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整流的段落
描写整流的精彩片段
  • 整流

    描写整流的段落

    一进航天展馆,呀,人山人海!来观看的人有:老人、大人、小孩,参观人数最多的是小学生。在展馆中,最抢眼的是49.7米长的长征二号捆绑运载火箭。火箭在其一级外部捆绑有四个直径为2.25米,高为15米的助推器。长二捆火箭的近轨道运载能力达9.5吨,全箭净重460吨,一、二子级直径3.35米,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4.2米;全箭由箭体结构、动力系统、遥测系统、外测安全系统、分离系统以及辅助系统等组成。从火箭的整流罩开始,一直到末端的一级推进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人发出感叹:“哇噻,好大呀!”“太大了!”“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我看见的!”最引人注目的可能就是第四个发动机——喷火点,它有四个喷火口,旁边还有四个燃料罐。

    航天展观后感》的优美段落摘抄
描写整流的段落
  • 爸爸给我说:“电压为380V或以上的称之为高压电。 电压为或以下的均为低电压。电流有交流电和直流电之分,没有经过整流的电流叫交流电。 经过整流器的交流电即成为直流电。在工业上:电压为380V或以上的称之为高压电。 强烈要求关注高压电辐射 电磁辐射:高压线产生的磁场在一定范围内对人体有危害,表现在对中枢神经的损伤和导致肌肉能力障碍。调查显示,高压线50米以内的儿童血癌的发病率较高。 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是为了保证已建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和保障人民生活的正常用电而必须设置的安全区域。在厂矿、城镇、集镇、村庄等人口密集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为导线边线在最大计算风偏后的水平距离和风偏后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

  • 因为岷江地势东高西低,很难将岷江水分流引入位于东岸的宝瓶口,李冰又带领工匠们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出山口弯道处利用江心原来就有的沙洲筑起了一道分水堰,形状酷似鱼的嘴巴,被称做“鱼嘴”。为了防止堰体被湍急的江水冲跨,人们用当地盛产的慈竹编成一个个大竹笼,把鹅卵石装进去,然后垒成堤。鱼嘴建成后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了外江和内江两部分,外江用于排洪,内江的水则流往成都平原。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要道,内江河床低、江面窄,而外江河床高、江面宽,枯水季节、洪水季节,通过调节河床高低来调整流入内江的水量。流入内江的水是用来灌溉的,用来灌溉的水需要控制水量,为进一步分流洪水,李冰带领人们

  • 我家的卧室里新装了一盏日光灯,可常常启动不灵。爸爸很是着急,说是要换一个整流器,妈妈心疼:“又要多花好几块钱!”说归说,日光灯就这样“半梦半醒”地工作了一个多月。哥哥也常常对着闪烁不定的灯光发呆。一个多月过后的一天,日光灯竟然正常工作了起来,再也没有出过毛病。爸爸拿着新买的整流器,打趣地抢过一句话:“早不亮,晚不亮,偏偏等买了新的整流器再亮,看来是命中注定的呀!”哥哥在一旁笑哈哈地嘀咕道:“怪事,怪事,早不亮,晚不亮,没人就不亮!”

  • “一级子火箭分离!”我按下了分离按钮,二级子火箭脱离了一级子火箭,速度加快了许多,“报告!这里是和平一号,一级子火箭成功分离!”话筒那里穿来了欢喜声“好,全速前进!”“是!”我回答说。我紧紧地握住操纵杆,火箭马上穿越了星球大气层。“整流罩分离!”我一声令下,整流罩就落入了大气层中,我又按了按钮,和平一号脱离了火箭,进入了了星球轨道。

  • 调节板(位置在边界层分离板的后方)构成进气道的前部,这为发动机提供了不同飞行状态所需的气流,更加适合高性能空空作战。此外,可调节进气道所增加的高效整流压缩能力(在1.5马赫时为5%,在1.8马赫增加至15%,在2马赫时为极大地提高了飞机超音速飞行时的发动机推力,从而使飞机获得更好的爬升和高速性能。这种进气道布局的不足主要包括隐身效果欠佳(这也是所有机腹进气道布局飞机的通病)、重量偏大且结构复杂为此增重公斤)和生产费用增加,同时调节板的动力和调节系统还加大了飞机的维护负担。

