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进门的段落
小镇的祠堂不少,个个都别具风味。在这里,大姓的家族都是要修建祠堂的。这是一生的归宿,也是心灵的寄托。这个古老的小镇上,始终很敬重家族的长者,相比之下,城市要惭愧得多。祠堂在巷子深处,一进门,雕龙花凤的柱子映入眼帘。岁月侵蚀,它们早已淡褪了朱红,剥蚀了漆油,却依然风韵不减,熠熠生辉。窗上贴着褪了色的窗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这种手艺竟逐渐失传了。里面另设有内门,一扇大门,一扇小门。小门只有半人高,若不是从地上开的,竟叫人以为这是窗子呢。旧时等级观念极强,只有男人才可走正门,女人和小孩们都是从偏门进。那小门弯腰走也有些费力,倒是给这古老的宅子添上了些世俗之气。院中是瓦片围成的四角的天空,很小,然而很温馨。这小小的一方天地,不知给了孩子多少希冀。透过它,可以看到远方的小塔。四角翘起,直指苍穹。阳光从天窗泻下来,屋里依旧很暗。中间的墙上贴了孔子的画像,文房四宝陈列在书案上,两边是书架、书桌和书箱。看来,这里一度是学堂。我甚至可以想象,多年以前,学生们伏案读书的场景。先生则站在后面,手握戒尺。贫困不能阻止他们学习的步伐,因为他们知道,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古韵·江南小镇》的优美段落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