飘飘悠悠的进入历史。带着曼妙的翻书声音,悉心感受古老的桥弹奏出的一行行文字。这本粘...
那本书还压在众多新书之下。尽管封面磨得泛白,我还是不忍心丢掉它。它是一本故事书。我甚至不记得这本书的来历,只记得奶奶捧着这本书陪我度过的时光。压在书架下,藏在心底。我每天吵着要你读上面的故事给我听。一...
相对于新书,我更喜欢旧书。时时翻看书架上那些泛着微黄、有些破损的旧书,常常倾听他们的喃喃低语,从小学到高中的日子如在目前,未来也不再遥不可及,仿佛唾手可得。书架最底层是拼音版的《三国演义》,及带着插画...
老旧的书架上,堆着很多厚厚的书。铺上了层灰蒙蒙的灰尘,显现了它尘封已久的古老,破烂的木架子,时不时发出几声“吱呀”的呻呤。空气中,弥慢着深沉的霉味。平时的我,似乎喜新厌旧的味道很浓。桌上,床头,都堆着...
漫捡书卷,视线中突然闯入一抹陈旧的暗黄:微卷的书页,发熟、发软的封面,因压得太久而微微有些粘连,那是几年前在旧书店买来的《百年孤独》。 看着它,我不禁陷入沉思:那时刚读初中,课业负担还不重,最爱独自一...
今天,我看到了“旧书”这个题目,心中感慨万千,在书架中翻寻起了那本《脑筋急转弯》。翻开第一页,我就听到了哗啦啦的响声,让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四年前……继续往后一页页翻着,每一页都有东倒西歪喝醉酒似的字迹。...
新书一年一年的买,旧书一岁一岁的增,结果家里堆满了大大小小的书籍。妈妈建议我把它们整理一下:小学用过的课本、练习册都可以卖掉,课外读物有选择的留一些,好给那些“更实用、更重要”的书腾出些空间,家里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