  • 51997年9月1日22时,“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制造的“铱星”模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种火箭共有3级,全长约40米,直径3.35米,起飞质量为213吨。它是在“长二丙”火箭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级分配器。改进后的火箭运载能力增大,结构和性能实施了调整,并成功地运用了“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卫星整流罩技术。

  • 2070年10月10日下午我们五位宇航员走上了发射塔,进入了“嫦娥六号”载人探月飞船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出一分钟准备指令,50秒,40秒,30秒,20秒,最后两个护架展开了点火!”“起飞!起飞时间18十,00分,04秒,377毫秒!”“双重雷达跟踪正常雷达跟踪正常!……”长征五号火箭飞入了大气层,“逃生塔分离!”,“助推器分离!”,“一二级分离!”。现在已经飞出大气层了,所以整流罩被抛弃了,现在,我们可以透过窗户看我们的地球了。过了一会儿,二级火箭开始加速,逐渐地把我们的飞船送出地球轨道,“二三级分离!”,现在三级火箭要把我们送到月球了。

  • 多级火箭各级之间、火箭和有效载荷及整流罩之间,通过连接一分离机构(常简称为分离机构)实现连接和分离。分离机构由爆炸螺栓(或爆炸索)和弹射装置(或小火箭)组成。平时,它们由爆炸螺栓或爆炸索连成一个整体;分离时,爆炸螺栓或爆炸索爆炸,使连接解锁,然后由弹射装置或小火箭将两部分分开,也有借助前面一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后的强大射流分开的。

  • 那年,我四岁。春光正好,花园的长椅上,妈妈教我读诗的场景历历在目。我的第一首启蒙诗是苏轼的《冬景》。依稀记得一字一句地跟着念诗时那鹦鹉学舌般的样子。许是年龄太小,“尽”与“擎”总是分不大清。妈妈一遍一遍地教,没有丝毫的不耐烦。春光正烂漫,此时的阳光就像三月里刚萌发的柳芽,柔柔的,嫩嫩的。几缕阳光透过树荫将斑驳的影儿投映在书上,那几行清丽的文字像是有了生命般雀跃着。太阳快要隐下的时候,我已能完整流利地背出这首《冬景》了。虽不甚理解诗中的深意,更不知苏轼为何方神圣,但也隐约感到这字里行间萦绕着的淡淡悲凉。 

  • 这就是神州十号发射升空时的精彩一幕,为了等待这一幕,我在一个小时前就坐在了电视机旁,等待着这神圣一刻的到来。看到那庞大的神州十号飞船进入天空,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神州十号升空后,顺利脱离了逃逸塔、助推器、一、二级火箭。最后,成功抛开整流罩,紧接着,飞船的太阳能帆板展开,飞船在飞行大约600余秒后,进入了预定的轨道,舱内的宇航员感觉甚是良好,他们向镜头挥挥手,脸上荡漾着笑容。他们心情一定无比的激动。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宣布:“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一阵热烈的掌声再次随之响起。

  • 在6月11日下午,神舟十号以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控制与天宫一号对接。到了17时38分只听控制员说“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点火,发射!”“轰”,雷鸣般的声音几乎把大地震烈。浓烟从喷管里飞速的涌出。经过了一段时间,整流罩分离了,指挥大厅里响起了又长又热烈的掌声。三位航天员在太空向着人们招手,指挥大厅里展开了鲜艳的五星红旗。飞船已经来到了预定轨道,这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又迈上了一个重要的步伐”。

  • 猫.tt跟我通了一年的信,去年,一年我都沉谧在字里行间的安静感中。后来M说她变得很混,很痞,涂浓妆,作头发,到处鬼混,难以想象我们在一起时的干净洁白,笑容灿烂的使我睁不开眼。很多东西过去了,也就失味了,逃离了现实。打开QQ仍保留着她的名字。我问她在哪里,好不好,她从未给我回过来,关于她的传言也整整流传了半年,最终也遗忘了。我丢失了我的猫,它忘记回家,亲我的脸。

