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诘问的段落
描写诘问的精彩片段
  • 诘问

    描写诘问的段落

    好不容易回到家,我一头扎进了开满野花的田。我想在这儿,找到属于自己的安静。看到旁边有棵树,也不管脏不脏,随便地靠在了上面。一阵风吹过,卷起了几片花瓣,它们曾经是多么的娇媚,多么的美好,而今却只能孤零地飘落,躺在冰冷的泥土上,等着自己腐烂,然后被分解成无机盐的那一天。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时,我却听到,母亲呼唤我的声音。我慢悠悠地走,似乎有意让她多等上那么一会,她看见我,似诘问似责怪地问我怎么了,我却因她的啰嗦而烦恼,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在她的不断追问下,我终于抛出了一声“恩”作为结束语。

    黑夜的呓语》的优美段落摘抄
描写诘问的段落
  • 佛曰:相识便是缘。既然有缘相识,无怪乎天涯相隔,即便是山迢迢水渺渺,载着梦乡的小船,点上一盏渔火,踏入那片神秘的文字天空。心开始随着视线浏览的速率呼吸加剧,沉醉不知归路,欲何去?在你的诘问里有着多少人生的风雨兼程?同时,又有着多少令人倾心的人间美事?我不想知道,也不想过多的去探求。在内心为你祈祷:无论下一站,你将会去向何方,走到哪个城市,我都会在心中默默牵挂着你,默默祝福着你,也渴望你拥有完美的幸福空间!

  • 可我相信,任何一个曾被t.A.t.U的音乐直刺心底的人,喜欢她们,不是为了标榜个性,也不是因为她们的劲爆言行。当那些或关鲜或耀眼的外壳如碎屑般逐一剥落,那真正沉重的内核,那足以略过视网膜而直达内心的,是她们对生命意义的勇敢诘问。比如《200km/hInTheWrongLane》,比如《All The Things She Said》,比如《Gomenasai》。

  • 作品的剪裁也极为严格,经济。大到一个事件,一个场面,小到一个细节,一泉一石,都是为刻画主人公的性格形象和阐明主题思想服务的。例如,书中六月二十六日的信只有一句感叹,一句诘问:“不错,我仅仅是个世间的飘泊者,仅仅是个来去匆匆的过客!可你们不也如此吗?”这一问一答,道出了维特的多少辛酸,宣泄了他对人世间的多少绝望!而联系着前边那封充溢着生气的长信来读,更表明维特一年来的变化有多么大啊!

  • 记不得那是怎样热闹的一天,只觉得天气异常炎热。我拉着看似沉重的行李箱,怀着忐忑的心情走到了那陌生的门口,门很宽很大,人很多很挤,但隔着缝隙还是能清楚看见那高高耸立的几幢单调建筑,我清楚的意识到,这里是学校,一所我以前从没有想过要进的学校,而现在,我就站在它的门口。看着那些微笑着青春向上的脸庞,心里却涌出止不住的酸楚。你要进去吗?我在内心深处诘问着自己。进?不进!不进?进!内心强大的排斥力终究没有能抵过身后一双双极具杀伤力的温柔眼眸。带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呛然,我艰难的迈开了步子。

  • 我们这帮人,“冷然”是我们的躲藏面具。“你们怎么就不知道珍惜当下?灾区孩子们就算在帐篷学校,对自己的学习也丝毫不曾懈怠。你们呢?个个目光呆滞,怎么都仿佛麻木不仁似的? !”老师怒其不争的诘问余音缭绕。默默地下课,静静地上课,我们似乎不受感触般漠然依旧。但我分明瞧见我们交汇的目光中都夹杂着一丝隐忍的触动。捐款时,我忽然发现我们的同学都是“最可爱的人。”捐款有价爱心无价,那一个个起身的人影周围笼罩着浅浅的光晕,每一个投递动作都闪着华美的微茫。五十六笔捐款,承载五十六份心意。

  • 当那部名叫《神雕侠侣》的电视剧红遍半边天的时候,我很喜欢里面出现的一首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那时候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发出如此诘问?他究竟是在问苍天,还是在问世人?或者,他是在问自己,情是何物,竟至于要生死相许?

  • 不过有人会马上发出诘问,既然哲学家的心理状态那么好,为什么还会发疯呢?像尼采不是就疯了?其实他们并不知道有时候疯的状态反而是一种最好的生活状态,疯眼看世界,那么一切都是可笑的,无所谓的了,而且你又没做过疯子,怎么知道疯子的心理状态就不好呢?其实疯子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疯子看似疯了实质并没有疯,在他们的眼里,或许疯的人反而是那些世俗中的正常人呢?

