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武士俑的段落
描写武士俑的精彩片段
  • 描写武士俑的段落

    下了汽车,我们首先走进了一号坑。这一刻,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威严征服了我的内心世界,使我震惊,我呆呆地望着坑内,只见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因为它们在土里埋藏了两千多年,出土后被氧化,所以原来身上的彩釉都脱落了,取而代之的是浑厚的古铜色。它们高1.8至1.97米,一个个威武雄壮。兵马俑的排列是3列面向东的横队,每列有武士俑70个,共210个,似为军阵的前锋。后面紧接着是步兵与战车是的38路纵队,每路长约180米,似为军阵主体。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虽为面南和面北的横队,每队约有武士俑180个,似是军阵的两翼。西端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似为军阵的后卫。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

    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优美段落摘抄
描写武士俑的段落
  • 现在,大家随我走进大厅,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有的是将军俑,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鶡冠,身批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有的是武士俑,武士俑身穿战袍,身批铠甲。脚蹬前端向上翘起的战袍,手持兵器,有的是骑兵俑,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持缰绳,左手持弓箭,仔细端详那些兵马俑,它们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有的炯炯有神,有的紧握双拳,有的凝视远方,这些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 游客们,请看这。这个是已发掘的三个俑坑中最大的一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这是身材魁梧的将军俑,这个是体格健壮的武士俑,那个是肌肉丰满的马俑。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1.7米左右,最高的有1.9米。

  • 朋友们请看,兵马俑是不是很整齐有序?猜猜兵马俑坑有多少平方米?答对了,兵马俑横看、竖看都十分整齐有序。它有2万平方米,相当于五十个篮球篮球场这么大呢!真厉害!坑里有兵马俑进八千个,各个个性鲜明。瞧!那尊武士俑面带微笑,像刚刚打完胜仗回来的样子;看,那尊骑兵俑瞪大眼睛,仿佛在怒视敌人……

  • 现在我们的车正行驶在去兵马俑的路上,我先来给大家讲讲它的历史。大家都知道,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他的陵墓在西安城东30公里处。而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只是位于秦始皇陵墓东侧1.5公里处的一处兵马俑。那里展出的武士俑和兵马俑共计80000个,它们各式各样,排队列阵,气势壮观,十分震撼。

  • 听导游讲,秦始皇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1.7米左右,最高的1.9米。陶马俑高1.5米左右,身长2米左右,战车与实用车的大小一样。人、马车和军阵都是通过写实手法的艺术再现的。

  • 秦始皇陵是宏伟、豪华的地下宫殿,兵马俑就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年在秦始皇陵东侧发现并挖掘一号俑坑,坑中有6000兵马俑军阵,气壮山河,接着又挖出二号俑坑和三号俑坑,三个俑坑约有八千个陶俑一万件兵器。兵马俑有许多,大概分为文官俑、武士俑、将军俑、跪射俑和马俑。

  •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有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而且每个兵马俑的神态不同: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有的目光烔烔,神态庄重;有的紧握双拳;还有的凝视远方……走进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一号坑了。它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宽62米,深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为坑道式土木建筑结构,兵马俑是按实战军阵排列的。俑坑的东端是一个长廊,站着三排面向东的战袍武士俑,每排70件,共210件,他们是一号坑军阵的前锋部队。廊南边有一排面向南的武士俑,是右翼;北边有一排面向北的武士俑,是左翼;西头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是后卫。在10道隔墙隔开的11个过洞里排列着38路面向东的纵队,每路中间都排列有驷马战车。陶俑全部身披铠甲,手执长兵器。他们是一号坑的主力部队。

  • 不一会儿,我跟随讲解员来到了秦俑最多的地方,有高级军吏俑、铠甲武士俑、战袍武士俑、铠甲军吏俑、跪射俑、立射俑和百戏俑。除百戏俑以外都是军官类,百戏俑是杂耍艺人的形象。只见秦俑身着战袍,排成几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这些与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都各不相同。这些威风凛凛的兵马俑,使我赞叹不已。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平凡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多么不平凡的奇迹呀!

  • 在发掘兵马俑时,发现了一柄宝剑,历经2000多年,仍然光亮如新,当时宝剑被一个武士俑压弯成了45度角,结果搬开武士俑后,宝剑立即弹直。这柄宝剑非常锋利。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十多张报纸折叠起来,用宝剑轻轻一划,报纸立即分为两段。经过化验,宝剑上面镀了一层金属铬。所以宝剑才不生锈。而这种化学镀铬的技术,最早是20世纪30年代德国人首先发明的。美国也是到50年代才掌握这门技术。看来这门技术在我国秦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真是个千古奇迹!