描写整流的段落400字
  • 这天北京航天中心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操作人员很早就来了。他们正紧张的进行操作,把数据统计到最精确。只剩下20分钟了,大家都注意着火箭的状况,希望不要出现意外。还有10分钟了大家更紧张了,毕竟这样的飞行是第一次嘛!我的心也渐渐绷紧了。只有5分钟了,我的手已经捏出汗了。进入一分钟倒计时了,这时我的心都快蹦出喉咙了。50秒、40秒、30秒、20秒、10秒、9、8、7、6、……我忐忑不安的坐着,好像在飞船内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再看看别的同学他们也非常紧张,有的捏着拳头,有的转着铅笔,还有的用手指敲着桌子。5、4、3、2、1、点火成功,我的心随着火箭的升空而平缓。一二级火箭行驶了400秒后与三级火箭分离,三级火箭点火或继续,冲出了大气层,随后整流罩分离,一会儿三级火箭熄火,它载着飞船滑行,过了几秒钟后,船箭分离,我的心似乎已平静但还是有点紧张如果太阳能帆板打不开那不就前功尽弃了吗?过了几秒钟后,飞船打开了太阳能帆板,此时大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的心里也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和欢乐。

  • 下午放学回到家后,我把书包朝书桌上一放,和爸爸妈妈一起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的看“嫦娥”一号直播分04秒到火箭发射还剩十分钟了,我的心忐忑不安,电视机上的火箭已经快开始起飞了,随着播音员的声音点火,起飞,轰的一声,火箭慢慢的升空了,只见火箭尾部冒出一 团焰火,随着火箭慢慢的升空我的心也变越来越紧张了,随着火箭慢慢升空,我想在这一刻,所有中国人的心也慢慢飞了起来。镜头投向了控制室,我从控制室的屏幕上看到了火箭在太空中飞行,过了一会儿,一二子级火箭分离了,我高兴的欢呼着,因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坐在一边的爸爸严肃地说:“坐下来,认真看。”过了好长时间,卫星整流罩终于脱离了,我们全家带着希望的神情看着电视,在愿望二号的上面二三级火箭脱离了,到了最后阶段大家都十分激动,愿望三号快过的时候,这个时候卫星与三级火箭还没有脱离,大家都很着急,在太平洋的时候卫星与三级火箭脱离了,卫星进入地球轨道,过了两分钟,卫星进入38小时周期轨道。这时候电视节目主持人告诉我们:“在经过几次变轨就可以进入月球资源卫星工作轨道了”。

  • 汽车终于在海南载人航天科技馆前停下,我们像出笼的小鸟,直飞向大厅。大厅里早已聚集了好多人,几乎都是和我们年纪相仿的少先队员。这时,一位穿着工作服的解说员满面春风地迎上来向我们问好。在她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第一展区——运载火箭区。“这些是什么东西呀?”我看着那一个个导弹似的东西不禁地问。解说员微笑着向我们讲解说:“这些是我国长征运载火箭群组模型。”我走近一看,只见标签上写着:“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火箭整流罩实物”、“火箭残骸”……解说员指着一个火箭说:“同学们,这是我国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按1:10的缩比制成的模型。1999年11月20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首次将我国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送上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继美国、俄罗斯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大家听了无比兴奋,一位同学翘起拇指说:“中国真厉害!”

描写整流的段落300字
  • 今年,我又得到一部F16A模型,摊开说明书,我又一次开始拼装。我在座舱、整流罩、主翼、机体等处拼装得初具规模时,不敢大意,琢磨起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起落架安装后逼真吗?能撑起飞机吗?我开始研究零件和说明书。我脑子飞快地转动着:“三角形,利用稳定性可以撑住机体,可说明书并不确切,怎么办?进退两难了!对,有了!《兵器》杂志上不是有F16A的三视图吗?好,就用它!”《兵器》杂志上准确的数据使我找到了答案,逼真的起落架巧妙至极!我继续制作战机,又进行涂色、贴彩纸……F16A似乎正蓄势待发呢!客人见了,直夸我手巧,每到此时,我总要感谢那辆残缺不全的ZTZ79坦克模型,如果说F16A是成功,那ZTZ79就是成功之母。

