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日用的段落
在去山上的一段公路上,记者遇到了这样一位老人:肩膀上扛着一扁担日用品,皮肤黝黑,因为赶路需要大喘气而没有戴口罩。他说:我还是想回去,到自己家里去。他说得很释然,但所有人都清楚地知道,他的家只是废墟的代名词。家,对于他而言,就是生他养他的大山。那里已是一片荒芜,有的只是挥之不去的故乡情。这一路,很艰辛,很遥远,时不时的余震可能会让这个年老体弱的思乡者丧命。记者三番五次的劝说,甚至为他列举了种种危险,但老人很执着。就在这时,迎面过来三个受难者,他们刚去倒塌的屋子里取回最后一点属于自己的东西,而那些让他们视为珍宝的东西仅是腊肉,白酒等一些日常用品。当记者询问他们情况时,他们也很坦然,全家人只剩下他们一个了。我设法从他的表情里找寻些什么,可是什么都没有。也许泪已流尽了吧,把那份思念藏在心底是最好的选择。在他们的劝阻下,老人还是执意回“家”。是的,那是一片什么都阻隔不了的故乡情,只有故土才会容纳窘迫的我们,也只是故土在一片狼藉时,仍是我们梦断魂劳,日夜牵挂的地方。面对这位有情意的老人,让我们举起右手,向他致敬。
《他们,在困难中辟路》的优美段落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