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荒谬的段落
描写荒谬的精彩片段
  • 荒谬

    描写荒谬的段落

    在学校的贴吧上,一名海归的学姐讲述了她在韩国留学时的遭遇。韩国人中国人本都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亚洲人,应该是互相尊重,但是在韩国的留学生却饱受歧视,我的学姐在韩国时,了解到韩国教育的许多荒谬之处。老师在课上讲解道:圣人孔子是韩国人,每人西施也是韩国人,针灸等技术是韩国的瑰宝,《本草纲目》也是韩国人写的。这样的讲课让在座的所有中国人都震惊了,还有老师在讲历史时,竟然痛骂我们中国人,说中国的东北三省是属于他们的,这样荒谬的讲法让在座所有的中国学生都摔门走人了。再加上,在韩国,日本人的待遇远好过中国人,店家一听买家是日本人,便毕恭毕敬地上前介绍,但如果听到的是中国人,便会给一个白眼,当要砍价的时候就要羞辱中国人说他们没钱。十个商店里定有八个会以鄙视的眼神看中国人,有时懒得砍价,买了样很贵的东西,店主会眉开眼笑地问你:您是日本人吧?

    哈韩的朋友请适度》的优美段落摘抄
描写荒谬的段落
  •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或鱼之不乐。这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更是一个多元思考的社会。我在小时候每当看到不讲道理的事我就着急啊,我恨不得冲上前去,一二三四五,给对方分析得井井有条,头头是道,是不是?不就是那么简单的道理嘛!但某一年,当我头一回知道了还有“辩论赛”这么一回事后,我一下子就懵了,怎么还有这种事情?正过来说,反过来说,他们都能赢?又某一年,当我头一次看到秦桧翻案论时,我一刹间都傻了,怎么还有这种荒谬呢?又是某一年之后,我终于明白了道理与真理的区别。有多少人应为冲动进了监狱或离家出走让父母担心事后悔恨(本站的削水无痕同学的失踪就是个例子)。别再冲动了好吗?冲动是魔鬼!

  • 承认,别人骂我的话都是对的,傻--单纯---为别人着想,不为自己想——为了别人快乐,宁愿自己受伤。可是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就是不想改变,就是想这样永远的永永远远的被傻,单纯,蒙蔽双眼,不忍心去看清现实,他们很残酷,没有一丝丝的温暖,什么时候,自己能够彻底的改变自己身边的人,改变这世界的人,真的好渴望自己能够成功呢,呵呵,或许你们会觉得这个想法会有点荒谬,会有点异想天开,可是——很不凑巧,自己就偏偏是这样的人,沉醉过去,不想自拔,这就是我的弱点,还可以从这点当中一环一环的继续揭开,然后一次一次的去将那结了痂的疤在揭开,呵呵,现实往往就是这样的残酷呢!

  • 最后再说一说《父亲的病》。文中主要写了我与陈莲和河水打交道的过程,蕴含了有力的讽刺,在文中,他比较了中西医对待垂死病人的不同态度。前面讲了一个中医医治病人的故事,一位有名的医生出诊费原为一元四角,一个城外人家有人生病,花一百元才请来,看病时还只是草草一看,第二天复诊时脉搏冰冷,没有脉搏,还说明白得的是什么病,从容走到桌前,开出药方之后离开。可看出这类医生的不负责,对于病人的命不当命。而文中后面作者也分析了中西医思想的不同,中医是就算无药可救也希望家人多喘几天,即使半天也行;而西医则是,“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的没有痛苦”,可以看出所谓医道和孝道的不合人性、不尊重生命的荒谬本质。

  • 他的一句句所谓的关心让我感到难受,为什么要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呢?也许他从来也不知道珍惜,因为他从来没有心疼过我的妈妈,分开了就分开了,为什么还要来揭我的心口伤,他不懂得亲情,我也不怎么懂得,或许是因为我是一个不懂的亲情的人的饿女儿吧,那他呢?他或许是一个不懂得亲情的人的儿子吧,哼!好荒谬的结论,不过这个荒谬的结论正好适合这个荒谬的家庭吧。不知道怎么,我就是不喜欢破碎了的东西,妈妈说我不懂事的时候,我真的好想给她说,我不是不懂事,我只是对这个可恶的世界进行的报复。