  • “姐姐,快来看火箭升空!”是弟弟在叫我。“好了,我来了。”我连忙跑了过去。原来这是火箭升空的模拟全过程:只见火箭先是从预定的轨道整体垂直,缓缓的划向了脐带塔,然后是电池板抱住火箭,进行了最后的功能检查,并注入了足够的燃料。一切准备就绪,就听到了口令声:“十!九!八……”一声比一声令人扣人心弦,“三!二!一!发射!”只听“轰”的一声,火箭一级发动机及四个助推器同时点火,火箭长鸣飞向了太空。看啊,火箭顺利地穿过了大气层,行驶在了浩瀚无边,繁星璀璨的宇宙中。先是抛逃逸塔,接着是火箭一,二级分离,然后是整流罩分离,以及建立轨道运行姿态,最后就是太阳能电池板的展开。由于飞船接受了太阳能,不再给人以摇摇欲醉的感觉,还使飞船飞的更加平稳,灵活了。

  • “快发射了!快发射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说,全家人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里的天宫一号。在我眼中,天宫一号代表着中国人民的骄傲和希望,它那神圣的光芒永不会熄灭!“倒数,10、9、8、7……”听着这铿锵有力的声音,我们的心跳跳到了最快,“1、0,发射!”听到这一声,我快乐的泪珠情不自禁的跳了出来。在一阵轰隆隆的声音里,火箭起飞了。在发射100多秒时,火箭助推器分离,发射200~400秒时,火箭芯级关机、整流罩分离。发射500~600秒时。载荷分离、入轨、展开太阳翼。即使发射成功了,我们的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息,因为,20年后的人类,有可能就在太空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 听到指挥员发出点火”的指令后,火箭开始点火,助推器和一级火箭向下喷出了巨大的火焰,火箭升空了。到了一定高度,火箭的逃逸塔首先和火箭分离,逃逸塔的模样就像一个小火箭,它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把飞船带到安全的位置。接着是四个助推器和火箭分离,然后是一级火箭和二级火箭分离,二级火箭迅速点火。当火箭进入外太空时,整流罩开始和火箭分离,火箭继续向前飞行。当飞船快进入预定轨道时,二级火箭开始和飞船分离,飞船的折叠型太阳能帆板开始打开,飞船的样子特别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这个时候,我看见宇航员王亚平在飞船里用手去拿笔,由于那支笔处在失重状态,它竟然在里面自己旋起来了,真是有趣!

  • 4秒钟后,这个重达479吨的庞然大物离开了发射台。第12秒,距地面211米的火箭向东稍偏南的方向拐了一个4到5度的小弯。弯度越来越大,穿过低云薄雾,火箭在天幕上划出了一道亮白色的弧线。第120秒,火箭实施第一个分离动作,抛掉了顶部身高8米、状如避雷针的逃逸塔。第136秒,火箭助推器分离。第159秒,一二级分离。第200秒,整流罩上的32把锁同时开启,两瓣罩体落入空中,露出“襁褓”里的飞船。此时,第二级火箭已经飞出了稠密的大气层。第583秒,火箭迎来了它最后的辉煌。583秒激情飞行,火箭在完成送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的使命后,以自我牺牲的方式完美谢幕。费俊龙和聂海胜开始了他们的第一天太空之旅。

描写整流的段落200字
  • 两个月后,“同学们马上就要放寒假了,大家也都可以用吉他弹几首简单的曲子了,今天这节课我什么也不讲,就给你们留一个作业,只要你们把这个作业完成了,相信你们可以在吉他上更上一层,《罗密欧与茱丽叶》大家都听过,我们的作业就是把这首曲子完整流畅的弹下来,相信你们能够做到,这回给你们两个礼拜的时间,两个礼拜后,我检查,希望大家努力!”

