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枯荷的段落
描写枯荷的精彩片段
  • 描写枯荷的段落

    “秋阴不散霜飞晚”,此时此刻,仰头望天,雨意已浓,一片迷蒙。这样的物景,给本就不够明朗的心境,投上重重的阴影,心境的黯淡,又为物景抹上了一层灰色。情与景,心与物浑然于一体。“留得枯荷听雨声”,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一直为后学所溢美的神来之笔。试想,淅淅沥沥的秋雨,点点滴滴地敲打在枯荷上,那凄清的错落有致的声响,该是一种怎样的声韵?枯荷无疑是一种残败衰飒的形象,偶尔的枯荷之“留”,赢得的却是诗人的“听”,而诗人“听”到的,又只是那凄楚的雨声。枯荷秋雨的清韵,有谁能解其中个味?那枯荷莫不就是诗人的化身,而那“雨声”也远不仅是天籁之韵了,或许它还是诗人在羁泊异乡、孤苦飘零时,略慰相思,稍解寂寥的心韵呀!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的优美段落摘抄
描写枯荷的段落
  • 淅淅沥沥的雨,点点滴滴的敲打在枯荷上,发出别有韵味亦错落有致的声响。遥想当年,李商隐望着一池枯荷,听着雨声,回想自己早秀先调的身世,吟着“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那雨声竟远不止是天籁之韵,更是诗人羁泊异乡,孤苦飘零时,略慰相思,稍解寂寥的心韵呀!

  • 也看过枯荷。在后海。去宋庆龄故居的路上。成片的枯荷。韶光憔悴。曾经沧海难为水。焦黄的叶,垂下头的莲蓬,被掠杀,被烧焦,一片的狼藉。惨不忍睹。曾经有多风光,现在有多落寞,大自然的规律,抗拒不得。一年四季常开不败,再高洁之物,日日地看,会被厌倦。荷的沧桑绝对是美的,枯成一把风骨。风日洒然。

  •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小雨,小溪,枯荷,画一般的景色,我总是难以描绘,我不知道那最美的景色是否藏在我的梦中,还是,在现实的生活中真的存在。很久了,我都想写些零散的语句,描绘那醉人的意境,纯粹的寂静,但是,总是不能够写到底,总归是因为这意境太难留住,总在我彷徨起笔时消失,每一次都如此。如此曼妙,如此令人入境,潆回。

  • 退却了夏的热闹与繁华,眼前是“经风残叶不胜秋,留得枯荷听雨声”的景致,但我小会为荷花的凋零而失落,相反,我却从荷的身上读到了一种面对自然的从容:花可观赏,叶可人药,子做补品,藕供食用……人常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种最无私的境界,那么荷呢?我想,她身土二的“死而小已”是小是会令许多人汗颜呢?

  • 公园里的人稀稀朗朗,遍处寒雾漫。塘中枯荷在坚硬无情的冰面上,弯低了腰,毫无生息。怎叹夏日繁盛之景何去,宛若一梦,惊醒之时,早已凋谢。人们却总能发现生活的乐趣,或驾着冰车,或穿着冰鞋,在冻固湖面上自由滑动,为冬日的北国增添了无穷的色彩。

  • 雨中的荷塘有一种朦胧极致的美,当淅淅沥沥的小雨点,有节奏地敲打在荷叶上,那错落有致的声响,既似古筝,又如琵琶在弹奏,那声声美妙带着我穿越到了晚唐时期,依稀中,我看见诗人李商隐正左手执卷,右手执扇,踱着方步,低首轻吟着他的诗句:“秋阴不散霞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 梦里,落红还在悠悠的化为春泥,柳絮也在盘旋的漫天飞舞着,片片落叶在指尖滑落,带走最后的不舍,和着雨后泥土清新的味道,还有……还有义山先生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稍略相思。似乎在梦里就从未存在过四季一般,那么多的感觉原都是为欣赏四季而存在。

  • 小塘对面,有几株金银木,树上有串串晶莹的红色珠子,玛瑙一般。一丛修竹,茂盛地摇曳着,叶片唰唰作响。风从那边吹过来,荷叶也开始有响声了。“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尽管李义山未到此处,但此情此景,他的诗句还是浮现在心中。