  • 一进大门,迎面一座巨大的拱形建筑物首先映入我的眼帘。我们先进了第一个俑坑,我问爸爸:“怎么这么多陶俑?”爸爸说:“这只是第一个俑坑,三个俑坑有近8000个佣人,现在出土的只有几百个。这些佣人中包括有将军俑、武士俑、文官俑、车马俑、军吏俑等等。他们身份不同,装束不同,神态也不同。我仔细观察,那些方阵队伍最前面的一定是将军俑,他们一个个头戴金盔,身披铠甲,手握宝剑,威风凛凛。后面那些没有盔甲的,一个个挺胸而前,目视前方,精神抖擞,一定是武士俑。

  • 我们这里还有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秦始皇兵马俑,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博物馆,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再深五米左右的坑底,每隔几米就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其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这里我先给你介绍一下将军俑和武士俑吧。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武士俑高1.8米左右,体格健壮,体态匀称,身上穿着战袍,套着铠甲,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大多挽成了偏右侧的发髻。咋么样,是不是很厉害呐?

  • 现在请大家跟紧我,不要掉队,注意保管好您的孩子和手机以及贵重物品。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武士俑。武士俑为兵马俑坑中数目最多的一种,依穿着可分为战袍武士和盔甲武士。一号坑里东侧出土的战袍武士,体格健壮,体型匀称,整齐的排列成三列横队,每列68尊,共204尊,他们是军队的前锋,展现出秦国当时“长兵在前,短兵在后”的武力配置。

  • 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二、三号坑组成。今已建成博物馆。兵马俑排列成阵、气势壮观。兵马俑分将军俑、骑兵俑、武士俑、陶马等。馆内还展出了大型彩绘铜车马。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展示了古长安往日的辉煌。法国前总理希拉克1979年亲自来到中国参观秦兵马俑,称秦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他还说:“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真正到中国!”

  • 秦兵马俑刚出土时也没有现在的气势,而是一堆堆的陶俑碎片。经过考古专家的辛勤劳作,一片片的拼对和组装,才使得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步兵俑和马俑基本上恢复了原状,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气势磅礴的阵势。据说,到现在还有好多碎片没有拼对、组装起来呢!二号坑还没有全部开挖,三号坑是兵马俑的指挥所,相当于现在的司令部。据说一号坑可能是右军,二号坑大概是中军,应该还有一个和一号坑类似的左军,目前还没有发现。我想象着秦军声势浩大、奋勇杀敌的情景,内心十分感动。

  • 我们买了票走进球馆,一眼就看到了秦始王的塑像。他穿着龙袍,头戴着皇冠。他的手扳在后面,抬头挺胸,显得佷有气势。他的前面是一个跪射俑,左右两边排放着许多武士俑。我又走向球馆的右边,看见了一个将军俑。他骑在一匹马上,带着乌纱帽,身披铠甲。他的肚子胖胖的,怪不得人们把肚子胖胖的人叫做“将军肚”。将军俑的左边是一个军吏俑,他也像将军俑一样穿着铠甲,手牵着一匹马。

  •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命令工匠们制作用来为他陪葬的,就埋在离秦始皇凌不远处的地底下。1974年2月,当地农民杨志发等人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被挖掘出来,并建成博物馆。秦兵马俑有一号、二号、三号坑和兵马俑坑组成。展出了陶质陪葬武士俑和兵马俑共8000个。看来秦始皇还想在阴间地统一天下,所以用秦兵马俑组成一支强大的队伍呢!

  • 不管是将军俑、武士俑还是骑兵俑,都好像在暗下决心,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甚至连陶马也好像在打算一定要精忠报国,走进它的身旁,似乎能感爱到轻微的呼吸声……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慨。

  • 军阵分为四个部分:曲尺形的东端:四边周廊内有172名立射武士,中间四条过洞内有160名跪射武士,为弩兵阵。曲尺形南半部,八条过洞内并排着八列战车,每列八乘,每乘车后有2~4名车士,无徒兵,为战车方阵。曲尺形中部:三条过洞内排三列战车,每列六乘,车后排列有徒兵和骑兵,是车、步、骑的混合军阵。曲尺形北部:共有三条过洞,每条过洞内有两乘战车,其后为八队骑兵,每队四列,为骑兵阵。二号坑的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密切联系,集各军兵种于一个阵列中。二号坑预计可出土各种武士俑1300余件,战车89乘,车马356匹,鞍马100余件。

