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眉月的段落
我忍不住笑了。“鱼骨头”是我多年的网友,我叫“岭南月”。还记得他妙解我的网名:“岭南月者,娥眉月也。眉,或舒或蹙,或挑或抑,变幻无穷。娥眉月亦多情如斯。眉梢眼角,已画足了一个世界。外界风雨,皆不可扰。”从此不再跟他聊天,只是发邮件。他说我喜欢发邮件是因为喜欢等待,那份等待与写信相同,充满了醇香与苦涩。他说得对。
《路上的露》的优美段落摘抄
描写眉月的段落
描写眉月的段落
我忍不住笑了。“鱼骨头”是我多年的网友,我叫“岭南月”。还记得他妙解我的网名:“岭南月者,娥眉月也。眉,或舒或蹙,或挑或抑,变幻无穷。娥眉月亦多情如斯。眉梢眼角,已画足了一个世界。外界风雨,皆不可扰。”从此不再跟他聊天,只是发邮件。他说我喜欢发邮件是因为喜欢等待,那份等待与写信相同,充满了醇香与苦涩。他说得对。
眉月之间,隐含着淡淡的哀愁。一阵风过吹起来桌上的诗稿,一声长叹,连风儿也揉了下来,不再轻狂。她欠身起来,在屋中踱步,时间静止了,那样轻盈的步伐,那样哀婉的惆怅。风在倾听,叹伤她在风中的诗稿;风在传送,传达她在风中的祈祷。
当它抬起两只前爪的时候,灵敏的小鸟纵身一跳,就飞到翠绿的树枝上。饿猫扑了个空,眼呆呆地看着树枝上的小鸟。饿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爬上了树,眼看就要追上了,小鸟打量了饿猫,对它说:“你是追不上我们的,因为我们会飞。别白费力气了。”饿猫耷拉着眼睛,嘴弯成了娥眉月。
九点十分的时候,贝利珠和日全食食甚即将出现,人们激动的心情再次变得难以抑制。这时太阳已差不多被“吃”完了,形态上十足像一个娇滴滴的娥眉月。天空的颜色却变得有些古怪,明明还是蓝天白云,眨眼间就变成了夜幕降临,周围的光线变得越来越暗。
眉月斜钩阑珊夜,夜凉如水。梦境在子时的枕上发酵,幽幽昏醒之间,梦见梦里做了一个梦。梦梦相叠的恍然,十分的庄周梦蝶。起身推窗,秋雨淅沥地把夜路装饰得凄清无情,但又非纯粹决裂的无情,反是情到深处情转薄的这般多情……
8点半左右,我、妈妈、奶奶来到我们家的阳台上一起观日全食。我把光片放在眼前时,发现太阳才被月亮遮住一点儿,这是“初亏阶段”。大约过了十分钟,天明显暗了很多。到九点时,缺了边的太阳被越遮越多,发光面积继续减少。本来是圆圆的太阳竟然变成了像娥眉月那样的弯钩。
一弯眉月挂在天上,纤巧妩媚,而旁边的星星是活泼顽皮,一闪又一闪——夜里的海,它温柔、恬静、飘逸、清雅。点点渔火,映在这平静的大海上,犹如柔软的黑丝绸上缀满华贵的珍珠,海风淡而且轻缓,像叹息的花辨飘下枝头时所带来的温馨的爱抚,令人陶醉!