  • 我在默默地诘问自己,心中有着无限的悲痛。忽然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怎么了?怎么哭了?”我抬起头,看见了爸爸。想必爸爸早已知道我的成绩了。我断断续续地说:“爸爸,我……我的成绩……又下降了……”我低着头,不禁抽噎起来。然而爸爸却说:“你不是很坚强的吗?坚强就要勇敢的站起来,即使再大的困难也不要害怕!”说着就用手给我擦眼泪。当我感受到那双手在抹去我脸上的泪时,我愣住了。

  • 但上天似乎真的在把你玩弄于鼓掌之中。你为词而生,亦为词而殇。42年后的七夕之夜,你在宋太宗的桎梏下迎来了自己的生日,你感怀故国,以形象的比喻,诘问的口吻,悲愤的情怀,激宕的格调,放笔悲号,挥洒下一首脍炙人口的《虞美人》,不加掩饰地写尽了亡国君主的哀愁,却最终引起了宋太宗的不满,颓然在宫殿台阶上留下了一地鲜红的血迹……

  • "我也是把诚信推向冬季的始作俑者吗?"我扪心字问.或许吧?我惧于承认,也昧于否认.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走到了一个渡口,身上背着"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7个背囊.船行海上,忽然掀起恶浪,险象环生,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活命,年轻人思之再按,将"诚信"丢了下去.我反复诘问自己,如果换成是我,我会丢哪个呢?我无从去考究的,我怕,怕结果是残酷的而自己的私心也恰好证明了这点.

  • 总算熬过了整个学期,惬意的假期正迎接着我。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没有任何学习任务的我竟把每日的起床时间调整到了早上九时一刻。母亲也总是视而不管,这更加剧了我的涣散程度。我自以为过着舒适无比的日子,整日都钻入书海,看着喜爱的书籍。可是敏锐的我很快察觉出日子格外的长,似乎过了大半日也不见上班的父母回家,才忙去看时间。而时间竟被调快了两个钟头,这说明我每日是七时一刻起床读书的。我生气地找到母亲,诘问她:“你怎么回事?”母亲丝毫没有认识到错误,“狡辩”道:“不,可能我弄错了。”在她的一番搪塞后,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 点评:考生能够在考场上限时写出这样优秀的文章,我想,这与他平时大量阅读、善于思考是分不开的;也与他所具有的人文关怀、自我修养分不开的。在文章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小作者对于往昔故乡的眷恋,对今日惨遭破坏的声声诘问,更有对家乡人没有丢失真纯的赞美。试想,如果没有平日对周围环境与人事的关怀与思考,又怎能写出这样文情并茂的文章呢?

  • 十五六岁是不断怀疑自己的年龄阶段,大脑会在空闲时间不断诘问。于是在这百无聊奈中,我就面临很多问题。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外貌,怀疑心中的想法,怀疑生活的方向,怀疑做事的意义。为了停止这些胡思乱想,我开始学会幻想,用大脑编织一个又一个花季少女的梦,把自己寄托在梦里,梦醒发现自己还在床上,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徘徊与空虚,有一种被时间抛弃的感觉,然后更加否定自己,不肯接受现实。就这样恶性循环。

  • 天空!蔚蓝的天空!麻雀叽叽喳喳,虽飞不高却可以飞翔感叹草原上的雄鹰,搏击长空是羡慕亦悲哀,因为自己不能与之在苍穹下争雄!天使守护着我们,一生一世,无怨无悔却不曾给予我们翅膀仰望天空,大声诘问,然而换来的却只是沉默眼泪从脸庞滑落,无人擦拭,只留风吹干!

  • 他是黑暗中的明流。在那“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的世界里,铮铮傲骨的他,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审视这个世界;以一种鹰般犀利的目光傲视那群无耻的政客。他恨、他怒、他诘问、他嘲讽,他那烈酒般的文字呀,浇灌整个中华大地――他期望民众的觉醒。

  • “妈妈,放暑假时带我到森林里去看看吧?我想看看松鼠、野兔、小河、鸟……”在我的极力哀求下,尤其在我的“什么昆虫把耳朵生在腿上?森林中哪种飞禽的眼睛靠近后脑勺?什么鸟的叫声跟狗差不多”等几个难题的诘问纠缠下,妈妈这一败将才不得已答应了我的请求。

  • 他是黑暗中的明流。在那“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的世界里,铮铮傲骨的他,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审视这个世界;以一种鹰般犀利的目光傲视那群无耻的政客。他恨、他怒、他诘问、他嘲讽,他那烈酒般的文字呀,浇灌整个中华大地――他期望民众的觉醒。

  • 那时,颓废的青春从岁月的伤口流出,我孑然地,努力包扎着,让这伤口长出希望的芽。却又一再发炎,我仿佛已厌倦,那总无终点的徒劳。直到,痛苦的根深扎心底,黑暗的影笼罩大地。光明,奢侈的出现在脚下。它是如此瘦小,禁不起一句诘问,颤抖地吸吮这飞花似的光。这,又能怎样呢?

