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刘胡兰的段落
描写刘胡兰的精彩片段
  • 描写刘胡兰的段落

    红军来了,把地主吕善卿家的财物分给了穷人。刘胡兰从红军战士孙同志讲的故事里,懂得了革命的道理。刘胡兰渐渐长大了,为了担负家庭的生活重担,她和邻居家的孩子小青,一起去山里驮炭,俩人渐渐产生了爱情。日本鬼子占领了文水县,地主吕善卿又当上了村长。孙同志回到这里,领导农民们建起了农会、民兵队、妇救会,刘胡兰担任了妇救会的领导。小青要参军了,刘胡兰鼓励他要勇敢战斗,争取入党。刘胡兰在党的领导下,组织群众反扫荡,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刘胡兰经受了严峻的斗争考验,党组织吸收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5年,日本投降,小青所在的八路军回到山西,将日本军队的武器收缴。但蒋介石又发动了内战,小青的部队奔向了解放战争的战场。刘胡兰带领着妇救会的姐妹们送慰问品,救护转移伤员,积极支援前线。回到村里,她听到支部书记石德辉和几十个乡亲被反动派抓起来的消息后,勇敢地参加了营救行动,把他们救了出来。但是,在转移的途中,刘胡兰不幸被捕。蒋匪军和地主吕善卿对刘胡兰严刑逼供,刘胡兰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最终,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就义。

    刘胡兰故事》的优美段落摘抄
描写刘胡兰的段落
  • 通过学习,我认识了抗日英雄刘胡兰,她宁死不屈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一九四七年一月二十一日,乌云翻滚,狂风呼哮。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敌人想用银子收买刘胡兰,可刘胡兰却对银子视而不见。敌人把刘胡兰打得鲜血直流,可她却以点儿也不动摇。敌人没办法,只好用铡刀铡死了六个民兵,以死来威胁刘胡兰,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的不是共产党!”刘胡兰迎着呼呼的北风,光荣牺牲了。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得知了这个消息,十分感动。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同志宁愿死也不屈服,也不出卖共产党,出卖自己的祖国,她为革命奉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事业中,为祖国的未来出一份力,这样,我们的明天就会更加美好!

  • 通过学习,我认识了抗日英雄刘胡兰,她宁死不屈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一九四七年一月二十一日,乌云翻滚,狂风呼哮。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敌人想用银子收买刘胡兰,可刘胡兰却对银子视而不见。敌人把刘胡兰打得鲜血直流,可她却以点儿也不动摇。敌人没办法,只好用铡刀铡死了六个民兵,以死来威胁刘胡兰,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的不是共产党!”刘胡兰迎着呼呼的北风,光荣牺牲了。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得知了这个消息,十分感动。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同志宁愿死也不屈服,也不出卖共产党,出卖自己的祖国,她为革命奉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事业中,为祖国的未来出一份力,这样,我们的明天就会更加美好!

  • 1947年1月12日,浩浩荡荡的国民党军队来到西周村进行搜捕共产党员。由于被别人告密,1月12日被捕。临走前,刘胡兰将三样宝贝——奶奶给她的银戒指,连长送她的手帕和共产党的信物:一小盒清凉油交给了她的继母。随后被带入国民党首领的面前。任凭国民党首领用什么东西来诱惑刘胡兰,可刘胡兰一一拒绝,坚持自己向着共产党的信念。国民党首领决定给刘胡兰一点颜色瞧瞧。他把所有的村民都召集在广场是,将刘胡兰和一些不肯服从的共产党员带上来。把其他共产党员一一处死,再问一遍刘胡兰:“你服从不服从?”刘胡兰铿锵有力地说:“我咋个死法?”国民党首领气急败坏,重重地说:“一样!”刘胡兰毅然走到侧刀旁,躺在侧刀下。从她的眼神行为中,不是散发着共产党员独有的品质

  • 怀着激动与敬仰的心情,我捧起了《刘胡兰的故事》这本书,读着读着,我便深深地陷进去了。书中以朴实的笔触描绘了刘胡兰极其短暂而又伟大的一生: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一个普通的中农家庭。生母早亡,刘胡兰便将所有的真情给予了祖国母亲!她年仅10岁就参加了儿童团,在儿童团里,刘胡兰勤奋好学、遵纪守法;她的所作所为如一轮暖阳温暖着大家的心。但就是这样一个祖国母亲的好女儿,她的生命之花在战争的迫害下过早地凋零了!15岁,刘胡兰因遭歹人设计不幸被捕,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刘胡兰不为所动,她泰然地朝敌人怒吼一句:”我咋个死法?“凶恶的敌人指了指闪着寒光的铡刀。随后,在众目睽睽之下,15岁的刘胡兰面无惧色地走向了铡刀……

