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照我们这儿的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一个星期喜庆氛儿才过呢。我家有请年老爷的习惯。除夕夜前两天,我家就摆一桌丰富的粮食请年老爷来我家,一是为我家的来年压压凶,二是为了吉祥如意,可以向年老爷许愿。只见大圆桌上,点上两根大红蜡烛,有鸡有鸭,有鱼有肉,外加两碗白米饭,醋,盐,糖,酒,样样不少。对了,这天我们还要吃腌猪头肉哩。这猪头肉,先是蒸个稀巴烂,再把肉一撕,一口入嘴,真是香滑润口,口味独特,让人吃了还想吃呢。我的嘴上,手上,都是油!
大年二十八九,爸爸妈妈差不多天天去街上采购年货,买什么要两天买完呀?哎哟,忘了告诉你们,我们这儿过年,不管剩多少,而是讲究吃多少!像这个象征"年年有余"的鱼呀,“压乱”的鸭蛋(鸭卵)呀,“年年高升”的年糕呀,可都不能少!
好容易等到了除夕夜。奶奶烧了一大桌好菜,有“红烧狮子头”,“酱烧鳝鱼”,“清蒸汤鸡”,“啤酒鸭真是吃得我们满嘴抹香。吃好年夜饭,我和弟弟都拍腰包,想跟长辈们要那大红包。可这红包可不是好要的,爷爷居然搞起什么风俗来,让我们三磕头,讨红包。弟弟还好,脸皮够厚,可我已是十四岁的姑娘了,还这样?!我心里直琢磨着,到底跪不跪呢?跪吧,我脸皮薄;不跪吧又讨不到红包,眼看弟弟美滋滋地要到了红包,我心里那个嫉妒呀。这时,外面燃放起了烟火,我灵机一动,一把抢过奶奶手里的红包,说:“外面放花炮啦,还不去看?”没等他们跟我别扭,我就哧溜一下跑到外面看烟花去了。爷爷奶奶真是哭笑不得。烟花“通通”地燃放着,红的,黄的,绿的,蓝的,颗颗绽放在人们的眼前,喜在人们心坎里。
一眼到了深夜十二点,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早早地睡,而是在守岁。相传,灶王奶奶在人间过年期间为人们准备年货,玉帝却让她回去,于是就一天一天地催她,灶王奶奶也把东西一天天地准备着,终于在除夕夜备齐了,她也依依不舍地回到了天上。人们想念她,就在除夕夜守着夜到十二点,希望她回来我怀着这个美好的传说,伴和着又响起来的爆竹声,进入了梦乡~~~
下一篇:游紫阳古街
噼呖啪啦,噼呖啪啦……春节到了,千家万户都要贴对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穿新衣服和给压岁钱。妈妈为了庆祝这次春节,烧了一桌丰盛的晚餐。菜刚端上桌,我们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完饭后,爸爸结了我壹佰元压岁...
送走了2007年,迎来了2008年是奥运年,全国上下一片欢腾!今天是除夕夜,家家户户忙开啦!除夕这一天下午,我们全家人齐动手,忙着贴春联、挂灯笼:只见姨爹爬梯子上去贴春联,我和表哥也不闲着,给大人帮忙...
春节到了!多么盛大的节日呀!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吃年糕﹑放烟花﹑爆竹,还要看春节联欢晚会。我当然也不例外,晚上,开始吃饭了妈妈把蒸好的年糕端了出来,看起来真让人垂涎三尺,于是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
盼啊!盼啊!终于盼到过春节了。过春节大家都要放鞭炮、贴春联、吃团圆饭、给压岁钱、看春晚。我们先吃团圆饭,团圆饭吃的是团圆、幸福。吃团圆饭了!我急忙跑到饭桌上一看,哇!“山珍海味”啊!有香甜可口的鸡肉,...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风俗。我的家乡在湖南,那里过年的习俗很有趣。在腊月二十九(除夕夜),我们一家大小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我们的团圆饭可讲究了:我们吃饭一定要有三大样:鱼、鸡、肉...
寒假的一天早晨,我还没有睡醒,就听到窗外响起“噼噼啪啪”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我连忙穿好衣服裤子,三步并作两步的来到窗外,发现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大红的对子并挂上火红的灯笼,一片喜庆的景象。这才恍然大悟:原来...
穿着新衣在连绵不断的鞭炮声中迎来了新的一年。嘴里仿佛还含着昨夜年夜饭的味儿脑袋瓜里头还念叨着前年的过往新年就这般穿着红衣踏着寒冷的晨气急忙忙地赶来了。鞭炮声渐渐弱了下去大人们谈话说笑的声音夹带着一些匆...
过春节古诗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对了,春节就要来了。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隆重,最快乐的节日。过年前,家家户户都忙着打扫卫生、置办年货,去迎接新年的到来。盼啊,盼啊,终于盼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