  • 经常会有这样的记忆如影随形:2012年3月12日8时6分,长沙湘雅医院一个生命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来到世上,一个一夜未眠而精神尚好的人在北京国谊宾馆高高蹦起嚎出“我有儿子了”的叫声,然后还朝着空气狠狠地挥了一拳。这一幕常常被你母亲讥讽,也许若干年后也会被你诘问,但爸爸都会照单全收,深深致礼。

  • 我失去了期中考试优异的成绩,失去了爸妈脸上自豪的笑容,失去了弟弟那天真又略有份羡慕的眼神,失去了迎面而来的春风。反而,迎来了妈妈的句句责问,迎来了爸爸的声声叹挽,迎来了自己的滴滴热泪。难道一次考试等于爸妈的一次吵架,一次考试等于父母的一次诘问,一次考试等于在谈论成绩时的一次回避吗?

描写诘问的段落400字
  • 而渺小如我的人类,都是满怀志向的路人。背负着大大小小的包袱,行走于地球之上。不断地受到生命的诘问,不断地寻找答案。身边流转着形形色色的人和风景,以及当今社会上极具诱惑力的物质圈套。有些人沿路行走,却被某一处的风景吸引,无法继续迈开脚步,便停留在此,浑浑噩噩度过余生;有些人克制不住物质的诱惑,被那股强大的力吸进一个无边的洞穴之中,找寻不到出口;还有一些人,则一直盯着前方的道路,对于身边甜腻却极具杀伤力的魔爪,不为所动,直至走到最后等待被翻越的高山,内心变得能够承受任何困难的考验的模样。何其幸运,连上方的高山,也变得越发慈祥,这亦是成功者的造诣呵。在人生的路途中,第三种人该是多么值得学习与敬佩啊,他们身上坚忍的品质,该是在岁月的轮回之中被不断打磨出来的。而前两种人,注定显得平庸并且无能,在茕茕而立,踽踽而行的年岁里,硬是选择了这样的方式直至生命的最后一秒。

  • 这样的孔子让人慨然,甚至让我有些心疼和疑惑,为什么要执著成这样?为什么明知不可为却苦苦坚守一个高不可攀的信念?就像彼时他困于陈蔡之郊,饿得站不起来也仍在高声讲习诵读,那样的决绝。连最敬爱他的弟子都有了怨言,他们不解老师这种连生命都可抛却的淡然从何而来。于是孔子召来了子路子贡和颜回,却问了他们同一个问题:“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呵!多么直白的诘问,这是天下人给他的问题,也是他一生都在解答的问题!他将它抛向自己最钟爱的三个弟子,却只收获了颜回一人的答案。果然,只有那个“一箪食,一瓢饮”的颜回懂他,他知道老师心中的愁苦与孤独,更知道他不定的信条是扎根于灵魂深处对理想的誓死捍卫,不弃,不舍。于是颜回高呼“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而一旁的孔子早已经热泪盈眶。他不是犀牛也不是猛虎,他是一个“率彼旷野”的孔圣人,一个永远不知疲倦的追梦人。尽管这旷野似乎永远也望不到边,但他依旧会跑下去,跑到精疲力竭,跑到穷其一生。

  • 周五,铃声响起,同学们个个都欢欢呼雀跃的背起书包准备回家,唯独只有我软弱无力的趴在桌子上不愿动弹,为何?别提了,还不是那张令我汗颜的数学试卷,为了令我无颜面对老师的85分,本想在反思一会儿,却被劳动委员无情地赶出了教室。站在走廊上,趴在栏杆上,泪已流尽,我只是数千次的诘问自己为何如此粗心大意,我渴望,渴望上帝赠与我一颗“后悔药”,令我重新再考一次,抬起头,望着自己平日里喜欢的蓝天,刹那间,这个不经意的抬头却令我发现了食堂边老树中的一束阳光,顺着光,寻找着光源,是夕阳。这帮景色,难得一见,一棵老树,没有绿叶却在树梢处拥有一个太阳,火红火红的,夕阳把天空的浅蓝也染成了暗暗淡红,当我还沉浸再次这般美景中时,再抬头,咦?代言怎么变成了半个呢?我不甘心只欣赏了半个太阳的落下,于是我飞快的跑到三楼,登上露台,抓起栏杆,准备一睹它的芳容。或许是这难得的美景令我不得不将心中的不快与失落暂时抛之脑后。看着夕阳美景,老中突然闪过一连串的疑惑:今天为何会这样不经意间的逝去?明天又会怎样?还会有这帮迷人的美景吗?