  • 刘胡兰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她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和小伙伴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有一次,八路军包围了敌军一个团,县妇女部长奉命组织民兵担架队支援前线。刘胡兰和几名妇女也要支前。部队首长劝她们:“前面正在打仗,很危险。”刘胡兰果敢地回答:“战士们都不怕,我们是女民兵,也不怕。”她们在前线表现得十分勇敢,不但为伤员包扎伤口,而且还帮助战士们运送弹药,一直忙到天黑,战斗结束才撤回来。这时的刘胡兰才13岁。后来,刘胡兰当上了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她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还动员青年报名参军。刘胡兰在斗争中经受了严峻考验,于1946年6月被正式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这一年,她才14岁。

  • 今天,我爸爸给我上网看了刘胡兰的故事。故事说的是小英雄刘胡兰为了让群众不受敌人的伤害,保护自己的同志,挺身而出,面对敌人的威胁,毫不畏惧,宁死不屈,最后牺牲在敌人血淋的铡刀下,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后来,毛主席知道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情,十分感动,他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赞扬刘胡兰的崇高精神和品德。刘胡兰在牺牲的时候虽然只有15岁,但是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她是一个真正勇敢的人。今天,我们生活的和平年代,是无数个和刘胡兰一样的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要学习她的大无畏精神,不怕困难,好好学习,增强本领,长大以后报效祖国,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 这本书的每一页都记载着凝重的历史,记录着一件件伟大的英雄事迹。当我读到刘胡兰的故事时,我浮想联翩,这个故事主要记叙了1947年1月12日,15岁的共产党员被国名党反动派黑势力抓捕后,在敌人种种诱惑下毫不动摇,种种威胁下坚贞不屈,最后,敌人无法从她的口中获取机密,将她的六位革命战友当场铡死。刘胡兰视死如归,从容地躺在了铡刀下英勇就义的事。事后,毛泽东主席深受感动,亲自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8个大字。我从刘胡兰这惊天地、泣鬼神的举动中,看到了她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怀,看到了中国女性的伟大,仿佛看见了刘胡兰金子般美好的心灵,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 “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人,1946年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刘胡兰参加村长的行动,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逮捕,因为誓死不屈,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那时她才十五岁。随后,刘胡兰被追认为正式共产党员。毛主席当年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原来’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是说刘胡兰的呀!”

  • 刘胡兰——因为在小日本鬼子的手中,小日本鬼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在全村人民面前来了个杀鸡儆猴。在刘胡兰将要死的时候,小日本鬼子又问了刘胡兰问题,刘胡兰当时就说:“呸!小日本鬼子,要杀要剐,随你,可我觉不会向你们屈服。”说罢,小日本鬼子就杀死了这宁死不屈的刘胡兰。

  • 今天,我读了刘胡兰这篇文章。刘胡兰,她小小年纪就参加了革命,十五岁时入了党。由于叛徒的出卖,刘胡兰被捕了。可刘胡兰死也不自首死也不投降。她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刘胡兰她小小年纪不怕死,很勇敢,再想想我自己,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也一定不能打退堂鼓,要勇敢的战胜困难,向刘胡兰学习!

  •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 镜头三:天空好像蒙着一层灰纱,周围的空气似乎都要凝固。年仅15岁的革命者刘胡兰被送上了断头台。她昂首挺胸,宁死也不屈服于敌人,大有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有肝胆两昆仑”的豪壮。敌人的铡刀落在了刘胡兰的头上,她自信敌人杀死的是一个刘胡兰,还会有许许多多个“刘胡兰“前赴后继。

  • 刘胡兰的伟大事迹使我深受感动: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在刑场上,她大声喊道:“怕死不当共产党。”刘胡兰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 一位13岁的小女孩——刘胡兰,她参加了妇女干部学习班,负责村里的工作。一天,刘胡兰被敌人抓走了,想让她“自白”,敌人怎么问她,打她,她都不说。还不行,鬼子就用刀刺死了6人,想吓刘胡兰,可刘胡兰一点也不怕,她主动向铡刀走去……

  • 那个时候,刘胡兰才15岁,和我们差不多大。她被日本鬼子抓住后,受到了生命的威胁。在这生死关头,刘胡兰选择了牺牲。就这样,中国才没有被出卖的,但却牺牲了刘胡兰这一位勇敢少年的性命。当我看到了这个景象时,心里默默地哭了。我感到无地自容,刘胡兰才比我大3岁,她宁愿死也不出卖祖国,但如果那个是我呢?我也会这么做吗?