  • 我可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了。我要在开学一个周之内,迅速调整好自己的的心态,让自己以一个崭新的、饱满的、充满活力的样子投入到新一轮的难过中。每一学期都会有许许多多不如意的事情,他们都会让你难过,让你悲伤,让你流泪。但是要记住,可能有些事情已成定局,只能不如意;但是剩下的,无论如何都要做到让自己满意。皮兰德娄有一句话我觉得用在这里比其他的话听着要顺口一些:“人生充满了无数荒谬,这些荒谬甚至毫不害臊的不需要真实做外表,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真实的。”同时这句话也是我从以前的一次次失败中总结出的经验。”

  • 我可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了。我要在开学一个周之内,迅速调整好自己的的心态,让自己以一个崭新的、饱满的、充满活力的样子投入到新一轮的难过中。每一学期都会有许许多多不如意的事情,他们都会让你难过,让你悲伤,让你流泪。但是要记住,可能有些事情已成定局,只能不如意;但是剩下的,无论如何都要做到让自己满意。皮兰德娄有一句话我觉得用在这里比其他的话听着要顺口一些:“人生充满了无数荒谬,这些荒谬甚至毫不害臊的不需要真实做外表,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真实的。”同时这句话也是我从以前的一次次失败中总结出的经验。”

  • 他的小说都反映人和世界的黑暗现象,对人的可恶不满,喜欢写一些暴力啊、死亡啊,这些现象,《十八岁出门远行》就是讽刺现在社会人类的险恶,他想让我们明白现实中的真实并不真实,他认为真实的荒谬的。所以,他想把作品表面上写的荒谬,让我们看到真正的真实。他写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也是如此,这让我十分敬佩,因为我在看的同时感觉在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又那么真实。

  • 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看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看过之后,我已经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震撼。“我思故我在” 可读完全书的我却很茫然,我存在吗?不过是在这个时段、在这个特定的空间的相对存在罢了。试问,多年以后,一切都归于湮灭之中,我会存在?渺小的我会存在过,或曾经存在过?真不敢相信“恐惧”竟是我读完书后的第一感觉。我不知道他人读此书的过程中是否会有这荒谬的感觉。这是我真实而自觉荒谬的心灵体验。

  • 记得有一次,我一放学回来,作业还没做,就马上打开电视机,看得捧腹大笑。您突然间“冒”出来,拿着藤鞭,向我的大腿打了一下,我疼得哇哇大叫!“快做作业去!”您严厉地吼了一声。“叫我做就叫呗!打我干嘛?!”我又委屈又愤怒地说着。“不打你你不会醒的!得给你一些教训才行!要知道,这也是为你好!”妈妈说。“为我好?打我就是为我好?荒谬!”话音刚落,我就拿起作业,回到房间里。您站在原地,愣了大半天……现在,我终于知道我那句话,伤透了您的心,我……后悔说出那句话了!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怎样也不会说出那句不孝的话了……

  • 场面虽已安静,但校领导的火气却还没退却,接着又是一阵劈头盖脸的教训。班主任也闻讯赶到,经过认真勘察、策划,大家想出了一个绝妙方案:引“蛇”出洞。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蛇”怎么还不出来?转眼十多分过去了,它仍不出来担当罪名,这下可急坏了大伙。“掏马蜂窝,洗清我们的不白之冤”。如此荒谬的想法,都从同学们的嘴里蹦了出来,可想而知,大家的心情是多么的迫切。而这只罪大恶极的马蜂却始终不肯露面。终于,引“蛇”出洞的方案失败了。 

  • 那天晚上,表弟来到我们家玩,晚上睡不着觉时,他突然这样问我,我当然很惊 讶。毕竟我们都已上了初中,离童年时光越来越远,年纪都不小了,不是小孩子了,难道圣诞老公公这种荒谬的童话故事,表弟还痴痴地以为着?内心,除了疑惑 外,还有讥讽,还有嘲笑,都多大了?怎么还会,对这种早就被科学家推翻好多好多次的奇怪说法:麋鹿拉着雪橇飞上天、爬烟囱、每年有个圣诞老公公放礼物…… 这些根本不需要去怀疑的“事实”感到困惑呢?

