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怒不可遏的段落
第三、简单盲目的语言暴戾和行为暴戾会对师生彼此的身心健康造成难以愈合的伤痕或摧残。老师在怒斥学生的同时,“教师”头上那缕神圣的光环已遭到玷污;老师在怒打学生的同时,“教师”那圣洁的灵魂已遭到践踏。与此同时,此举在向学生悄无声息的灌输一种“暴戾至上”的人生信条。何况,打骂学生的分寸是极其难把握的。当老师处于怒不可遏的状态中时,往往会因失手而痛下“杀”手,以致酿成终生悔恨。犯错误的学生中倘若遇到“胆小如鼠”的,老师大可以大出一口“恶气”,草草了事;倘若遇到“胆大妄为”的,甚至还会遭其反击或报复,其后果不堪设想。现实生活中,学生打老师的事例早已屡见不鲜,且时有发生。而“某县男生残害老师”的一幕幕惨剧更是明证。此时老师不但没有“出气”,反而“进气”不少,甚至还会“丢气”。可见,安全教育也不容小视。学校本是传播文明的乐园,此刻却变成了血腥的战场。这难道不是教育者的失败吗?
《教师应谨防暴戾倾向》的优美段落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