  • 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又有多少人如梅花般坚贞不屈呢?刘胡兰,生于1947年1月12日。一日刘胡兰被国民党所捕,并判刑。刘胡兰坦然地走上了刑场,在铡刀之下,从容就义。日后,毛主席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 这使我想起抗日战争时,诞生了多少这样的英雄!就像刘胡兰,敌人把她抓起来拷问,怎么逼她,她也不肯泄露共产党机密!可恶的敌人在万般无奈下,只好处死了刘胡兰。刘胡兰,你用你那可贵的生命,为全中国的革命架起了一座胜利的桥梁!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像刘胡兰一样的拥有梅花精神的人,才有了我们现在生活的安逸!

  • 刘胡兰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砍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 15岁,是一个花样年华。15岁,我们还在父母身边享受着天伦之乐!无忧无虑地学习着、生活着!可是,刘胡兰,却被敌人屠杀,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纪念刘胡兰时写道:“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对刘胡兰英雄事迹的高度概括。

  • 闫军军官从叛徒口中得知刘胡兰是共产党员,区干部,就让她供出更多的情报,而刘胡兰却不屈服,敌人就当着她的面铡死了六位同志。刘胡兰怒不可遏,痛斥敌人道:“要杀就杀,要砍就砍,我死也不投降,共产党员是杀不尽的,革命烈火是扑不灭的,你们的末日不远了!”

描写刘胡兰的段落400字
  • 今天是清明节,我们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默哀3分钟。在这三分钟里,我的脑海浮现出革命先烈们奋勇杀敌,浴血苦战还有那些为扞卫国家独立、民族尊严而英勇战斗、血洒疆场的民族英烈……看到这一列列的墓碑;到人们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看到繁荣富强的中国。我不禁想起——坚贞不屈的刘胡兰。刘胡兰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10岁就参加了儿童团年5月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六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土改运动年秋,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来回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在英勇就义之前,她说道:“怕死不当共产党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这时,她尚未满15周岁。

  • 在中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读了刘胡兰的故事。1946年秋,国民党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的军队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匪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已连铡几人的铡刀前,怒问匪军:“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1947年2月,山西《晋绥日报》连续两天刊登的消息,使一个女共产党员的名字在华北大地不胫而走。随后,毛泽东主席又为她亲笔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 记得在四岁的时候,我看了平生中第一本书《伟大的共产党》。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儿时的许多事情都忘记了,但是这本书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这是一本薄薄的连环画,上面的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吸引了那时的我。记得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激动的一蹦三尺高。对于那时的我,这本书仿佛就是宝藏,仿佛就是心头的那一块肉。吃饭时捧着它,睡觉时捧着它,就连上厕所时也要捧这它,生怕它会消失在空气中。当我看到刘胡兰被敌人拉上断头台时,我的心也悬到了嗓子眼,我真想进入画中一刀杀了那可恶的日本鬼子,救出刘胡兰姐姐。我不忍心再往下看,我不想看到一个伟大的共产党员就这样离开了我们,可我控制不住,继续看了下面,我不禁失声哭了起来,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哭,哭了很久很久。我为刘胡兰那种临危不惧的精神所感动,但我又想不通了,大人不是经常说“好人有好报”吗?为什么一个这么好的人就这样离开了我们了呢?哎~还有许多许多的烈士的英勇事迹我不想再说了,免得现在想起那一幅幅壮观的场面又哭起来。

  • 爱国,一个看似简单的主题,却凝结着祖祖辈辈的鲜血与悲情——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袭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怎么死?”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15岁的黄金年华,惨遭如此的迫害,面对敌人的恶毒,她努力保住党的秘密。在牺牲的那一刻,她必定坚信,中国一定会强盛起来!15岁而惨遭厄运,那么在战斗中的烈士是何等雄壮?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因部队受阻于敌军的桥型暗堡,年轻的战士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药包,冲至桥下。因身边无处安放炸药包,危急时刻,董存瑞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体充当支架——手托炸药包,英勇牺牲。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有董存瑞的墓地和纪念碑,碑上刻着朱德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像战斗中牺牲的着名烈士还有——黄继光、赵一曼,英勇的狼牙山五壮士,还有……(在此表示默哀)

