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我的家在运河边,运河堤这千年驿道仍然井然有序地忙碌着。它伴着我的成长,我也看着它的变化。
老太(爸爸的外婆)常常津津乐道地夸大我的糗事:在我两三岁时,那时的运河堤刚刚拓宽,车子还不是很多,我跟着老太在路边玩,老太正跟人闲聊,听一过路人好奇地说:一个戴红肚兜的小孩把客车拦下来了。老太一看,见我正大摇大摆地在路中间溜达呢。当然,从那以后,我再没离开过家人的视线,而路上的车子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终于,东边新建了一条淮江高速,都以为运河堤可以喘口气了,哪知道,长途的中巴客车变成了双层大巴,短途的中巴十五分钟便是一班,大卡车呼啸而过,出租车川流不息,私家小轿更是在车流中耀武扬威。
老太常搬个小凳,坐在门口,望着路上不断驶过的车子说:“就多少车子啊!”旁边的小姑父不屑地一撇嘴:“这有几辆车?我们高速收费站一个班的收费额都是以万计算的。一个道口一天四班,一个小站两个道口,一般的站四个道口,大的站八个道口,一条淮江路有多少站?全国有多少条高速?”老太一下呆住了,她一时怎么也不明白,高速上究竟有多少车,老太不服气,分辩道:“以前哪有这么多车子?以前路就现在的一半宽。”我们忙打岔:“是啊,是啊,现在路宽了,漂亮了,车多了,比你们那时候好吧?”
说起路,妈妈也常滔滔不绝,外婆家在菱塘回族乡最北的村子,离镇上中学十六里路,十几里的乡间土路遇上下雨,要走几个小时,有一回妈妈冒雨返回学校后,发高烧住了医院,平生第一次住院,第一次缺课,第一次感觉人有时真的很无奈。事隔多年,妈妈仍然感慨万千。现在的菱塘乡乡镇工业小有规模,早已村村通上水泥路,沿环乡公路,从镇上到外婆家只要几分钟就够了。
路的变化,其实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力增强的缩影,看着运河堤一尘不染的柏油路面,我心里也在感慨:中间醒目的黄色分界虚线仿佛在叮嘱司机:小心,小心;弯道和靠近居民区有铁质镀锌的护栏,间杂着穿着红白条纹衫的水泥方墩,保护着行车和居民的安全;一百米间隔的里程柱上的反光油漆会提醒夜间驾驶的司机注意;路边单一的白杨树边栽上了长青的松树等风景树,春天时会有红的花.白的花夹道相迎,令人赏心悦目…… 人性化的公路设施,乃是人们富足后的精神上的追求。运河堤这位历经沧桑的老者,也只有在开放富强的今天,变鹤发为童颜,焕发勃勃生机。今天若有个小孩去运河堤上溜达,恐怕会堵车了吧?
.元旦 献给改革三十年)
下一篇:还是那个你吗?
这一个路口,我该如何去走。挽留,还是放手。那千千万万个门口,是先走,还是退后。忘记了说声别走,却见你消失在人海的那头。我该等候,还是用谎言将自己的心困守。这份情沉淀了太久,变质的它已然通透。当彼此看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难道真的需要走这么多的路,才可以得到无量的学识?”这是我五年前问一位慈祥的女老师的话。老师当场就愣去了,然后我明显地感觉到老师头上几条黑线挂下。现在我已经明白了我当时的愚笨。行...
小雪生活在一个美好的地方,有山,有水,他常常独自坐在窗子上吹口琴,让那幽雅的琴声随风传到远方,然后静静的听着回音。明天就是期末考试了,自己还是老样子--呆呆地坐着,透过铁丝网静静地看着天空,看看那醉人...
韶关是我的第2故乡。小时候,爸爸妈妈教我走路。有些路好走,有些路却难行。以前,我家门前的那条路是黄土路,如果有车子开过,就会扬起满天灰尘,人们纷纷叫苦连天,夏天时走在坑坑洼洼的路,假如你一不留神一定会...
山路弯弯我却总是直直地看月白风轻我总是暗暗地想重重地思分别的时间本来很短我的思念却如那路拉得好长好长...
路是长长的风筝线,一头牵着远行的游子,一头连着母亲的思念。路是一条皮带,把大地妈妈的要紧紧的束着,怕一松懈大地妈妈就成胖墩了。路是长久的思念,一头系在心中,一头系在远方。路是母亲的爱,又圆又亮,那是太...
人生如路,每个人的路都不同。既如此,请随缘、随心去走这人生路,在路上,要坚持自己的信念。第一次爬红螺寺,心中有些许激动。仰起头,只见那被群青裹盖着的崇山峻岭,一层高过一层,遥远顶峰上萦绕着薄却一望无际...
有些路,只能自己走~——题记在上学的第一天,我和她并肩走在林间,这时已经是金秋九月了。望去,大地仿佛穿上了一件金黄色的毛衣,枯黄的扬树叶和鲜艳的枫叶飘落下来,好象是几只彩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我怀着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