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寨子的段落
接下来是最后的一道工序是——脱粒,这是最具生活情趣的,男女老少皆可以参与。等到焙好出锅后,稍加晾冷,就要用当地传统的工具——碓(对谷物进行加工,脱去皮壳的工具。其构造利用杠杆原理,用一根长的木杠杆,架设于支点上,杠杆一头装有石制或木制的杵头,人以脚踏杠杆的另一头时,杵头抬起,当脚松开时,杵头即借重力自动舂下,使臼内的粮食得到加工。),来帮助脱粒,俗称“踩糄米”。“脱粒”是较为费劲的,舂了要用簸箕簸,簸好又再次放到臼内不断的舂,要反复的舂上好几次,簸上好几次,直到将谷糠滤尽,方可吃到可口的糄米,此时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糄米了。每到糄米成熟的季节,整个村寨响起了踩碓的声音,从寨子头到寨子脚,弥散着欢快、祥和的气氛。而此时,歌声、碓声、笑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空,组成了一幕美妙、和谐的生活协奏曲,伴随着糄米的清香,在村子的上空飘荡……撩动了年轻的傣家姑娘的情愫,那婉转嘹亮的歌声悠然而起,歌中唱到:
《傣家的糄米》的优美段落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