  •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是6000个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个个手执3米左右长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间隔在11条东西向的过洞里,排成38路纵队。南北两侧和两端,各有一列武士俑,似为卫队,以防侧尾受袭。这支队伍阵容齐整,装备完备,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描写武士俑的段落400字
  • 终于到了西安,我们去了“秦陵兵马俑”。这里真是人山人海呀,挤得我都快成肉夹馍了!我听爸爸说,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在一号坑中个个与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栩栩如生,形态逼真。二号坑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这支大队伍阵容齐整,装备完备,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哇!我看了,觉得真的很美,很壮观。但是得排队看,你看完了我才能看,那的人真的很多:有的在拍照,一边拍还一边赞美兵马俑;有些人从另一个地方来的,有导游,一边细心的讲解,一边擦着沁出来的汗水……兵马俑们也是各式各样颔首低头,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有的好像在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人……它们神态各异,婀娜多姿。我们还买了纪念品,一天的游玩结束了,真累呀,也挺开心的……

  • 兵马俑有三个俑坑,形成了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地下军阵。一号坑是步兵种队,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面积为14220平方米。使得让谁站在一号坑的前面都会感到强烈的震撼。一号坑共有陶俑6000多件,每一件都是精美的艺术品,神态个个都不一样,其中前面三列的武士俑是敢死队,共有210名。导游告诉我们:前面的武士只要杀掉对方一个将领,把他的头颅带回来,他的家庭就不用再做奴隶了;二号坑面积为5000平方米,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等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也是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部队。听说1、2秒就可以射出去一支箭,但距今没有全部开发。三号坑面积为520平方米,是一、二号坑的总指挥。秦陵兵马俑是模仿当时秦始皇的近卫军和战马制成的,陶俑高1。75米~1。95米,陶马高1。72米,长2。03米,体型健硕,肌肉丰满,匹匹都像奔驰战场的骏马。这些都显示了秦始皇威震四海,也反映了当时军队训练有素,高大威武和强大,帮助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统一了文字,统一了货币。

  • 我们买好票,看到兵马俑外全都是人,我被挤得东倒西歪,牵着妈妈的手一刻也不感松。兵马俑被分为3个场馆,走进第一个场馆,我大吃一惊的叫道“哇,好大呀!”妈妈说:“这个是3个场馆中最大的一个了,其他两个比它稍小一些。”在来之前我也对它有了一些了解: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墓旁的陪葬,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他的陵墓在西安城东30公里处。1974年2月,当地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被挖掘出来,并建成博物馆。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号、二号、三号坑和兵马俑坑组成。展出的陶质陪葬武士俑和兵马俑共计8000个,排列成阵,气势壮观。俑坑内还出土有数万件实战兵器,馆内展出秦始皇大型彩绘铜车马,本来是彩绘的铜车马,但是因为这些铜车马一见阳光,一见空气,一见灰尘,便失去了以往的光泽。这些兵马俑和真的马,真的人一样,她们的眼睛炯炯有神充满了杀气,这些惟妙惟肖的兵马俑令人啧啧赞叹,我真的很佩服古代人雕刻技艺的炉火纯青。

  • 当我生平第一次见到秦始皇嬴政的墓,便是宏伟阔大的的气势冲击来,步步挨近,是漫漫黄土浮现,在那黄土中间,便是千军万马排列,俨然整齐,肃穆庄重。众秦俑似乎时刻准备出征,誓死守卫秦始皇。他们身姿挺拔,排列井然有序,一眼望去,军容严整,毫不懈怠。每具秦俑的两只手大多都是一只平张,一只空握,应该是拿着自己善用的军器。有的空握拳的手臂垂直弯曲,应是将手里的武器竖直放在地上,呈站立护卫状。可有的秦俑的头已掉落,这残缺的秦俑在整齐的军队里,略显突兀,却也异常悲壮惨烈。可以看到,秦兵马俑的身体是空心的,每具秦俑的装束都没有太大差别,但面目真如以前读过的文章所写那般,每一具都是不同的脸,不同的表情,仿佛可以看出他不同的心理。但有些秦俑被放在耀眼瞩目的玻璃展柜里,他们的雕刻、制作,更加细致仔细,神态、动作更加清晰准确。可以猜想,他们的身份也大不同于放在黄土俑坑里的士兵俑了,他们是立射俑,武士俑,将军俑等。但在他们严肃专业的神情后却有金属架支撑,在这玻璃后看着这整个构造,却不知为何升起心酸之意。

