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或者的段落
新中国建立的初期,周恩来在外交上取得的成就不是几个故事或者几本书可以阐述的。打小便知,周总理的口才了得,幽默细胞丰富。长大了竟发现,其实是因为“忍”。周总理在接见一位美国记者时,这位记者无意在桌上发现了美国钢笔,便奚落道:“总理为何要用美国生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并未冲动的回避或者去解释这样的问题,因为此时再多的解释或者有意的回避都是无力的,他只是“忍”了一下,而在“忍”的时候,他想到了更给力的答案,他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这样的回答怎能不令人耳目一新拍手叫绝,更叫全中国人民“谨记”在心呢!估计这个美国记者再也不想见到我们中国的总理了!这便是“忍”的力量,他让人丢去一颗冲动的心,而让人的智慧在一瞬间发挥极致。因为周总理的常“忍”,中国这个国家的声誉在国际上日益好转,世人也都从周总理这样的智者身上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中国。或许正是因为“忍”,中国才有如此光明的未来。
《谈“忍”》的优美段落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