  • 在他们中间,丁汝昌、董存瑞、刘胡兰先烈刻骨铭心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1894年,丁汝昌奉命率领北洋舰队主力护航。他返航时在鸭绿江口的大东沟同日本舰队进行海战,由于丁汝昌乘的舰已被日本舰队击沉,导致舰的飞桥炸裂,他顿时从空中跌落,负重伤,但他仍然坚持指挥。日军8次向刘公岛和北洋舰队攻击,均被击退。但后来,北洋舰队又遭受惨败,丁汝昌便抱着与舰队共存亡的气概,服毒自尽。董存瑞战士也曾在万分紧急的关头下,把自身置之度外,冲到桥下,顶着炸药包,拉了导火索。他就这样牺牲了自己,为我军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为我军赢得了胜利。刘胡兰又是那样宁死不屈。她不管敌人对她怎么样,她依然那样坚定,始终不报出共产党员的名字。最后,刘胡兰大义凛然,壮烈地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想到这里,我十分惭愧。这些烈士能经得起雄雄烈火的燃烧,能受得住敌人的毒打以及百般的折磨,能抱着与舰队共存亡的气概,服毒自尽,是多么不容易做到。平时上体育课,体育老师让我们多绕操场跑几圈,同学们就会唉声叹气,叫苦连天。

描写刘胡兰的段落300字
  • 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反动村长石佩怀处死。阎锡山匪军决定实施报复行动,大举进袭文水一带。为保存实力,中共八地委决定平川地区大部份干部转移上山。她以自己年纪小、熟悉环境为由,主动要求留下来,党组织同意了她的请求。十二团三营连长王本固负伤,她将王本固隐蔽在一户军属家,用自己平时节省的钱给他买药治伤,并精心护理直至痊愈返队。12月,敌人频繁出击云周西村,并捕走地下工作人员石三槐等,形势日险。家人劝其撤退但她仍坚持等上级通知。上级通知她转移。次日拂晓,国民党却突然包围了云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强令全村群众到观音庙集中。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也随同群众来到会场。国民党当场又抓捕了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张年成等,并胁迫她出场坦白。审讯中,国民党千方百计,软硬兼施,想诱使其供出同党,并相许给她土地。刘胡兰百般不从,从容就义。

  • 这本书写了几十位英雄模范人物,他们有些人是上个世纪的英雄模范,有些人是新世纪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有些人我们耳熟能详,有些人却相当陌生:有些人已经离世几十年,有些人依然风华正茂。他们之中有“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有“舍身炸碉堡 ”的董存瑞,有“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有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更有英勇捐躯的谭千秋老师……所有这些人都是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可歌可泣的时代骄子。而我从小熟知的便是刘胡兰,这是奶奶经常给我讲的革命英雄。刘胡兰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当敌人将同时被捕的六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时,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英勇牺牲。我们敬爱的毛主席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一个多么英勇无畏的革命战士啊!

  • 我从小对党怀着崇敬。我把党比做母亲,他用乳汁哺育我们长大;她把幸福留给我们,把苦难留给自己。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为了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有那么多党的优秀儿女,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宝贵而年轻的生命,比如:年仅15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嚎叫怒吼,她没有胆怯;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没有动摇;面对敌人的手枪铡刀,她没有屈服。就这样,一个伟大而年轻的生命走完了他光辉灿烂的人生历程。仅有十五岁的她,只是一个花季少女,怎会不知道生命的可贵?但是,为了保护组织和党员的安全,刘胡兰抛弃了对生命的渴望,笑对屠刀,用铮铮铁骨和鲜血铸就了一颗为民族解放和国家昌盛的拳拳赤子之心,给我们留下了一句“怕死就不当共产党”的千古誓言。

  • 1946年秋天,国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住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调往晋西作战,阎锡山趁机扫荡晋中平川,形势恶化。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但经过锻炼逐渐成熟起来的刘胡兰,想到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敌后工作更需要她,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在艰苦的环境里,她深入敌区;收集情报,发动群众,开展斗争。经常出入“青纱帐”,隐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协助“武工队”镇压了云周西村罪大恶极的反动村长石佩怀。

  • 记得一天晚上我做数学作业时,遇到一道难题,我当时很想放弃,看到桌上的中华魂时,想起了里面的英雄想起了刘胡兰,觉得我们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自己还不争气,遇到难题就退缩,与刘胡兰那种面对敌人不屈不挠的精神相比真是太惭愧了,我暗暗使了把劲儿。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解答出来了。望着桌上的中华魂我不禁又捧起了它高声朗读着,全身热血沸腾,我明白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个英雄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换来的。我的童年和英雄们的童年相比真是天地之别啊!读完后,那些英雄们的形象深深地映在我的脑海里,他们那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激励了我那幼小的心灵,啊!英雄们,我们将要高举你亲手绣成的那面五星红旗,踏着你的足迹,学好本领,将来建设好伟大的祖国,只有我们好好学习,才对的起我们的良心,才对的起你们。

