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迎客松的优美段落
对黄山的奇松,我更是情有独钟。你看,那棵迎客松,姿态优美,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生机勃勃。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像一位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此时的我不禁会问:“迎客松啊,迎客松,你此刻正在欢迎我的到来吗?”嘿!,那迎客松在习习的微风中,好像在说:“是啊,我非常欢迎你,希望你下次再来。”迎客松总是那样,多少年了,依然做着同样的事情,同样的动作,我想,这就叫做忠于职守吧!迎客松真是名副其实的黄山的象征。
《黄山参观记》的优美段落摘抄
描写迎客松的优美段落
描写迎客松的优美段落
对黄山的奇松,我更是情有独钟。你看,那棵迎客松,姿态优美,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生机勃勃。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像一位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此时的我不禁会问:“迎客松啊,迎客松,你此刻正在欢迎我的到来吗?”嘿!,那迎客松在习习的微风中,好像在说:“是啊,我非常欢迎你,希望你下次再来。”迎客松总是那样,多少年了,依然做着同样的事情,同样的动作,我想,这就叫做忠于职守吧!迎客松真是名副其实的黄山的象征。
我们观赏完了飞来石,又继续走向黄山第二大主峰光明顶,接下来又翻过鳌鱼峰,绕过莲花峰,最后我们到达我们今天晚上住宿的地方,玉屏峰上的玉屏楼宾馆。导游小姐说;“宾馆门前也有两大名松分别是迎客松和送客松,因为迎客松的形状很像一个伸出手臂欢迎客人的人,所以叫迎客松。而送客松正好与迎客松相反,倒像一个欢送来黄山游玩的人而得名。”
查看全文游览黄山,奇松中令人最为敬佩的就是迎客松了。迎客松集黄山松不畏艰苦环境的顽强精神于一身。它生长的地方一面是万丈深渊,一面陡峭山崖。如同山腰间一只绿色的手臂,热情的欢迎宾客的到来。作为黄山奇松的代表,迎客松顽强不屈地在雷劈电打、狂风呼啸的环境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顽强生存着,已经屹立了悠悠近千载,这不得不使我对迎客松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查看全文看完奇石,我们便向山顶发起了“进攻”,爬到莲花峰的时候,我们看见了黄山最着名的十大松树之一——迎客松。据说迎客松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但它还是那么高大挺拔地屹立在悬崖峭壁上,像守护悬崖的卫士,一丝不苟;它枝叶茂盛,那么多像针一样的叶子,犹如千万个老奶奶手里的绣花针,那么细,那么结实;迎客松形态可掬,被风一吹,枝叶随风飘荡,好像正在欢迎游客们的到来呢!
查看全文时间过得可真慢,我敖了一个晚上,终地来到了黄山脚下,今天的天气还不错,没有下雨,导游阿姨先让我们乘着览车上一段路,在览车上向下看,一片壮观的景象,下面就是悬崖,可高了。十五分钟后,我们下了览车,一片雾茫茫的景象,可它并没有妨碍我们观赏美景,一路上风景格外美丽,特别是那些奇特的松树,它们有的向上伸出长长的“手臂”,有的直挺挺的站在那儿,还有的向山下伸出“手臂”,像是和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迎客松,它正如书上所说的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游客的到来。迎客松不愧是黄山的象征啊!许多游客都争先恐后的和迎客松留影纪念。
查看全文你们看啊,玉屏峰介于天都、莲花峰间,为36小峰之一,海拔1716米。峰壁如玉雕屏障,故名“玉屏峰”。玉屏峰前有巨石如平台,左有青狮石、迎客松;右有白象石、送客松、立雪台。玉屏峰上的迎客松,则是千千万万黄山松中的至宝,她雍容端庄,仪态万方,让人魂牵梦绕,流连忘返。在这里拍照吧!迎客松是黄山的代表和象征,更是黄山人的化身和骄傲,她不仅被黄山人视为珍宝,更被中国人视为国宝。
查看全文不久,我们来到了第一处令我惊叹的景点——迎客松。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不就是一棵松吗?平日在画里见多了,顶多也就是形态奇特一点罢了。这你就错了,只有身临其境,你才能领略到它的本质。为什么黄山如此多松,画家们就爱画它呢?它又为什么被命名为“迎客松”呢?你看,是因为它挺拔,因为它粗壮,因为它高大,因为它形似……更因为它在这将近千年的岁月中抵住了凛冽的寒风、倾盆的暴雨、漫天的飞雪,而最终才长成了一棵顶天立地、闻名中外的“迎客松”。这是多么顽强、坚毅的生命力!看着眼前的这棵松,我不禁肃然起敬。