我放下紧握在手里的木浆,那木浆竟很顺柔的滑落在船勾上,浆头正如蜻蜓点水般恰扶着“半边月”,于是那刚刚平静下来的眉月,又顺势激起了一层涟漪,波澜扩散,夜景宜人,我竟讶然看见被明月穿着的柳树,柳树后朦胧幽静的青山,无边的黑暗,好像一幅幕布,时张时合,让坐船人看不分明,这不小心栽在兰溪里的月亮。
柳眉月下,静谧的庭院映照着斜阳。独坐独倚,独唱独酬,独自醉倒之后,我又将你记起。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甜言蜜语的热度还未消散,只是不知为何心已凉,情何在?你还好吗,你的心里该会有我吧,只是对于旧爱你是恨是爱,是思是忆,是怒是愤,我不得而知。爱移心亦变,爱如石心亦死,你还能看见我吗?珊珊枕上千行泪,不知是相思还是悔恨,恨自己竟会放弃你,却难将你忘记,或许,分离后,你会伤心,也许放弃这份爱,你才会把我记起,永远记着,直至海枯石烂,江水为竭,夏雨雪,我也会想起你,随风共湮灭!
忆你,烟雨飞扬,思绪漫长!那美丽童话是否还缠绕着青春?低头娇羞的面容是否依然印刻在你的心底?我在宁静的夜色里忆你,夜的青纱将思绪挽起,天边的那轮眉月轻轻地摇着,温婉而清丽。风儿携带着对你的思念,荡起悠扬的歌曲,歌声里,回荡着倾心的词曲:谁是谁曾今的思念?谁为谁种下爱的执念?风儿轻轻荡起,我将我的思念流淌成无边的海洋,翻滚着寻找着你的踪迹!
初见她,不在花前,不在月下,只隔一屏的距离,凝目对视。就认定她是《诗经》里的女子,有不同一般女子的特质。眸眼里落了花的寂寞,静雅得如一朵纯白,开在水湄,开在山岚,开在篱边,沾了烟雨,染了晨雾,即便飘零,也是轻盈,也是暖暖。却孤单得不够果断,悲恨若隐若现,在如烟红尘里,孑然而立。你不来,不妖不魅,作一朵尘埃里淡然的花,或莲、或菊,居水央,等一缕闲云,倚篱边,迎一抹晚霜,看尽世间百媚千红。你来,一袭绿衣,粉黛眉月,轻舞水湄,或半盏轻霜,篱边黄昏,寒香迎远。
眉月上旋,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在清冷的月华就快细细勾勒出一副支离的图画时,便有了李香君,柳如是,有了找朝朝暮暮洗不尽的铅华岁月。在那“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的过去。一女子怀抱琵琶,独倚窗前,外面是下不完的三月细雨,心里是说不出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道不尽的惟天下之身独善。她们没有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力,没有显赫的家世,有的只是那唱不完的美丽与忧愁,才华与伤感。女人可以如此,可以如此惹人怜惜。
樟叶飘落,池塘面上满是小舟,樟叶如眉月,在柔软的水波上飘呀飘,飘呀飘,霎时,满池塘的樟叶小舟又似乎在往前涌动,似乎又都在原地涌动,看得你眼花缭乱,水珠浅到小舟上,一点点的,渐渐的积多了,小舟承载不起,便往下沉落,一阵风吹来,池塘里又满是樟叶小舟,我们坐在柳树下垂钓,用虾蔸捞鱼虾,可捞上来的尽是樟叶小舟,我们并不气恼。春日的阳光是多么暖和,乡村的田园是多么闲静,我们为什么要恼怒呢?