  • 大家听过兵马俑的传说或故事吗?哈哈,现在就由我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在秦始皇还没有当上皇帝的时候,以前的皇上都是用活葬的方法做兵马俑的,当秦始皇当时皇上不久后,就有一个老大臣对他说:“皇上,以前的皇上都是用活葬的法子来做兵马俑的,这对咱们有很大的损失呀!我的建议是用土做兵马俑。既然以前做好了一些兵马俑,咋们就不动了,好吗皇上?您要三思呀!”秦始皇说:“不用三思了!就依你。这件事就交给你了!”“皇上英明,微臣遵旨!”老大臣说。从此,兵马俑就是用土做的了,你们觉得这个故事好不好呢?对,兵马俑是支“队伍”,队伍的成员有:“将军俑——身材魁梧,一看就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身。武士俑——体格健壮,体型均匀,手持兵器,整装待发。还有很多。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珍贵的、精美的艺术品,它是古今中外的雕像史上绝无仅有的,而且还形象的展示了中华名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今天的游览就到这里,谢谢大家,改日再见哦!

描写武士俑的段落300字
  • 秦兵马俑分为3个坑,总面积平方米。兵马俑个个健壮,形态各异,多若有所思的样子!俑分为: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骑兵俑、武士俑……其中,1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武士俑大约有500件,战车6乘,驾车马24匹,还有青铜剑、吴钩、矛、箭、弩机、铜戟等实战用的青铜兵器和铁器。佣兵们个个面部神态、服式和动作各不相同:有的若有所思,好像考虑着怎样配合,战胜敌人;有的深深的吸了口气,好像在想,作为秦国的人,一定要帮皇上打败天下所有的地方;有的往远处望,好像在思念远方的亲人……说了那么多兵俑,该说马俑了:陶马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如果你屏息凝视的看着它,你就会发觉它肌肉丰满,比真马还要逼真!

  • 现在,大家随我走进大厅,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有的是将军俑,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鶡冠,身批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有的是武士俑,武士俑身穿战袍,身批铠甲。脚蹬前端向上翘起的战袍,手持兵器,有的是骑兵俑,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持缰绳,左手持弓箭,仔细端详那些兵马俑,它们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有的炯炯有神,有的紧握双拳,有的凝视远方,这些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 去年国庆节期间,爸爸带我到古城西安旅游,在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西安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里,见到了我向往已久的兵马俑。只见博物馆里面伫立着一尊尊英武潇洒的将军、士兵,个个凝目聆听、镇静机智、仪态英武,有一种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这一排排齐整威武的武士俑,宛如一支由几千名真人组成的“秦之三军”,气势磅礴。形象地再现了秦始皇威震四海“灭六国,天下一”的雄壮军容,令人肃然起敬,望而生畏。看,前面站着的一定是将军,一个个身披铁甲,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仿佛我也被带到了古代激烈的战场上,成了这千钧万马的指挥者,站在高台上为我的士兵呐喊助威。

  • 游客们,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秦兵马俑。请大家排队下车,跟我一起去看看吧!你们知道吗?,人们已经发觉了3个俑坑,其中,最大的是一号俑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平方米。而且人们在一号坑中盖起了一个拱形大厅,大家随我一起去看看吧!大家快看!那些身材魁梧,头戴褐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的,就是将军俑。我们一看就是久经沙场,有重任在身;再看看那些体格健壮,体形均称,就是武士俑;骑马俑是上身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似乎随时准备上马冲杀;陶马和真马一样大小,都是形体健壮,肌肉丰满,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迅速奔向敌人!每个兵马俑的神态都是一样的: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拼搏的殊死战争。

  • 随后我们参观的是挖出来的兵马俑坑墓,一号坑是当地农民打井时发现的,后经钻探又先后发现二、三号坑,其中一号坑最大,面积达14260达平方米。里面有陶俑,身高在1米8左右,分为将军俑、武士俑、车士俑。还有四号坑,但里面什么都没有。 参观完兵马俑后,下午我们参观的是华清池。华清池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侧,东距西安三十公里。因为有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传说而名声远播,其实华清池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早在西周时期周幽王就曾在此骊宫,秦始皇、汉武帝也在这里建立行宫,唐代更是大兴土木,特别是唐玄宗天宝年间修建的宫殿楼阁更为豪华,并正式改名为“华清宫”。华清池里有还有几个温泉口,温泉的温度有40多度,有一个洞里有专门为游客烫脚的地方,我们参观累了,在那里烫脚进行休息,烫完后很舒服。没参观完华清池就已经晚上6点了,我们只好往车站走,结束了一天的参观。