  • “齐白石”你也应该记得,曾经的“草根”艺术家,毛泽东的印章就是他篆刻的。他喜欢画荷,但以枯荷为主。“山池八月污泥竭,犹有残荷几瓣红,笑语牡丹无厚福,收场还不到秋风”。齐白石的《残荷》诗,拿你和世人眼里大富大贵的牡丹相比,他更喜欢你与冷冷秋风秋雨的抗争。

  • 你是我读不懂的眼眸,纵深沉凝望,却也暗藏影影绰绰的迷离飘散,恰如霏雨之中的清荷,风中摇曳,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然洗尽铅华呈素姿,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古时候,很多描写秋的诗句都是凄凉的。如“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等等。那你以为,泰山的秋天也是这么凄凉么?不!泰山的秋天万紫千红,绿色的松树,红色的枫树,黄色的杨树,应有尽有,真应上了那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 我策马越过三月扬州,小桥流水叶娉婷,楼外楼中雨霖铃。清新秀丽。换乘一蓬乌船驶去西湖,湖光潋滟,仍有枯荷叶被风轻轻吹动。悠远绵长的笛音传来,望见一只乌篷船上有一少年,明黄衣衫,负剑而立,横笛曲乐,随水波渐渐远去,潇洒恣意。

  • 一年又一年,我在初夏自池底淤泥中拔节生长出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茶青色莲叶,又在深秋梅雨季节化作喑哑的暗黄色枯荷独立在雨落涟漪毕现的池面等待风雨将我送入池底淤泥化作护花泥。我在澄池中静默地成长,伴随着这座中学的源远流长,与一届届学生的离去与到来。我在他们藏青或纯白的衣角边看见永恒。

  • 如此看来,在不同人、不同人生阶段听雨声,给人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听雨者,并非仅仅是听声,亦听人、听心、听情…这雨声里有春夜喜雨的欢欣,有秋天夜雨的愁绪、亲人真情、友人挚情,亦有情人相思、人生感慨……你看这雨声包含如此丰富多彩的内涵,为何要在下雨时躲进房屋呢,何不在这夏日雨来时,寻一处荷塘,留得枯荷听雨声呢?

  • 在我的印象中秋天是个悲观的季节,因为仿佛她的一切都在为接下来的寒冬做准备,秋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秋天是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孤独悲凉;是陆游“秋晚雁来空自寒,夜阑酒尽不胜悲”的无可奈何;是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孤寂忧愁……古人咏秋总带着悲秋基调,可我不是古人。

  • 我打开了行囊中的乐观,发现了美。姹紫嫣红草长莺飞是美,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美,荷败莺飞是大煞风景吗?为什么不用心去品味“留得枯荷听雨声”“菊残犹有傲霜枝”的凄美意境呢?眼含乐观,笑纳天地,嘴角带笑,把一切都变美了……

  • 一日,到隋唐遗址公园闲逛,其实也是在搜索秋天的景色。隋唐遗址公园最亮丽、最吸引我的风景--荷花已谢,只剩下干枯的杆儿和几片大荷叶,虽然了无生机的,但不知如有点秋雨,“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该会是什么意境!

  • 我喜欢听雨声,更不喜欢听秋雨声,尤其不喜欢听秋雨那缠缠绵绵、亦真变幻,如同丝竹管弦、摇篮曲似的雨声。诗人李商隐的“秋雨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和“一场秋雨,一场寒”,都给人们一种悲凄、荒凉的感受,我不喜欢听秋雨声。

  • 一日,到隋唐遗址公园闲逛,其实也是在搜索秋天的景色。隋唐遗址公园最亮丽、最吸引我的风景--荷花已谢,只剩下干枯的杆儿和几片大荷叶,虽然了无生机的,但不知如有点秋雨,“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该会是什么意境!