“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今天就是八月十五了,我还想着5。12四川汶川地震中的孤儿,孩子,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可口的月饼,有没有看到圆圆的月亮,也不知道他们过得如何,但是,我希望,他们能过好中秋,过好每一天。我多么想变成天使,飞到汶川,给孩子们带去最亲切的问候和祝福;我又多么想变成一个魔法师,把四川变得比原来更美;我多么想变成……
巳时,日几俱为蔽,尚余一弧,似俏女之新眉,初夜之眉月,细若蚊足,又以为银钩。人皆屏息,以待其俱缺。倏尔,其下见数点光斑,历历可视,一贯而穿,似珍珠之链,白而无暇。又忽不得见,为光环。是时可以目视,规圆而黄边,似赤金以镶之,窃为老君击孙行者之环,是欤?环视天骤阴,与夜半无异,人皆大呼,或拍照以念,白光一片,绝胜盛午也。人云可见星者,余观而悲之,以仅见一耳。
古典诗词如幽梦,携着皎皎月辉,向我走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的月是豁达的,他知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他用开阔的胸襟,容纳了他的月亮,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若说苏轼的月亮是一轮圆圆的满月,大气,那么柳永的月亮就是一弯细细的娥眉月,娇美。在“暮蔼沉沉”时,词人朦胧的身影出现在江边,他“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然后,词人发出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感慨。一弯残缺的细月静悬空中,散出了孤独凄冷的光。
有些同学看到了第一个词,都在下面小声的窃窃私语,甚至还笑出声来。“预备——起!"老师用命令的口吻说着。随后便听到了变了音并夹杂着笑声的声音:“老子(zǐ),老子(zi)!”还没等我们读下去,教室里的同学们都笑成了一片。瞧,我同桌邹亦陶嘴里在轻声地说着“老子”,眼睛早已弯成了峨眉月,还与旁边的顾尉凯在说着什么,似乎很有趣。再听听教室中的笑声,“哈哈”声接连一片。还有的同学笑得趴在桌子上,直不起腰来。而我呢?明明很有意的克制了,还是忍不住笑出声来。老师清了清嗓子,对同学说:“好了,安静下来。”同学们重新做了起来,脸上还带着刚才的笑意,“第一个老子(zǐ)是以前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第二个老子(zi)也就是刚刚同学们笑的是口语中的父亲的意思。”邹亦陶又在嘴中喃喃道:“老子!老子!”“这是非常不文明的词,同学们不要模仿。”老师又接着说。很多同学听后,声音很明显小下去了,老师继续讲课:“地道(dào)的意思是……”现在想想,好像“老子”也没什么好玩的吗!但可能在男生的眼中,是一道永远也吃不腻的“美味佳肴”吧。
初一的时候,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新月”,也叫“朔日”。初三和初四的时候,月相变成了娥眉月,月亮的外形就像一个少女弯弯的眉毛。初七初八,月相是上弦月,凸面向西,好像一个被吃一大半的月饼一样。十五十六十七的时候,月相是满月,也叫“望”,是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好像一个玉盘,这时,我想起了李白的一首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我一直凝望着那月亮,好像真的看见了月亮上有一颗桂树,树下还有一只兔子。还有美丽善良的嫦娥在月亮上凝望着我们。我还想起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月,玉兔捣药等故事。接着,二十二和二十三,月亮变成了下弦月,形状和上弦月一样,只是方向相反,凸面向东。又过了四五天,月相又变成了峨眉形月牙,弓背朝向旭日,叫“残月”。我还发现,遇到阴天、多云或者雨天的时候,也是看不到月亮的。