描写武士俑的段落200字
  • 秦兵马俑有3个坑,还分了一、二、三号坑,它们是按照挖的先后顺序定的。其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0米,总面积13800平方米。我不由得抬头一望,啊,眼前的兵俑尽收眼底。一排排兵马俑昂着胸,挺着胸,一看就是外经沙场,重任在肩。骑兵俑们身穿短甲,披着铠甲,拿着长矛,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将军俑们个个精神饱满,好像对可怕的战争露出了胜利的笑脸;武士俑们披着铠甲,手握武器,显露出英勇善战的镇静。站在高处鸟瞰,一批批秦兵马俑形成了一支浩大的队伍。尤其是那些骏马,它们个个肌肉丰满,好像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

  • 人们常说“北京看墙头,桂林看山头,西安看坟头”。从西安看坟头中可以看出现有许多王陵古迹·文化遗址。西安有宏伟壮观的秦始皇兵马俑,有风景秀丽的翠华山,有阿房宫遗址·大明宫遗址,还有因杨贵妃闻名的华清池……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秦始皇兵马俑。在各个展馆坑内,坑里的将军佣·武士俑英勇魁梧,一匹匹战马英姿飒爽,不管是士兵还是战马都整装待发。站在台上向坑里望去,就好像回到了几千年前的战场上,耳畔回荡着士兵们操练的呐喊和凯旋之音…。。

  •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一号坑,它是三个坑中最大的一个俑坑,已经盖起了一个巨大的拱形大厅,我们走进大厅细细观赏。那身材魁梧,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的是将军俑。它们上身穿短甲,下身穿紧口裤,足蹬长靴,右手执缰,左手持弓箭,仿佛随时准备上马冲杀。再看前方,那陶马跟真马一样大小,形体健壮。那跃跃欲试的样子,仿佛听到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此外还有武士俑,身高约1。8米,身穿战袍,披挂铠甲,排列整齐,威风凛凛。

  • 秦始皇兵马俑也称兵马俑,1974年3月被发现,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是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名片。兵马俑是制成士兵、战马、战车形状的陶制殉葬品。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由三个俑坑呈品字形排列。三个坑内埋藏有陶制的武士俑有7000余件,木质战车100余辆,战马400余匹和数十万件兵器。

  • 某晚,我半夜起来找水喝,当时大概已经夜半12点的样子,因为我睡觉的缘故,灯是关着的。我一扭头就看见老爸在我书桌上用电脑在打字,大概是在修改论文吧,他总是忙这个。我睁着迷蒙的双眼在半睡半醒间盯着电脑所发出的蓝盈盈的光,老爸背对着我一动没动,电脑惨淡的光线勾勒出他的轮廓,显得他有那么一点点的凄凉、苍老和寂寥。可是他端坐在那里,就像一尊生铁铸造的武士俑,又那么令人安心。

描写武士俑的段落100字
  • 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号、二号、三号坑组成。今已建成博物馆。兵马俑排列成阵,气势壮观。兵马俑分将军俑骑兵俑武士俑陶马等。馆内还展出了大型彩绘铜车马。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展示了古长安往日的辉煌。

  •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一号坑,它的面积近处平方米,是三个俑坑中最大的一个。看,这就是将军俑。他身材魁梧,头上戴着的是鶡冠。大家可能看出他是一位经验丰富、重任在肩的老将军了吧。左边这位是威武的武士俑,他身体健壮,手持兵器,正整装待发呢!

  • 在看这个,这是武士俑。他平均身高1.8米,体格健壮,体形匀称。它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登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手持兵器,整装待发。还有弓弩手,跪射手等。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 秦兵马俑规模宏大,面积近两万平方米,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号坑,长230米,宽62米,面积达到14260平方米,坑内有六千多个兵马俑。瞧!这个1。8米高的兵马俑就是武士俑,他穿着一身铠甲,手执长矛,那神气地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一位能以一敌十的武士!

  • 一进入兵马俑博物馆,我们首先要参观的是一号俑坑。一号俑坑是最大的俑坑,也是兵马俑最多的一个俑坑。在一号俑坑,里面的兵马俑大部分是武士俑。它们的目光炯炯有神。大家别看它们灰头土脸的,其实当年秦兵马俑都有鲜艳的颜色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