  • 第一天的西湖,是在白堤的断桥上。深秋的西湖,游人如织。西湖已是西风残照,枯荷凋败。湖水清洌可鉴,湖底的淤泥一览无余,淤泥里生长着几许凋败的枯荷,已经萎了,根茎也是干黄了,东倒西歪的自成一章,水面浮着七零八落的干枯荷叶,枯了,枯了,枯了也好来年又绿了。几许荷还是晶莹剔透的绿,似君子温润如玉,如琢如磨,风中儒雅的迟迟不肯低头,真是应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

描写枯荷的段落400字
  • 他恍然忆起他此时身在长安,距离他离开巴蜀已过去数年,这些年他一直沉湎于过往澄澈岁月,不敢承认那既定的事实。“余妻王氏晏悦,已逝世三年有余。”他闭目回忆。晏悦病逝于春夏交替之时,那时他滞留在巴蜀未曾得知,满心欢喜地期冀未来,数月后得知她逝世消息,悲恸无比,涕泪滂沱,却莫名的庆幸她没遭受那夏季恼人夜雨折磨。瘗玉埋香,几番风雨,物是人非事事休。在微茫灯火中,他在棋盘之上随意落下一子,不顾友人诧异目光,起身开窗,窗外是薄雾笼罩的绵延远山,淅淅沥沥的夜来风雨。幽然虫鸣沉烟中,他仿佛又回到了身在巴蜀那一年。“更无人处帘垂地,欲拂尘时簟竟床”他敛祍轻叹,目视枯荷侧耳听雨。风吹叶动,微雨茫茫,北斗淡渐,竹影稀疏,秋阴不散,复忆晏悦之颦眉叹息,轻笑敛目,恍觉她似挑灯静立于层层烛蜡光影中,仍是桃花容颜,微闻足音跫然,顾看方悟只余潇潇夜雨与立身友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岁月无声,流水无痕。当我的思绪叩开虚掩的门,再次飞扬的时候,那些尘封的往事已事隔多年。从夏日的荷花到秋冬季的枯叶残荷,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到的美。俗话说,花无百日红,再美的鲜花最终也是“零落成泥碾作尘”,残花败叶的凄凉晚景让人不忍睹,唯独秋塘枯荷却别有一种残缺美的意境。有些人,有些事,当你想刻意去忘却的时候,往事的点点滴滴就越清晰地呈现在你的眼前,永远也挥之不去!菊花并不是一种很出众的花。它没有牡丹的高贵,却将秋天点缀得如此生动;它没有夏莲的清纯、鲜艳,却给秋天增添了另一种色彩;它没有冬梅的坚强,却让人在那素雅之姿中沉迷。人生繁华如一梦,万事万物都有终极的时候,当我如梦初醒时,我才发觉我荒凉了时间,虚掷了青春,这么多年以来为了心中的那份扑朔迷离的执着我已失去太多,当我一心往信念处追赶,却又不知不觉中错过了许多沿途美丽的风景。但世间不存在所谓的轮回,过去的终究已成为过去,永远无法再回头,我们无法把时光定格、停留住,任岁月匆匆而去。

  • 已是深秋,曾经翠绿的荷叶,诗意的为我们撑过伞,也终究经不过四季的变换,耷拉着头,泛出洗尽铅华的枯黄,倒有点“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意味。荷花残缺的花瓣润出似有似无的白粉色,香气也消尽了,折下几支,装点着老花瓶寂寞的流年。易安看了看一片残荷,又看了看自己,抬手挽了下耳际旁的碎发,触到发梢,微顿,想自己从红颜佳色到霜华满鬓,几丝白发为谁生?叹息。那一剪“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时光已从指尖溜走,那份“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青涩曾经成为江南难以忘却的风景,而如今,却化作自己眉头紧锁的忧愁,新婚后,明诚为了男儿的抱负,为了几纸功名,执意要走,因深知留也留不住,所以没有挽留。“罢,罢,罢。”易安小声叹息道。她换下轻纱罗裙,俯身解下缆绳,寻一只小船,独自泛舟在残荷中,说是泛舟,却又无心撑桨,手放膝上,愣坐在一叶小舟中,任水飘零。黑暗一点一点吞噬着寂静的薄暮,墨蓝色的天空上映着丝丝缕缕的云随着风悠悠的飘着,恋恋不舍得望着晚霞,欲言又止,仿佛载了沉重的心事,沉思者,想念着。