  • 刚进大门,导游就带我们参观“航天科普馆”里面有着许多导弹的模型,“东方”一号、二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雄伟壮观的火箭:“长征”三号乙火箭的实物它全长54。8米,直径3。35米,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艘不载人试验飞船“神舟”号的运载火箭。第二层有许多卫星,有中巴地球资源卫星,还有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他是专门播放“东方红”歌曲的卫星。出了“航天科普馆”,就来到“火箭发射中心”,亲身经历了火箭发射的过程:点火—升空—助推器分离-一二级分离-整流罩打开-卫星入轨。

  • 在展厅的外面,“巨型火箭”吸引了我的眼球,这个火箭模型让我想起了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想起了人们为之欢呼雀跃的场面,想起了火箭飞天的壮观场面……难以想象,在 2008年9月25日 ,随着“5、4、3、2、1,点火!”的命令,一条全长 58.34米 ,起飞质量479.8吨,芯级直径 3.35米 ,助推器直径 2.25米 ,整流罩最大直径 3.8米 的火箭发出震天的长鸣,尾部喷射出白色的耀眼光芒,用巨龙般矫健的身姿,将载有3名宇航员的“神舟七号”宇宙飞船,送入茫茫太空,那是一个多么震撼的场景。

  • 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看到了两个壮观的场景,尤其是神舟九号的发射:长征2f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待发射,先点火发射,只见火箭底部大火一闪,顿时,周围烟雾弥漫,火箭“嗖”一下子就窜向天空,紧接着抛掉了逃逸塔,一会儿助推器从芯一级边掉落了下来,然后,芯一级从芯二级的根部掉落,芯二级的根部也喷出了艳丽的火焰,再接着就抛离了整流罩,之后,星箭也从神舟九号的资源舱根部掉落,最后,神州九号露出了雏形,接着展开了太阳能电池帆板,我看见了它那骄傲的全部面貌了!

  • 作为一个中国人,怎能忘记2008年的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火箭起飞后120秒,逃逸塔分离;138秒,助推器分离;198秒,整流罩分离;578秒,船箭分离……21时19分43秒,神舟七号飞船进入预定轨道。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激动地宣布: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顿时,指挥大厅里人们兴奋地相互拥抱,现场一片欢腾。从这"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

描写整流的段落100字
  • 2010年10月1日 晚七点,在航天中尽发射的“嫦娥二号”升空。经过在太空的一段“旅行”,整流罩终于成功地脱落,这是历史以来中国第二次成功发射嫦娥号火箭。当整流罩成功脱落时,航天中心里一片欢腾,这一刻,是多么的激动人心啊!这就证明:中国又成功了,中国不再是一个弱小的国家了!

  • 一小时准备;一分钟准备;点火;发射;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一级分离;整流罩分离;二级分离;船箭分离;太阳能帆板展开;飞船载入运行段。几条光束从太空划过,嗖——的一声,飞船一震太阳能帆板被撞成碎片。计算机系统故障报警;电源系统故障报警;推进系统故障报警;返回舱压力正常;返回舱里电力异常!指挥果断下令发射问天二号。

  • 那是六一前夕,班主任叫我竞选十佳少年,不是吧?我心怦怦直跳,对于胆小,害羞的我来说这个任务太难了,心里喜忧参半,老师对我的肯定,把机会给予我,这是一个挑战!!中午回到家,我先把演讲稿完成,然后开始练习,经过反复练习后,上面的内容我不看也能完整流利地背出来了,而且我在班上也朗读给老师同学听过。

  • 真正能认识到节水重要性并去节水的人有多少呢?学生们上课该怎么学怎么学,出了课堂依旧无视哗哗流水的水龙头。大人们则更不用说。上星期日我的爸爸在家修坏了的水桶,一下打开了所有的水龙头防水,整整流掉了两大桶水,差不多有5立方米。我虽然知道不应这样,但出于实际又不肯花功夫去接水,只能看那些水白白的流走。

  • 嗒嗒嗒嗒……20毫米双管机炮吐着火舌,把弹药泼水似地朝敌机倾泻过去。先进激光近炸引信引导炮弹在恰当的位置爆炸,数不清的弹片仿佛是一场小型暴风雨,把F-35的双垂尾打成了两片千疮百孔的废铁,矢量推力喷口的整流罩也被射得飞脱出去。发动机立刻熄了火,航空油料从油箱中“哗哗”地泄漏出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