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麻木的段落
《藤野先生》与《二十四孝图》又揭露了人们麻木与虚假的一面。“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却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这是对清朝留学生的描写,通过其不学无术的形象,体现出他们对中国是弱国的麻木。文中另有一事,“参观”枪毙中国人。“万岁”一词,引起了鲁迅极大的愤怒。中国人对同族被杀的麻木,也令鲁迅极为的悲哀。鲁迅作为正常人的表现,与他们形成对比,侧面的点出中国人们的麻木与虚伪。《二十四孝图》是另一个很好的代表。子因“必须孝”所以孝,却残害了他人的行为,刻画了子对孝道的麻木与虚假,这也侧面描写出了当时的社会特点:残忍、麻木、虚假、压迫。
《鲁迅追求的人性》的优美段落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