查看全文在玉屏楼前的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由玉屏楼左侧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径0.64米,树龄至少已有800年。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黄山游览,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有首诗称赞道: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游人到此,目睹此松,顿时游兴倍增,纷纷摄景留念。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陈列的巨幅铁画《迎客松》,就是根据它的形象制作的。迎客松作为国之瑰宝,是当之无愧的。
查看全文时间如沙漏一般,飞快地流逝着,在黄昏时我们到了黄山最最着名的——迎客松。我们相继与这迎客松拍照,接着山顶上就起雾了,一片朦朦胧胧的感觉。温度也在逐渐下降,听说黄山晚上温度也就十几度,然后就跟着外公弟弟去导游刚才说的明天早上看日出的地方。面对如此美丽的景象,我赞不绝口,山被披上了一层薄纱,犹如害羞在小姑娘。雾逐渐消散,天逐渐变黑,黄山的夜很黑,很静。
查看全文“到了,到了”。经过车子5个小时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黄山。我第一个冲出车子,呼吸着黄山特殊的气息。“啊!山上的空气真好呀”。我们先来到了云谷索道坐缆车,我们在缆车上见识了朱砂峰和老人峰的奇松、怪石。下缆车后,我们来到“黄山第一奇松”迎客松景点,迎客松好象伸出双手欢迎我们的到来。下了缆车后,我们又去看了团结松,连理松和竖琴松。黄山真大呀,光玩了这么几个景点,就花了我们一天的时间。
查看全文我们坐着玉屏索道到达了精华景区我们走啊走啊。走到了玉屏楼,在玉屏楼的东边,我们看见了迎客松。迎客松就像一只张开的大手,正在欢迎远方到来的客人。黄山已被命名的奇石有120多处,其形态各异。黄山奇石从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气观看,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一块奇石都栩栩如生、生龙活虎。黄山的云海一年之中就有200多天是云雾天,水气升腾或雨后雾气未消,就会成为云海。红树铺云,成片的红叶就会浮在云海之上,这是黄山深秋时罕见的奇景。北海双剪峰,当云海经过两侧的山峰约束,从两峰之间流出,向下倾泻,又是黄山一奇景。
查看全文春假期间,我和小伙伴一起去爬黄山。黄山又高又陡,好不容易爬到半山腰,我就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不想起来了。可是,妈妈说迎客松就在前面,建议大家一起去看看。虽然我已经精疲力尽了,但是想到来黄山没有看到迎客松,太不甘心了。于是决定和妈妈一起去。山路实在太陡了,没多久,我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真想坐下不走了。“不行,不能停下,一定要坚持,马上就到了”,我一边暗暗给自己鼓劲,一边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终于到了。只见对面的山顶上长着一棵独一无二的松树,正张开着手臂欢迎我的到来。经历了这件事,我明白做任何事情,只要坚持不放弃,就是一定能取得成功。
查看全文大家好,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黄山风景名胜区的大门,我叫姜志航,是带领大家赏游黄山美景的导游,叫我郭导游吧。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因为有了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等,才使他名闻天下。一会儿,大家可以乘坐索道或经步登山前往玉屏楼,去观赏四绝之一——黄山的奇松。黄山的奇松是从陡峭的石壁上长出来的。你们看,迎客松伸长了它的手臂,好似正在热情欢迎从全世界来的游客们,因此称“迎客松”。请大家在顺着我手指的地方看,那里就是黄山的怪石,黄山的怪石也不甘示弱。那么多的石头,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块是相同的。而且人们还给这些怪石取了名字。看!那仙人似的石头名字就叫“仙人指路”,因为它正为这里经过的所走客人不知疲倦的指着路。现在请大家自由参观,记住,一定不能乱丢垃圾,破坏文物。祝大家玩得愉快!
查看全文黄山有四绝,分别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之美始于松,九大奇松中有的破石而出,有的抱崖而立,有的或侧身峭壁,或冠盖岩首。其中以“迎客松”最为著名。它突兀于山崖之中,苍劲挺拔,郁郁葱葱,儒雅热情。两根侧枝一枝伸展,另一侧内弯,恰是一位彬彬有礼的,气度不凡的主人伸开双手做出一个“请”的动作。迎来八方客,会四海宾有。黄山的“迎客松”引得无数的世界游人。
查看全文最有名名的山就要算: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因为时间紧迫,不能一一游览,所以就登上了光明顶,一上山顶,一股冷风气扑面而来,真像是一个“大空调”呀!在这些奇松怪石中,首要的便是迎客松和松鼠跳天都了,迎客松被作为安徽的标志,姿态很奇特。一根主干上生出两条枝干,都长的是那么茂盛,按惯例来说,要么就两个都枯死,要么就一个活着,一个死亡。可两个都是枝叶繁茂,真是奇怪!