描写诘问的段落300字
  • 其实在哲学的辩证理念中,怀旧是一种近乎残忍的自虐,是一种绞碎心汁的“暴行”,我也并不喜欢这种将自己灵魂经常推向刀尖的“疾待”。福楼拜不是有句话吗:“生活就像一盏霓虹灯,有阴有明,有惑有暗。”只是出于对现代社会的无奈,和受“大同”时代下浮华的鞭笞,自己不得不经常跳往一些与霓红灯光晕相背离的“火坑”,做一些灵魂的反思,生命的诘问。尽管结果往往是自己搞得一身狼狈,肝胆俱裂,可是眼下这个类似“文化大革命”的大动荡年代做这种“得不偿失”的物质牺牲还是必要的。哪怕是在精神上的飘忽不定间找到丝毫的慰藉,也不至于在心灵上沦落成一个瞳仁干涸没有精神食粮的“遗腹子”。

  • 混乱的生活像一个鼓胀的木桶,收容着各种令你令我都忍不住咆哮的小事。你常常嘶吼着骂我,我想那无非是因为你再一次败北与和同事的攀比。你看看你!你尖叫道,再看看某某某!人家不仅是年级第一,而且对他妈妈也特别尊重。你呢?!我面对这样锐利如箭的诘问,或扯开嗓子与你对吵,痛苦的倾泻我被贬低的自尊;或低垂眼眸,冷冷地看着你……凶恶如狮的你。你不懂,你不懂。我咬紧了嘴唇,火灼般的感觉。你从不尝试理解我的骄傲与自豪,你面带讥嘲斥之为"不学无术",你的眼中能力与成绩直接挂钩。是时光把你推到了我的悬崖边缘,是你把我拽到诡谲变幻的天地之下。这个天地堆积着你易燃的情绪,咆哮着你奔腾的怒颜。我拿什么去抵抗你?我的手中只有寒意勃发的利刃冷漠。

  • 每年的开端,人们总会对自己许下新年的愿望,宏图大志,而临近年末目标早已不见踪影,是什么偷走了我们的目标,偷走了我们的时间,偷走了我们的梦想?是懒惰吧,总是想着明天再做,明天还有机会,可知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所有人都不甘就此平庸,于是在一个晚上拼命写下任务,要做的每一件事的每一个细节,然后再在几天内忘记晚上所许诺的誓言,“我坚持不住了,太累了。”于是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只能是一事无成了。我也是在怪圈中徘徊的人啊,记得前年2014年的年末,我说过要在2015年成为年级第一,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听讲,好好写作业,但是到头来,我还是选择了安逸。在晚上挑灯夜战,在课堂专心致志,在课后勤加思考,真的有这么难吗?我曾无数次诘问自己,为什么要逃避?

  • 今天,奥运会又一次来到世界的东方,毫无疑问,会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助器。当“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拔地而起的时候,当交通、通讯、旅游、文化等产业迅速发展的时候,日新月异的北京将令世界惊叹。而此刻,这里的“人”怎么样,既为国际社会关注,也是自身物质文明达到一定水平后的必然诘问。奥运健儿争金夺银,展示的是一个民族奋发有为的气势;每个国民的文明举止,同样折射着一个民族理性成熟的气度。身为奥运会的小主人,虽然我们不能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在赛场上展示自己的风采,为五星红旗增光添彩,但我们可以发扬奥运精神,注重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不说脏话,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拒绝不文明现象,做一个懂文明,讲礼貌的孩子。

描写诘问的段落200字
  • 早在春秋时期,孔圣人就十分强调“孝悌”二字,然而在飞速发展的今天,“孝”字已然被世事磨洗得模糊透明。古时李密因祖母病重而“辞不赴命”,一篇《陈情表》,字字情真意切。可如今,越来越多的独居老人出现,他们虽得了更优越的生活,却失了最平凡的快乐。而我们呢?虽得了成功,却将最平凡的良心给遗失了。当亲情入法,悲哀的是这个社会,刺痛的,是老人的心;而此时此刻的我们,该摸摸自己的心,问问他,还是否完好?我想,若孔子看到此景此情,是该庆贺孝悌如法呢?还是该诘问:为什么如此基本之事都须以法约束呢?