  • “老师只对个别几个特别关心照顾,就为了给他拿成绩;也就重视那几个:XXX、XXX、XX…我们还绘声绘色地,一一指出,现在回想起来,大底就十多二十个。“每次那不上成绩,就过来找你了,别的人根本管也不管,都哇不是靠的点关系——给老师送点礼,给点好处,就管管你。都哇不是这样!……就像XXX……“咱们班真正踏实的真的很少,都虚伪得很,我就不知道人们为啥就喜欢虚伪的人,真正踏实的就几乎没啥朋友!……”写到这里,我真的有些后怕了,隔墙有耳,况且我这还要公之于众呢!我真不知这会引得那些不伦之至!现在想想,是多么的荒谬啊!

  • 我的课余生活——上网。我的课余生活可能对你们来说简直是太过于荒谬。“上网!你的课余时间不用来学习,反而去上网。这样会大大的影响你的学习成绩。”这些,大概都是你们的心声吧!不过,对我而言:上网,只要你们不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是天天都对着电脑玩。它,是不会影响到你的学习成绩。你可以利用这个美好的时间来上网看看书,不过,不要看见、那么久,适可而止。我想,这样你的学习成绩会大幅度增加。

  • 在孩子小时候,通常有个疑问,那就是我是怎么出来的。很多家长面对这个总是以回避敷衍来对待。有的家长说孩子是垃圾堆里捡的;有的家长说孩子像孙悟空一样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有的家长说的靠谱点,妈妈从肚子里生出来的。但如果孩子接着问为什么,家长就会说不要问那么多,你还小,长大就知道了。其实这个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你越是回避,孩子就越是好奇,当孩子长大到一定程度,就会想着各种方法去了解,去搜寻这个答案。家长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孩子小时候,无论他们有着多么荒谬的疑问,都要耐心用心的回答,因为那会影响孩子日后的成长。

  • 有人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我坚决不认同。作为极具正义感和民族意识的我而言,这是荒谬的!记得有一首古诗说得好:“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材须待七年期”。没错!那天,你在众天鹅中风姿绰约、出身高贵、引人注目,于是,在华丽的灯光舞台上,你脱颖而出,一夜闻名天下,成为佳话。那一刻,我就像被磁铁吸住了似的,在电视机前直勾勾地盯住了你,当听到了你成功时,我欣喜若狂,仿佛是我成功了。

  • “生活压力太大”,或许在许多大人以及家长来说,是很荒谬的,但是在同龄人眼中却是真真切切、明明白白!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处事上,甚至是对一件事物的决定权,家长们总是有他们来做主,对我们的建议完全是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来对待,无论建议的好坏,都只有很小的几率被采用,甚至不会被考虑是否要用,他们完全忽视了我们存在的意义!他们难道忘了,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新新少年?!

  • 咦,这一大堆泛黄的有些破损的是什么书啊?哦,原来是爸爸的高中课本。爸爸每次提到他那未圆的“大学梦”时,总是满脸懊丧。而我却不已为然:“你已经又好工作了,又什么好惋惜的?”现在,看到爸爸保存了快20年的高中课本,我为自己荒谬的“真理”感到惭愧:我怎么那样看待爸爸年轻时的追求?那时的他没有和我现在一样幸福地读书的机会啊!