描写枯荷的段落300字
  •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水莲般盛开的娇羞”是形容低眉的女子。一直想象不出来“水莲般盛开的娇羞”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如今真真切切地看到。雨弄娇荷,每一瓣花都耷拉着脑袋,恰似羞到眉弯里的姑娘。一阵风拂过,荷花在雨中轻颤,雨珠似泪珠从荷心滑落,真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也一同挤入脑海。虽是初夏,水中亦有残荷,于是闭目聆听雨打残荷的声音。第一次听“留得残荷听雨声”,从林妹妹口中得知是李商隐的妙句,当时便喜欢上这句。心中有善,所以残荷也不忍弄疼,心中有诗,所以枯荷也是风景。我们常说要诗意的生活,无论这个社会怎么奔波忙碌,诗意从来都不缺少,缺少的只是诗心。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银月皎皎,勾起一湾无尽的思念,和着淡淡忧伤,朦胧了游子的眼眶。对着“皎皎云间月,灼灼月中华”许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心愿,让清风,明月,繁星带去最美的祝福。茕茕孑立,遥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伤别情思与闺阁幽怨。斜倚雕栏,感叹“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孤寂惆怅。水袖一舞,唱罢“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生命绝唱与泣血的亡国凄凉。在书中忘却烦恼,剪断三千烦恼丝,举杯高呼“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对月”,从而洒脱自我,潇洒自我。饮水思源,抑或随笔记录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感恩心语。

  • 九月,秋日已经临近。每天早晚看见原本郁郁葱葱的树木慢慢枯萎、凋落花朵也由姹紫嫣红变为枯荷败叶。真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每当秋风一吹,这些枯叶便颤抖着落在地上,似乎害怕秋风会夺走她们的性命。看到这里,我的心也开始跟随她们一起颤抖。心想。又是秋天,寒风瑟瑟,仿佛一夜之间所有生机勃勃的东西都消失不见了,只剩下一片凄凉,孤寂;又是秋天,不仅仅是树叶花草,还不知有多少红颜的生命在这个令人悲伤的季节戛然而止?曹公笔下的黛玉,在受不住折磨后,沉湖自杀;巴金笔下的淑贞、梅表姐、蕙这些美好的生命,曾经也拥有过快乐和幸福,而如今,却只留下了一片黑色的记忆

  • 夏天已静,知了不再歌唱了,姑婆却坚持带我到新村看荷,她牵着我的手,暖暖的,短短肥肥的手指覆上我的。恐怕是要扑空了,沿路上只剩残叶枯荷,姑婆微笑的说:“再走。”那一笑,拭去了我的不安;那一笑,泯去了长途跋涉的疲惫,让我继续向前走。霎时,它就再那了,彷彿在等着远道而来的客人,没有过于热情的欢迎,而是用真诚我示我,更显庄颜;那株荷,亭亭的枝干,花瓣像被晕过的粉嫩,姑婆淘气的笑了笑,越过围篱,坚持为我采摘。那荷的清香深邃幽邈,却又不过于浓烈,令我心静。回家途中,思索着,姑婆不就如那株荷一般吗?娉婷美丽,庄颜如妳,总在我最无助的时候,给与我鼓励,就像那馥清香给与我心静的力量,让我在情绪低落时,重新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向前迈进,何必如此远行,追求已在身旁的幸福。

  •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撑起一把淡青色雨伞,我不顾脚下沆洼的积水,迫不及待地奔向细雨濛濛中。夹杂几分料峭春寒的微风摩挲着我的面颊,更拂来沁人心脾的清新味道。这是久违的春的讯息!泥土的醇厚,花儿刚绽吐的馨香,以及枯荷泥塘散发的淡淡腥气,都被这多情的春风携了去。循着这味道,我仿佛瞥见笼堤烟柳又冒出点点新绿,在湖面顾影梳洗,时不时还以那飘逸的长发招惹路人的情思。似乎又听见湖畔某位风度翩翩的少年执笛吹奏,鸟儿的啁啾声声和着悠扬宛转的笛声,千回百转后轻柔地叩开了我的心扉,撩动着丝丝情愫。这时,我才发觉沾衣欲湿的杏花微雨早已濡染脸庞。这“喜上眉头偏带忧”的绵绵春雨,胜似陈年香醪,让人不忍啜饮,而是一任那清凉细腻的感觉滑下喉头,泛滥心头。啊!这荡漾着诗意的春的味道!