查看全文晚上我们住在一家招待所里,第二天凌晨三点,我们就出发了,带着被口香糖粘住的眼皮,爬上了鳌鱼峰,在那里我们不仅观看了美丽的日出,还观看了千变万化的火烧云。当太阳从云层里蹦出来时,我们欢呼起来,整个黄山镶上了一道美丽的金边。最后,我们冲刺到玉屏峰观看迎客松。迎客松是从石缝里长出来的松树,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高壮而又挺拔,叶子苍翠欲滴,一条枝丫垂下文殊洞口,好像在迎接四面八方的来客。
查看全文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名于世。说起“奇松”吧不能不提“迎客松”。迎客松挺立于玉屏风东侧,文殊洞上,破石而生,寿逾八百年。松名始见于《黄山指南》。树高十五米左右,胸径六十四厘米,地径七十五厘米,枝下高二点五米。此松姿态苍颈,翠叶如盖,彬彬有礼,形象可爱。说起怪石,不能不说“飞来石”。在西海群峰中,有一个巨石耸立在山顶岩石上。巨石高十二米,长七点五米,宽二点五米。巨石与岩石接触面小,故名“飞来石”。
查看全文在去年的国庆节时,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一进入黄山风景区,我们就看见了一棵松树,叫“迎客松”。只见那迎客松枝干有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葱葱,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叶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欢迎远到而来的客人。龙爪松姿势独特,每一根枝条都十分挺拔,它的树根像龙的爪子紧紧地抓着泥地。游人看了无不啧啧赞叹。黑虎松位于北海宾馆和始信峰之间,主干粗壮,枝叶苍翠,气势雄伟,虎虎生威,而且高处部分浓绿,近于黑色,犹如一只黑虎卧在坡下。胆小的人见了,必定闻丧胆。蒲团松位于玉屏峰左的老鹰石下,针枝簇集顶部,铺展平整,状如蒲团。此树树龄350年,树高3米,干围1.1米,冠幅直径10米。去了黄山,我才真正领悟到黄山的壮美,更让我感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黄山的松树真美啊!
查看全文跨入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鲤鱼跳龙门,龙门呈拱桥状,一条条鱼儿跃跃欲试。穿过龙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座黄山的缩影。周围清水环绕,芳草菌菌,标志性的迎客松正伸着长长的手臂,似乎在迎接我们呢!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形如黑虎,状似孔雀。它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秀美了。
查看全文黄山的松树千姿百态,都富有浓浓的人情味。那“探海松”长在怪石群上,像一只猴子正坐在石头上看海;“团结松”仿佛是几个人正在一起庆祝什么好事似的,都拥抱在一起;那“迎客松”伴随着游客游览完黄山;而“送客松”和“迎客松”刚好相反,而是送走依依不舍的游客……这么多的松树,就算讲也讲不完啊!真不愧称为奇松。
查看全文13日上午,我们跟随旅行团来到黄山,导游先带我们参观了像人一样的瀑布,叫人字瀑。然后到慈光阁坐缆车,我们在缆车上见识了朱砂峰和老人峰的奇松、怪石。下缆车后,我们来到“黄山第一奇松”迎客松景点,迎客松好象伸出双手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参观拍照留念后,送客松把我们送到一线天。在一线天,意外事件出现了,一个老奶奶在半山腰昏迷了过去,山路堵了五分钟之久,之后我们像蚂蚁一样一步一步来到光明顶,光明顶高一千八百六十米是黄山第二高峰。太阳下山了,我们来到今天最后一个景点,叫飞来石,它就像一个长着翅膀的石头从天上飞下来。天黑了,我们也累了,晚上我没洗澡就上床睡觉了。
查看全文第二站我们到了三清山第二绝巨蟒出山,只见一条酷似巨蟒的石蛇直冲云霄,势不可挡,高余米,峰端形如蛇首,峰腰略有粗细。相传他就是玉帝派来移山造海的黑蟒大将军,他从龙王那里借来了水。正准备兴风作浪,被女神灵芝用长腾一勒顿时不得动弹,死后化为一座石峰。天真是说变就变,下山时,我们经历了一场猝不及防的大雨,在雨中欢蹦乱跳,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三清山的奇峰异石比比皆是,但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迎客松。整片整片的迎客松傲然挺立。就像是一个个坚韧不拨、英勇不屈的卫士,保卫着美丽的三清山。这次的三清山之行,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风光,而且还对三清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美丽的三清山,你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增添了一份色彩,我不禁赞叹道:“三清山,真美”!
查看全文情不自禁地布满青苔之路漫溯(漫步游历之意),忽听得耳旁一人说道:“这儿还有什么可看的吗?很没意思啊!”我听后淡然一笑,自然景致陶冶人们的情操,消释人们的压力,并不是用来给人欢娱、找乐子的地方。不过也多亏此人的一声抱怨,我终于明白,面对自然,游览自然景观,不可抱有所谓的目的。“我是来这儿玩的,满眼都是树木花草,根本就没什么。”可玩的地方多得是,你可以去娱乐城玩个尽兴,何必在这些地方浪费精力与口水;“我来黄山是为了看看奇石和迎客松。”偌大一个黄山,便只有奇石与迎客松可看了?