圆明三园共有一百余处园中园和风景建筑群,即通常所说的一百景。集殿堂、楼阁、亭台、轩榭、馆斋、廊庑等各种园林建筑,共约16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多一万平方米。园内的建筑物,既吸取了历代宫殿式建筑的优点,又在平面配置、外观造形、群体组合诸多方面突破了官式规范的束缚,广征博采,形式多样。创造出许多在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极为罕见的建筑形式,如字轩、眉月轩、田字殿、还有扇面形、弓面形、圆镜形、工字形、山字形、十字形、方胜形、书卷形等等。加之在园林布局上,因景随势,千姿百态;园中各景又环环相套,层层进深,形成了丰富多彩、自然和谐的整体美。法国传教士王致诚,曾有一段形象的描述,他说:圆明园的建筑,形式变化较多,而且参差不齐,不落窠臼。它的每一座小的宫殿,都仿佛是按照奇特的模型制成的,像是随意安排的,没有一座与其他一座雷同。一切都如此饶有兴趣,人们不能在一览之下,就领略这幅景色,必须一点一点地仔细研究它。
那个物:不知不觉中又拿起那本泛黄的摘抄本,不禁露出那灿烂的笑容。里面有着那苦涩,甜蜜的回忆。翻开页码,手抚摸着那本子上一干枯的字迹,想起那时灿烂的笑容。2013,3。老师给我们读了一篇文章,上面讲了微笑的作用。弯弯的峨眉月。组成微笑。望着那幼稚的笔迹,不禁裂开嘴笑了起来。那个时候我才明白微笑的重要。2013,4。数学测验成绩出来,成绩很不理想,那鲜红的分数,刺伤了我的眼睛。下课后,自己坐在座位上,检讨的自己、手握成拳告诉自己我能行。手轻轻抚着,仿佛看到了那是自己无助的模样也看到了那时候自己付出的汗水和泪水。2013,5。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些回忆以植入脑海,不曾忘记。
我们顺着一条800多级的登山道直达月洞。这个月洞大得离奇,高宽各有50米,而山壁却只有几米厚。洞的两壁平整似墙,洞的顶部却挂满了钟乳石,形状各异。其中两块很像月宫里的吴刚和玉兔。在晴天的时候,游人可以透过月洞看到蓝天白云,好比一面挂在山颠上的圆镜。若有雨,烟雾缭绕,月色朦胧,今夕何年。由于月洞的北侧有一座圆形的小山,所以游人走山南的赏月路,从不同的角度观赏月洞,可以看到圆月、半月和眉月的不同景象。清代徐廷诤称此景是月挂高峰,他作诗道:峰峦顶上镜光浮,旦夕空明未见收。自昔悬崖崩一角,至今遗魄照千秋。山穿月曜无圆缺。月出山辉任去留。万古不磨惟此镜,与君长作广寒游。
日食是地球、月球和太阳三个天体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正常天文现象,日食的开始是默默无闻的,在太阳的西边缘,由月影产生一个小小的缺口,这意味着月球已开始侵占太阳表面了。这个小缺口在逐渐增大,直到约一个半小时后,太阳的表面几乎完全被侵占,只剩一条娥眉月形的亮带。以上构成了日食的偏食阶段。接下来直到全食发生的几分钟是很壮观的:气温骤然下降、天空变暗、群星浮现、一团淡黄色的薄雾笼罩着远方的地平线。鸟儿们由于突然来临的黑暗而不知所措,四处乱蹿寻找着自己的家。一切都好象在刹那间肃静了下来。路灯亮了,车灯也亮了,人们用科学的力量对抗着黑色骑士。我仿佛看到黑色骑士高举长矛,欢庆着自己的胜利。而太阳之神只剩下外面一层光圈。人们发出了一阵又一阵的呼喊声,仿佛在为太阳之神助威。我也被感染了,跟着呼喊起来。为了记录下这奇妙的时刻,我举起照相机,不停拍摄。
今晚月夜,异常奇异,不知何时蒙上了一层淡紫色的烟雾,星星也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暗淡地点缀在天空,显出神秘和忧愁,白天里蓝蓝的天像被谁浓浓地涂上了一层墨水,不见一点明朗的色调。走到江边,隔万家灯火,明月在江心,月光在水面铺成一条银色的小路,一直延伸到我的面前。天色变暗,点点星火显露,一湾眉月悄挂,便想到了曾看过的某篇短文里写的“月色如歌,洁白温柔细腻。”