描写枯荷的段落200字
  • 读了这春夏秋冬几篇文章,使我不禁感受到了生命也是如此,万物也会随季节变化而更变颜色。春天是桃红柳绿,百花齐放。夏天是炽热炎炎,绿树成荫。冬天是冰天雪地,寒风萧萧。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秋天。古今中外,多少诗人描写了秋天,但却是凄凉萧瑟。如“萧瑟秋风百花忙,枯枝落叶随风荡。’’‘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等等。我最喜欢的是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笔下的秋天正是明朗爽快,意境壮丽。

  • 秋雨总是那么调皮,也喜欢逗弄人。伸手,任雨丝绕过指间,有落于手心的微凉湿润,仿佛融于心间,滋润着干涸的心田。我喜欢于微雨中漫步,看雨落于发间,沾湿叶儿和秋菊。那细细的雨丝,抬眼望去,却似拉开了一道锦屏,一张大网,和着薄薄的雾色,迷醉人了。尤喜欢那句“留得枯荷听雨声”,听雨打在残荷上,欢欣舞蹈,好不惬意。谁人红尘烦事多,一场秋雨净心扉呢。

  • 秋,自古是伤感的代名词。多少文人墨客以秋日•秋月感怀:孟浩然的‘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让人觉得冷风吹到了胸口;‘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似乎看到辛弃疾笔下的昭君秋风中含恨离别-楚楚动人;唐•岑参的‘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李商隐的一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更是尽显秋日的满目萧条。这满怀的秋日伤感,又怎一个‘愁’字了得?于是常常在唐诗宋词里,体会着秋日清愁。

  • 风吹进脖颈,瑟瑟的颤抖了一下,恍知炎夏已逝,等待我的,是那片一望无际的金色,和那阵阵萧然的微风。望着一塘早早败落的枯荷,烦乱的心绪被一缕悄然拂过的秋风捋平,扬起好多好多蒲公英的种子。早已忘怀自己是在迎接秋的丹桂飘香还是悼念夏的转瞬即逝。脑海里还留恋着夏日与伙伴玩耍戏水的画面,心却默默的祈祷与同学漫步落叶的情景。念夏?恋秋?似乎已无从而知。又一阵风吹来,微微感受到了一丝寒意。我知道,这是秋的召唤,召唤我离它越来越近。

  • 眼前正值秋天,“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连日的天气阴霾,孕育着雨意,霜也下得晚了,天色一片迷蒙,留得满地枯残的荷叶,听深夜萧瑟的雨声,仿佛就处在李商隐的那个时候,恍恍惚惚地明白,在凄冷的秋中,最易思乡;对亲人、对家乡那纯朴的爱念,也是这人间最美的情感。不如趁着现在,多为父母做些事,少惹恼父母,莫等长大后,身处异乡的我们,留有后悔。

描写枯荷的段落100字
  • 现在,正是这缠绵的秋雨让满池的残荷重新有了生命,让凄凉的秋重新有了生机。刘禹锡有诗曰:“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夏日炎炎,青翠的荷叶映衬着粉嫩的荷花,给炎热的夏天带来了一丝凉爽,一缕清凉。“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昔日的鲜美如今成了惨淡。也许这让人看到了凄凉,看到了生命的短暂。

  • 儿时,背过古人吟咏秋天的诗句:“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读着这样的诗句,体味着诗人的情怀,感受着秋的无穷韵味,我对秋色心往神驰。

  • 别了“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别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别了“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别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树,便开始描绘它的下一圈年轮,等待下一次的春暖花开……

  • 现在,正是这缠绵的秋雨让满池的残荷重新有了生命,让凄凉的秋重新有了生机。刘禹锡有诗曰:“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夏日炎炎,青翠的荷叶映衬着粉嫩的荷花,给炎热的夏天带来了一丝凉爽,一缕清凉。“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昔日的鲜美如今成了惨淡。也许这让人看到了凄凉,看到了生命的短暂。

  • 前面是一座古朴的石拱桥。桥下是一池残荷,,深褐色的,平而直的柄上却依然垂着缺残的干荷叶,但是,此地此景,正是这种残缺,让人联想到中国古代的水墨画,联想到漫漫的岁月,联想到坚持中的风骨.......几杆枯荷,在黄昏淡淡的光影里,自有别样的让人触目而动心之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