  • 我来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何栎宸,今年14岁。我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孩,我依然喜欢吃糖,和做一些无聊至极的事,虽然我知道这很没意思。我是一个女汉子,扛过矿泉水,流过短头发。我内心总有一种声音在说想要成为男的,但其实这很荒谬。但我内心渴望成为一个男孩子,我想成为很有运动细胞阳光留着帅气短发的男孩子。我喜欢耍酷,偶尔把手插在兜里,戴上帽子,带上口罩,插上耳机。我曾无数次幻想着、勾勒着,我的“样子”。自以为很阳光很帅气,不过有时候还有些二。

  • 谁知道每当我充满信心的走出家门,要到外面闯荡一番的时候,总是现实的残酷让我不得不退却,因为世态炎凉,因为愤世俗实,因为种种说不出的形容这残酷现实的理由,一次又一次,我傻傻的给荒谬的现实让路。已不再记得我多少次的挣扎与摆脱,结果仅仅是虚幻的,一个离开虚幻就要窒息的结局,我的梦想又一次打上把差,错误的终究会结束,只是不知道我还能继续活跃多少天。

  • 加缪笔下的西西弗被认为是个荒谬的英雄,他因被诸神惩罚,做着每天要把石头从山脚推上山顶的无用功。但是西西弗是幸福的,因为他蔑视诸神,把一切施压在自己身上的重负当成一种动力,他意识到他在把无边的苦难推下悬崖,他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西西弗的全部快乐就在于此,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那么即使他身处地狱,但早已到达心中的天堂。

描写荒谬的段落400字
  • “我至今还没怎么弄错过呢。接着你的思想又回到比彻的身上,你全神贯注地凝视着他的肖像,似乎正是从他的面貌上研究他的性格。后来你不再皱眉头了,可是继续凝视着,你的脸上现出沉思的样子,可见你在回想着比彻经历的事件。我确信你这时不能不联想到他在内战期间代表北方所担当的使命,因为我记得你曾经对他的遭遇表示非常愤慨。你对这件事感受非常强烈,因此,我知道你想到比彻时也不能不想到这些。过了一会,我看到你的视线从画像上移开了,我觉得你的思想又转到内战上去了。当我发现你双唇紧闭,双目炯炯发光,两手紧握,我确信你正在想双方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激战中所表现的英勇气概。可是,你的脸色又渐渐阴沉起来,你摇了摇头。你是在想战争的悲惨、可怕以及徒然死伤了许多人。你的一只手慢慢地移到你自己的旧伤疤上,双唇上泛出一丝微笑,我便看出,你当时在想,这样解决国际问题的方法实在荒谬可笑。在这点上,我同意你的看法,这是非常荒谬的,我很高兴知道,我这一切推论都是正确的。”

  • 我一向不讨厌80后作家,即使精神上颓废,但作为作家无非是要以文字给人以心灵震撼,以此来穿刺灵魂,证明我们还不麻木。郭敬明的变化之大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办杂志,开公司,在上海这个大都市生活的很物质。但活得不物质的人又有几个?谁能像梭罗一样在瓦尔登湖真正做到超然物外,海子作为一个始终坚守其农业社会理想的人,最终走向灭亡。所以我无法义正词严的说我们不能物质,毕竟我是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真正沦为奴的人是拜倒在钱权势力下的人。《南方周末》在《灾后北川残酷一面》一文中提到在救援队来到北川县委大楼勘察时,北川县政委书记张同凯发出了“救救我,我是张书记”的呼救,这句话被有些网友评为“史上最牛的官腔”。在人治时代,有了权力,便天下为己,何能天下为公?高官说的话再荒唐也是“公理”高官做的事再荒谬也是“公事”,高官们做了钱权的奴,百姓又作了他的奴,这样的人治时代了一个圈又回来了,我们带着“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想法等待有人能出现,拯救我们于水火,可多行不义何时才能自毙,这就又是个问题了,等人救,何不自救?安安稳稳在高官的手下做奴的奴性思想根深蒂固,它何时又能真正铲除?

  • 书香雅府中,裙盈小步间,是怎样的惊才与胆略让你将男子称雄的世界推开窗口。在一个崇尚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荒谬与不公的世界中,在一切女子将理想与大志扼杀在生活中的土地上,在一个女子唯有在相父教子,柴米油盐,锦衣红线,绣屏歌舞中卑微生存的天地里,是什么让你有“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大气抒写与英然气魄。你是温室的牡丹,但你却要挣破条框做怒放的野菊。拚却一纸娇羞,以一声“争渡,争渡”惊起满城交叹。读你,道是不羁,道是才略。零落残红中,寒春料峭间,是怎样的追求自然之美与生命珍视让你在残酒梦醒之余仍念念不忘窗外海棠。在落雨无情更浇红,无从回天的伤春时节,在多数人怜花惜花不过是故作矫情卖弄文骚的衷情间,在满地残红随水飘零之际唯见人晃脑吟诗却不见人掬水叹惋时,是什么让你发出“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无奈叹惋与惜芳追美。你是金粉世家的艳丽之雀,但你却要真诚质朴地洗净浮华追求真性向往真美的杜宇。抛弃一泓浊华,以一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征服虚艳空丽,读你,是真挚,是无琢。