描写刘胡兰的段落200字
  • 刘胡兰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10岁就参加了儿童团,1945年5月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六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土改运动。1946年秋,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来回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在英勇就义之前,她说道:“怕死不当共产党。”

  • 刘胡兰从小就对黑暗的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对革命事业充满向往与追求。小小年纪的她就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之后不断努力,为党做事。14岁的她就成了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因掩护战友,被叛徒出卖而被捕。在狱中敌人用各种好处诱惑她,甚至威胁她,这时的她仍然坚贞不屈,不出卖一个同志。之后她又从容不迫地,毫不畏惧、大义凛然地走向敌人的铡刀,壮烈牺牲。

  •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石五则等兄弟被革命党反动派给抓了,可恶的的石五则背叛了中国人民投奔了国民党反动派.他为了生存向国民党反动派供出了国民党的有关讯息特别是刘胡兰这共产党员再附近的云周西村一带活动.这使国民党反动派惊喜若狂,第二天清晨就围攻云周西村,刘胡兰被捕了,她宁死也没说出共产党的秘密,最后英勇就义了.

  • 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当时刘胡兰屈服了,作了逃兵,那么,她还会被万人传诵吗?还能被中华民族铭记在心吗?不能,她招来的是将更多人的唾骂,那流芳百世的英名,也将变成臭名远扬。那她即使逃过了这肉体上的惩罚,也难逃自己良心的谴责。刘胡兰选择的时间只有那一刹那,而断头台和自由,也无时不刻地左右着她的思想。如果她选择了宁死不屈,她就对不起她的亲人;如果她选择了自由,那她就对不起中国人民。就在这个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上,她做到了别人不能做到的,她舍生取义了,因为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她只能委屈自己那可爱而可亲的亲人了。她是好样的!

  • 出生时父母给她起名“刘富兰”,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一个挣扎在苦难与贫困线上的家庭对富裕生活的企盼与追求。然而,在那黑暗笼罩的年代,数不清的苛捐杂税与劳役压得这个家庭连气都喘不过来。父亲刘景谦,虽是种地的一把好手,但是在封建地主与富农的残酷压迫剥削下,加上连年的天灾兵祸,虽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也难以支撑这日渐贫困的家。由于长期的清贫与劳累,生母王变卿身体虚弱多病,特别是生下其妹爱兰之后,一病不起。刘胡兰4岁时,生母就撒手人间,使刘胡兰过早地失去母爱,倍加体尝到了人生的不幸与苦难。

描写刘胡兰的段落100字
  • 刘胡兰,她在十五岁就为共产党主义事业奋斗,英勇抗敌,坚强无畏地走向死亡。她是一个农村姑娘,她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却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挫败了敌人的罪恶阴谋,用自己的青春热血,书写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节操。毛主席曾赞扬她“生的光荣,死的伟大”。毫无疑问的,刘胡兰使我们学习的对象。

  • 我听过、读过不少英雄故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刘胡兰英雄事迹,她给了我很大震憾。刘胡兰是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虽然牺牲时才十五岁,但她面对敌人的屠刀宁死不屈,视死如归。伟大领袖毛主席为她挥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 当开始预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有的同学说,“如果我是刘胡兰,就把秘密告诉敌人,好死不如赖活吗。”可是当老师反复讲解了课文并介绍了建国史后,我们方逐渐领悟到,英雄刘胡兰,因为有着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宁愿牺牲自己。所以她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 刘胡兰虽然年轻,却已经懂得为党而牺牲,她为了党,在反动派面前不屈服,不投降,不供出党的秘密,她这样英勇的壮举是伟大的。她时刻记着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宁可献出生命,也不能出卖自己的组织,背叛自己的党。刘胡兰这样大无畏的伟大精神令我为之震撼。真是“生得伟大,死得光荣”啊!

  • 我读过许多关于革命烈士的书,其中有雷锋、刘胡兰、黄继光、董承瑞、江姐、夏明翰、张思德、邱少云等……这一个个革命烈士就像一块雨花石,静静的,深深地躺在泥土之中,铺起一条五彩的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而在其中,有一颗小小的雨花石,她最让我感动,让我震撼,她就是刘胡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