每天晚上做完作业,我喜欢趴在阳台上仰望星空,观察天空中的星星和月亮,尤其是月亮。因为它每一天的形状都不同。有时像少女的眉毛,变成了“娥眉月”, 有时又会露出一张笑得十分开心的大嘴巴,两头尖尖的,像一个婴儿的摇篮,摇呀摇呀,哄得婴儿快快入睡。,形成了弦月,每月十五的“满月”时候,月亮特别的圆,像一个白净的盘子,洁白如玉。大部分时候月亮会和我们一起玩捉迷藏,时隐时现,让我们找来找去,躲在在月层里怎么也找不到它的踪影……
在我们的期盼中,又大又圆的月亮渐渐地爬上了树梢。一阵阵凉风吹在我身上,觉得心旷神怡。这时,我手里拿着一杯热茶,慢慢品尝。仰望着明亮的月儿,心情是多么舒畅。过了一会儿,月亮升到空中,像一个又大又圆的白玉盘,亮得旁边的星星都看不清了。接着,奶奶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听得入了迷,突然想起书中读过的一句话“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这真是月圆人更圆。
在我们的期盼中,又大又圆的月亮渐渐地爬上了树梢。一阵阵凉风吹在我身上,觉得心旷神怡。这时,我手里拿着一杯热茶,慢慢品尝。仰望着明亮的月儿,心情是多么舒畅。过了一会儿,月亮升到空中,像一个又大又圆的白玉盘,亮得旁边的星星都看不清了。接着,奶奶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听得入了迷,突然想起书中读过的一句话“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这真是月圆人更圆。
我早早的起了床,拿着焊片和哥哥一起去看日全食。楼下闹哄哄的,大家都在找适宜看日全食的位置。八点多钟,我拿着焊片对着太阳照,嚷嚷道;“这什么日全食嘛,真……。”还没等我说完,只见太阳就像被啃掉一小块似的,还有一条条齿痕呢!也许是月亮姐姐听了我的话,不高兴,又展开身躯向太阳扑去,太阳抵受不住了,九点十七分,太阳就被月亮啃掉了一大半。周围有些暗淡,气温也逐渐下降,天边也浮现出一群眨着眼睛的星星,一团淡黄色的薄雾笼罩着远方的地平线。又过了一会儿,太阳的表面几乎完全被侵占,只剩下一条峨眉月型的亮带。
你看,群红的苹果圆圆红红的,像平平安安的奶奶,一颗又大又圆的苹果,彷彿是妹妹的脸庞,白色的果肉,可口又多汁,叫人一口接一口。再看黄澄澄的香蕉弯弯的,像挂在树梢的眉月,一根根、一串串的香蕉,彷彿是弟弟的眉毛!白嫩嫩的果肉,甜蜜香Q,实在美味。
它在渐渐长大,它胖了起来,成了一弯“娥眉月”。大概是它的少儿时期吧!这段时间是它“身材最理想”的。在这个时期,我想它有了一个任务,就是在夜里照亮它对面的生命世界,这样我们晚上就不会太暗了不是?他很向我们,在成长,并渴望能够显出一点功绩。
新月以后的两三天呀,月亮沿着轨道慢慢转过来了,太阳的光逐渐照亮它向着地球的这半边的边缘了,于是,小朋友们在夜空中就能看见一钩弯弯的小月牙了,这时,月亮的样子就像漂亮阿姨额头上弯弯细细的眉毛,这时的月亮叫做弯月或是娥眉月。
新月,峨眉月,满月,残月,又是新月,我们反反复复在其中滚打,琢磨,慢慢被去了麟角,适应这般的生活,生活其实就是个圈,就像我的十五年,在不停地经历新月,满月的交替一般,有时你以为它会就此终止,它却偏偏又拐了一个弯,向你完全无法想像的地方发展。而我,就像那缺了又满,满了又缺的月一样。
“傻孩子。”妈妈走了过来,似乎看懂了我的心思,“用肉眼看当然不行了,我们可以用CD片遮住眼进看啊。”说着,我便接过妈妈手中的CD片。我麻利得用底片一看,啊——真的开始初亏了,骄阳似火的太阳已经缺了一个小口。天渐渐暗了下来,我迫不及待的拿起CD片,暑气逼人的火球已经变成“初三四的娥眉月”了。良久,天空拉下了黑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