  • 当学习学累了的时候,我总会在房子的后面那个不宽的小路上,和家人打羽毛球。嘿!那一挥,一接,别提多带劲了!可一有风,那可就糟糕透了!要是南北方向的风,那就会一面顺风,一面逆风,就十分的不公平(政治书上不也说:所有的竞争都应该本着公平的原则进行竞争!)哼,这样一来,一方就以压倒性的优势胜过了另一方。我只能说,这风啊,违背了道德良心喽!如果是东西方向的风,那就更糟糕了!为什么?风一刮,球就会落到了西边的粮站,我还得绕着道,二十分钟左右才能到大门,再经过门口保安地亲切“欢迎”,什么“欢迎”?就是:“你小子,干什么?”之类的诘问,风估计还在一边偷笑呢!

  • 周六,快乐的铃声想起,同学们个个都欢呼雀跃着背起书包准备回家。而我却无力地趴在桌上不想动弹,为何?为了一张令我汗颜的试卷,为了令我无言面对老师的分数。本想再反思一会儿,却被劳动委员找到出来扫地的理由而拖出教师。站在走廊上,仍旧是趴着栏杆。泪已流尽,我只是数千次的诘问自己为何如此粗心大意。我渴望上天给我一颗“后悔药”,让我重考一次。

  • 人是一棵苇草,但却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思想让人记得自己曾经生活过。但什么是思想呢?它不是饿了想着一会儿去哪里吃饭,不是整天想着应付没完没了的工作,不是做事斤斤计较得失利弊,它应当是暗夜中对灵魂的诘问,是苍茫天地间对自然的疑惑,或者,只是在这一刻想到,以后的时光里,会不会有一瞬间回望过去时,记得曾经有一刻,过去的自己在向未来的自己投去迷惘的目光。。。。。。

  • 事实上,我并没有十分注意这张略显陌生的面孔。我想这只是个不常出现在公共场所的年轻人,与其他人并无差异。所以我只是像往常一样,习惯性地诘问,让模糊的事物在共论者心里产生清晰的概念。然而我错了,我的想法错了,太天真的想法容易大错特错。在此之前,我应该注意到他与众不同的着装。没错,这个常年居住在雅典学院的年轻人是米烈多士,诡辩派的拥护者。

描写诘问的段落100字
  • 话说阿长不慎让哥儿的宠物归了西,心里蛮不是滋味,哥儿又诘问起来,不好交代,只好编了个谎,搞得双方都不痛快。阿长一心想揽回哥儿的心,但苦于无计,正听哥儿日日念叨着什么三什么经,认为时机已到,便向哥儿打听了明白。不久,阿长上路了。

  • 人与人之间似乎永远隔着一扇门。情感与性情叠合似乎永远是一种奇异的诱惑,正如一位诗人轻扣情感门扉的诘问:“读着你,也读着太多的空白,宛如面对一摞缺页的稿本。而要走近你,相识你,进入你,又要经历一番怎样酷烈的折磨呢?“是的,门横亘在我们交往的路上,即使门扉虚掩,你敲门声如雷,你又怎能断定你就能走入对方灵魂的深处?

  • 为何月色如此迷人,我的心却如此沉重?前不久的“三鹿奶粉”事件占据着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忘怀。一个个幼小的生命还来不及触摸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还来不及感受生命的美好,便悄然地殒落。看到他们眼中的光芒渐渐地逝去,我们除了感到深深地痛惜外,更多的是对三鹿公司的诘问。

  • 假定宇宙的开端正如地球的南极,其纬度取时间的角色。宇宙就在南极作为一个起始点。随着往北运动,代表宇宙尺度的常纬度的圆就膨胀。诘问在宇宙开端之前发生了甚么是没有意义的问题。因为在南极的南边没有任何东西。

  • 在天涯海角的尽头,凝望着远处的海,阳光中的海,蓝蓝的海面,碧波滚滚而来,涌起的浪花如一堆堆的白雪,如一片片棉花,我心亦随涌动的涛浪而汹涌。于汹涌奔突之后复归于平静,一缕缕温情涌出心怀,涌出心泉,那是海的祈祷?那是海的诘问、海的呐喊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