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常有人如此形容,曰:“秀色江南。”然而这“秀色”该是种怎样的色彩啊?莫非是那一座座苍老了容颜却依旧屹立的水乡石桥的朴素的灰绿?还是那菁菁流淌了千年,荡开微波,轻风逐流的江南水乡血脉的澄澈透明?或是那盛开在烟雨朦朦中颇具风情的油纸伞的古色古香的美?……江南,在所有时代的卷轴里都是那么的诗情画意,那么丰饶美丽。
江南是水的江南。江南的水,没有北国山川大都那气吞万里的磅礴之势,也不比那些已被视作生命之源的西北辽原之魂,它只是送出涓涓细流,涤荡这座座城市间的浮躁,平抚这片在当代经济高速列车风驰而过之后,烙下的块儿块儿焦灼。
当然,水乡古韵并不仅仅来自于那悠悠的运河水,也来自那横卧于水网之上的千百座古桥。江南又是一处古桥文化的传承地。每一座古桥都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都有几个不平凡的故事;每一块石板都有几痕无法抹去的印记,都是一串串辛酸与泪水、欢笑与喜悦的见证。走过石桥,便是走过了从亘远传来的江南的岁月。
江南有江南的四季。或许人们不吝以“四季如画”来与江南相媲,然而,在我对江南略略品来,便知江南的美感却决然不是那寥寥数笔所能够描绘的。因为再好的画师也诠释不了江南美的全部,再唯美的意境也依然不过是粉饰过后短暂的美。而江南的美该是不加修饰的,是最能体现大自然的本色创造的。就像,春天,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在江南更加凸显出来。漫步江南的田间,几声蛙鸣,几回雁吟,抽新的芽泛起的星星点点的绿,就能让你那孤独了一冬的感官享受一次听觉与视觉的双重“盛宴”。江南是温和的,因此相比之下,夏与冬则更似两位远道而来的访客。当热情火辣的夏与素裹银装的冬盛情来访江南的时候,水乡之子们无不会划着乌篷笑靥相迎。因为江南之人,本身便有着如水一般包容万物的胸怀。
然而,最喜江南的秋了。最喜看到那些忙碌一季终换来满心沉甸甸的丰收的喜悦,惬意地信步江南岸的人了。他们满面笑容就像道边灿烂的野菊花,小小的,却又深深地装点着江南的美秋。如此走在江南的秋风里,感受秋意最浓的时候当数傍晚时分落雨了。当满世界下起秋雨,淅淅沥沥,抑或洋洋洒洒,像少女的红皮鞋在雨中忘情地奔跑,啪嗒,啪嗒,啪嗒……直到雨声渐齐,有时巨大的水幕便会铺天盖地地袭来,倒入江南这座已深入人们生活的浑然天成的水库。屋外的人打着伞,待到缓过了神来,便也不再急赶,反倒是有想要好好品一品这有着醇厚秋味儿的江南的秋的意趣了。而屋内的人看得迷糊,乍一开窗,便似母亲掀去了风夜里温暖的被子,不禁冷颤起来,而存储一夏的热气倦意也俱已“随风潜入夜”了。江南的秋,江南的雨和人,组合得确似更胜似一幅灵动的中国水墨画。
其实,江南正是如此秀色可餐。
下一篇:烟花冷
来到了江南。宛如打开了一枚古老的胭脂盒,氤氳香气中,只有江南的缠绵……我唤來一位船夫,他热情的将我迎到船头。朴实的脸上,一道道沟壑是他在这江南江河上深邃的过去。舟行款款,如滑动在琉璃之上;水文细小而柔...
到江南有三品,哪三品呢?人品水品房品,记的在小时候就来到这块让人品不够,百品不厌越品越如诗如画的圣土——江南水乡。这里的人真是热情。我们坐在扁舟之上来欣赏瑰丽的两岸景色。小风吹着草,蒙蒙细雨来向我们问...
打开江南的记忆,首先想到古人的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它引领着我又回到久别的江南。我蹑手蹑脚,生怕打搅了这梦的恬静。 江南,是水的世界,桥的故乡。在这...
其实梦里一直就有一个江南。青石板铺成的小路,潮湿的小巷,一个人缓缓行走,听着“滴滴”的水声和“嗒嗒”的脚步声。心中隐隐会期盼,在下一个柳暗花明之后,能遇见一个结着紫色丁香花般愁怨的女子,如同戴望舒的《...
很长时间没有写这一种抒情散文了,很不习惯。很长时间以前的小白脸时代也是这一种类型的,但是要淡味很多,下面请欣赏一下吧。——草儿在这里江南在哪里?猛然间,这真的还是一个问题。依稀记得,江南好象在烟波飘渺...
不见黄河千尺惊涛,不见长江万里飞浪,唯有百绿碧水绕城郭,一弯明月心间照。不错的,江南三月,草长莺飞,湖光山色映小桥,青竹木简忆紫薇,星光点点,不只摇落了几许青苔,烟波袅袅稀秋风,烛光火影摇曳成一片月光...
对江南憧憬已经很久了。向往的当然有酥酥软软的江南侬语,烟波中的清丽女子,弹词,织锦,水,还有多情的故事和传说。很多人都向往这些,我岂能免俗。不过,我心中还有一个江南。或许有人用文字触碰过,但我还是要说...
江南总是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如梦的水乡小景,蕴藏着期期艾艾的故事。遇见一位神态淡定的江南女孩,姿态优游和眼神里不时透出哀伤的神色,身着一袭旗袍,淡淡的素布花边。然后她就撑着一把油纸小伞从你身边轻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