  • 孔子强调要依据个人的水平不同而因材施教。可在当今中国,这根本行不通,因为一个老师教一个班甚至两三个班的学生,即少则五六十,多则过百。老师仅凭一人之力如何完全了解学生呢?老师无法观察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就无法区别对待,又如何因材施教呢?因材施教无疑是教育者育人的最高境界,可终究是以学生为主导,而如今的中国教育者深感力不从心,于是荒谬地以一次考试,一纸分数将学生分了三六九等以便教学!主体地位俨然从学生转变为了教育者。在初中,我最厌恶听到的便是老师在讲台之上叫嚷:“同事一个班的学生,为什么某某某能学得好?”我看,与其说是某一个学生学得好,不如说是老师没有将其他的学生教好!学生被老师牵着走,也不知对知识掌握得如何,或许有的人跟不上吧,可这关老师什么事?真是学生没认真地学?恐怕在中国,这已经让人习以为常,这种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了吧!家长怨气冲天,老师倍施压力,最终压垮的竟成了“因材施教”的根本——学生。真是教育的悲哀!

  • 十六岁,也算成熟许多了吧。接受着现实,再残酷也没得选择,仿佛一切注定。结束了一段学业,新的又开始了,无止境。这回是外出求学,离家远了,就能放弃了吗?远方,一直有人关切地看着你,为你愁出了皱纹,为你愁出了白发。你狠不下心,心想:再坚持一下吧,会有个完结的,真的会有个完结的。学会了假笑,虚伪地对自己说:“我很快乐。”学会了仰望,深陷在对渺远的天空的遐想。学会了奔跑,跑着的时候就可以什么都忘记。连自己也不敢去揭开层层掩饰着你的伪装,怕面对滴血的真实时的战栗。一个人的夜,心应该放在哪里?那样多的哀伤得不到释放,想得越深越想哭泣。为了遥遥无期的解脱,你付出了太多。问不出口“为什么”,雷同的答案不是你想要的。你的追求总是被当作荒谬,幻想与现实,你统一不了的。站在高楼上的时候朝西望,望不到家,但是一切可以想到,殷切的人也许在构想着你的未来。你转过身,背对着西方,张开双臂,瘦弱的缺乏锻炼的双臂,挣脱得了成长之厄?讪笑。

描写荒谬的段落300字
  • 累了一天,我竟然没有感到腰酸背痛什么的,心里乐滋滋的,捡了金元宝也不会这样。今天过得真踏实。阳光又给了我多少免疫了了呢!奇怪了,心窝里就像蜜罐一样甜,很甜,难道这就是劳动的魅力?四周夜色融融,晚风习习如水,挤走白昼的躁动与闷热,拂起蕾丝纱帘如梦如幻的卷动。静静的夜空出奇的黑,星星光芒愈显,真有些想念初三的课堂了,还记得曾老师那堂课——《敬业与乐业》,他在讲台上眉飞色舞,唾沫横飞,当然我也不示弱,左右逢源,发表我的演讲,那时我学习可以说是无为而治,无业至高…….反正就是全力反对老师的试卷作业什么的,现在想起来还真荒谬,有业真的很重要,几天下来,我大彻大悟!曾老师的话还在回放:“有业能使我们的生活有规律,有益身心健康