查看全文然后我来到了全是松树的地方。黄山的松树千姿百态,都富有浓浓的人情味。那“探海松”长在怪石群上,像一只猴子正坐在石头上看海;“团结松”仿佛是几个人正在一起庆祝什么好事似的,都拥抱在一起;那“迎客松”伴随着游客游览完黄山;而“送客松”和“迎客松”刚好相反,而是送走依依不舍的游客……这么多的松树,就算讲也讲不完啊!真不愧称为奇松。
查看全文然后我来到了全是松树的地方。黄山的松树千姿百态,都富有浓浓的人情味。那“探海松”长在怪石群上,像一只猴子正坐在石头上看海;“团结松”仿佛是几个人正在一起庆祝什么好事似的,都拥抱在一起;那“迎客松”伴随着游客游览完黄山;而“送客松”和“迎客松”刚好相反,而是送走依依不舍的游客……这么多的松树,就算讲也讲不完啊!真不愧称为奇松。
查看全文我们先来到玉屏楼,在从温泉到玉屏楼的路上,妙妙亭、立马桥、卧龙涧、一线天、倒挂松、文殊洞等景点络绎不绝,洋洋大观。立马桥畔,有“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的大字石刻;半山寺前,可看到“金鸡叫天门”、“老鹰抓鸡”等奇景;登上莲蕊峰回望身后的“金鸡叫天门”跃然变成了“五老上天都”;过了小心坡,有三座小峰,峰上奇松挺拔,名为“蓬莱三岛”来到玉屏楼,你就会发现玉屏楼的前面有棵迎客松那迎客松低下头仿佛在说:“欢迎你。”这里是观赏前海云海景观的最佳地方。天气晴朗时,还可看到附近有“仙人飘海”、“羊子过江”、“金龟望月”、“松鼠跳天都”、“孔雀戏莲花”等奇岩巧石,真是迷人秀色,如画美景。
查看全文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就说黄山的“奇松”吧,那不能不提到“迎客松”。迎客松挺立于玉屏风东侧,文殊洞上,破石而生,寿逾八百年。松名始见于《黄山指南》。树高10米左右,胸径64厘米,地径75厘米,枝下高2.5米。树千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来客黄山游览。此松被称为黄山松的代表。姿态苍劲,翠叶如盖,刚毅挺拔,彬彬有礼,形象可爱。
查看全文我和爸爸、妈妈乘上缆车上,来到玉屏楼东侧,一睹这棵千年古松的雄姿——“迎客松”。它高约十米多,屹立在悬崖峭壁上,苍翠挺拔,姿态优美。它枝叶茂盛,那么多像针一样的叶子,犹如千万根绣花针。树干苍劲有力,里外都透着一股钢铁般的味道。迎客松形态可掬,一侧的枝桠低垂并向外伸出,仿佛是一位巨人正颔首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我暗暗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查看全文今天,爸爸带我去冠豸山游玩。我随着台阶来到第一个景点——迎客松。你可别小看这棵迎客松,它可是树爷爷了,据说它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五百多年了。我们继续向前走,我发现一个地方,从这往下望去,大卡车就像一只大甲壳虫,一块块田地就像一个个正方形,一个个行人就像一只只蚂蚁,在往远处看去,可以看到连城整个城区,就像看整个城区“平面图”一样,我还从这张“平面图”上找到了我的家。爬呀爬,不一会我就有点怕累了,正好前面就出现了一座亭子,我赶紧跑上去休息一会,原来这座亭子叫松枫亭,坐在亭子里我似乎听见了风吹过松树的声音。休息了一会,我又继续往上爬,爬了一百多个台阶又出现了一个亭子,我正想继续往上爬,一位叔叔拦住我并说:“小朋友你有票吗?”哦,真扫兴,原来到了卖票处,到这后要买票才能上去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地和爸爸下山了。如果你是游客,可千万别往回走,因为最美的风景还在上面,如:一线天、蚂蚁路、灵芝峰、莲花洞、半云亭、五指山、追步东山……听到这么多景点,你一定也想来爬爬冠豸山吧!
查看全文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依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从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双臂,热情的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整个黄山的代表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客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人们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一条长长的手臂,好像在和游客告别。
查看全文看完日出,我们便朝着黄山的最后一站出发——黄山十大奇松之首的“迎客松”,在去“迎客松”的路上,我们又见了许多许多的奇石奇松,有像猴子的,有像兔子的,有像鱼的,有像……其中还见到了“黄山第一美男”——一块神似一英俊男子侧面的奇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