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受到打击的段落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最令无数人痛恨的应该是李鸿章的“避战保船”的策略。在甲午中日战争第一阶段中的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的损失并不算惨重,邓世昌的致远舰和林永升的经远舰虽然被炮毁沉没,但北洋水师的主力定远舰和镇远舰尚在,足以与日本舰队匹敌。而李鸿章在此时却发布了一道“避战保船”命令,导致北洋水师的军舰全部退缩到威海卫港内,拒不迎击日本军队。后来,随着日本军队对威海卫港的水陆双重夹击之下,北洋舰队在威海卫港内全军覆灭,海军提督丁汝昌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双双自杀。李鸿章实行“避战保船”的原因无非是想保证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与权势。在当时,北洋水师可谓是李鸿章的“脸面”,北洋水师受到打击就等同于李鸿章受到打击,处于官场中的李鸿章自然明白这件事。且当时由于清廷的严重腐败,北洋舰队的军饷常常亏空,没有资金去购买枪支弹药,再加之清军士兵无视军纪,大量吸食鸦片,导致北洋舰队的实力大减。由此可看出,李鸿章能清楚地认识到这场战争的结局,并想尽一切办法维护自身利益。
《高中小论文范文》的优美段落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