  • 我静守窗口,只看见满天的阴霾。我知道,这是爆发前的平静,铅灰,深灰。大片大片的云堵住了天空。天空越发越黯淡,越发越灰暗。本就沉闷的空气又增加了一丝潮气。我压着头,奋笔疾书,生怕触醒这荒谬的一切。开始了,还是开始了。绵绵缠缠,沾沾粘粘。天空就如稠了的乳酪。他们是自由的,无拘束,无羁绊。瞬间的陨落,旋转才短暂拥有生命的舞台,迎面而来的是死亡的召唤。当一个一个涟漪泛开,我心如刀割。注视着生命吧,他们努力绽放。空气不稀薄,像注射了兴奋剂越发的清新宜人,成千上万水晶般的生命拥挤在这巷口,为这尘世扫去了灰烬。二月,在这城市的上空多了一抹颜色。我伸手触及那抹颜色,却发现它消失的那样快速,没有残留的污垢。推窗而观,就在伸出脖子的霎那,一滴雨砸落,他顺着我紧张的皮肤滑下,掠过肩胛骨。城市静了,就在那刹那。灯光亮起,就在那刹那。

  • 人人都在写自己的历史,但这历史缺乏细心的读者。也没有一个读者读懂历史,我们没有功夫读自己的历史,只有功夫写自己的历史,即使读写,也是读得非常草率写得非常忙碌。人永远是孩子,谁也长不大,有的保留着孩子的心灵,有的保留着孩子的脑筋。谁也不相信,自己明天会死,可是人生的路不知不觉走到了尽头。犹如做梦,在梦中一切都是荒谬的,一切又都可以随心所欲。但在梦中知道自己是在做梦的人太少了。平淡是清雅的人生,平淡是人生中的飘逸,平淡也是人生中幽远的路。在人生之路上平平地不令我颠踬,淡淡地不让我昏醉,这样才能够让我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击破纷扰,洞察世事,达到“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心素如简”的境界。

  • 天真,荒唐,叛逆,荒谬。这四个词,远远不及真实的我们的十分之一。我们白天,用矿泉水瓶装着白酒,在课堂上光明正大地喝,喝完一口,就传给自己的好朋友。我们白天,在桌上排满了干净的烟,想要说悄悄话便写在香烟上,一个传给一个,分明把老师当空气。我们白天,因为缺钱,拉着死党在教学楼广场上大卖内衣内裤。我们晚上,商量着去那个酒吧大醉一场。我们晚上,一个个泡着高富帅,只为了白天的一个赌注——谁泡的帅哥最少,谁就穿着比基尼跳江南我们晚上,开着二手摩托,招摇过市地疯喊,朝着帅哥狂笑。我们做着许多青少年想做,却又不敢做的事情。我们抽烟,我们酗酒,我们打架,我们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坏小孩。我们自欺欺人,我们自甘堕落,我们醉生梦死在陌生人的怀抱,我们流离失所在孤独的街道。我们喜欢将风光表于人外,将眼泪埋葬在午夜月光。

  • 文章多次描述人们争着想去看热闹的情景,而且近乎荒谬近乎疯狂,那些人连命都不顾只为看一眼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别人的事情,并且恨不得事态发展地无可收拾,好看一场好戏。文章描述这群人近乎病态的心理,但是不要忘了,我们当中多数人都是这样,每天孜孜不倦地想知道别人怎样,最好比自己坏一百倍,自己就觉得特爽,尽管根本和自己无关,每天都想看好戏上演,看到太平淡的结局会心有不甘,喜欢全部人为了同一件事而方向一致的感觉,尽管根本无法解释这到底有什么好处,害怕自己离群,害怕当异类,害怕赶不上潮流,就是这样不安,诚惶诚恐地过着每一天。因为“我们觉得自己被这个社会戏弄了,所以我们应该继续戏弄这个社会的别人。”

描写荒谬的段落200字
  • 只有在内心深处才能知道自己有多脆弱,却被无知的爱情给迷惑,却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也睡不醒的夜,只有在噩梦中惊醒过来才知道这世界发生了什么,或许这一切都是命运,或许是上天安排,唯独眼泪才是自己的,然而该背叛你的人都已经离去,该留下的只是残骸,却帮不到自己,却也都离开了,这夜里的风依然凉,这夜里的心依然寒,最害怕的却是自己的心,最担心的却是心里在想什么,然而这一切把我改变了,我不再相信任何人,因为伤悲,因为这一切都是荒谬都是虚伪,或许在痛苦中能找到自己想要的。

  • 寂寞的我们相逢,为了逃离寂寞,我们惺惺相惜,以为我们是彼此的依靠。我们用承诺来使自己相信自己是对的!因为现实的残酷,我们一次又一次催眠自己。但我们不懂,不管我们再怎么催眠自己,欺骗自己,圆这一个谎,终究有一天它还是会醒的,当梦醒时,那时的心更加悲哀罢了,我们只会让自己更加可怜罢了!可是却找不到一个能懂我们的人,他们用怜悯、用讥笑、用荒唐来看我们,后来我们笑了,我们多可悲?这就是我们多么不愿相见的结局,一直逃避的结局!终究我们还是以这结局收场而以。这场谁导演的荒谬戏,由谁主演?由谁结束?一场不该上演的戏却上演了,我们…是谁错了!

  • 趁五一小长假的宅居时光,将华裔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的《一个人的圣经》读罢。没有想象的好,也不像有些评论人所说的那么差。总的感觉,就是一本全面而较为真实地反映那段特殊年代的文学作品,将那个时代的荒谬和惨绝人寰做了较为多层面的展现,尤其是对知识分子特别是那些不顺从时局、有点独立思想的知识人的遭际作了全方位的展现。应该说,小说是时代和人性的记录。

  • 看到火的象征。也许现在的美景就是枯木杂草。盛夏中,草总是绿油油的。初秋褪去了夏日的热情,草尖带着一点黄韵。随风而动,叹息万物的沧桑……初秋半晚,叶子早已枯黄、羞涩,之随风摆动。它不像蝴蝶那样快乐、悠闲,而是被离弃的游子,不知哪里是前方的路?这是无家可归的人感叹人生的绝境。初秋美在枯叶杂草,有些荒谬、荒唐,也许美在那份心存已久孤独。秋日的凉风,让内心永远保持着恬静。

  • "喂!韩智茵!"死天希竟把我从睡梦中叫醒了,讨厌死了!等等!洁白的床单,天蓝色的天花板,棕色的地毯...这是...这难不成是天希家?冷冷的,和他本人一样.但是,等等,我和他才认识25分钟35秒就共处一室了,不可能,这也太荒谬了吧,比天方夜谭还天方夜谭.这个情节都可以拿去写故事了.我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发烧了,这应该是假的吧.对!我是在做梦!

描写荒谬的段落100字
  • 荒谬理想的恶果。十年文化大革命,严重阻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错误的方针致使建立的新中国陷入了新的斗争,历史课本上写的”一个萝卜千斤重,稻米长的比人高。”等等可笑的言论竟是那时人人信仰的口号。而那些文化分子又有多少是被那时的反文化分子残酷至极的打击着呢?

  • 夸张点说,我们高中生终日闷在教室里,大不像过去。以至于有时我会感到像被安置的多余者一般,被遗弃在荒唐的囚室中。他们都说我是“祖国的花朵”,呵——花朵!不错的,他们只晓得往我身边的杂草洒水,我所汲取到的——满是泥土的知识?实在荒谬。

  • 人生是一段漫长的道路——每个人的起点不同,道路不同,梦想不同,目的地也当然不同。小时候,我们可能都会为自己树立自己的第一个梦想,然后骄傲地和别人谈论着它。幼时的我们的梦想也许简单,也许荒谬,可那是我们的第一步。

  • 我的十二岁,是我最荒唐的一年,打架、喝酒、去网吧……一辈子做的最荒谬的事在那一年仿佛全都做齐了。六年级的十二岁,就快要小升初了,父母、老师总是在那一段时间抓的最紧,每天大量的试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而孩子们却总是跟他们对着干,有的甚至闹起了反革命,老师管不住他们,父母也常常气得昏过去。

  • 50年代至60年代,他的作品具有了更深的视野。他开始利用人的视觉错误,让他的作品在三维空间里游戏。他的《凸与凹》、《上和下》、《观景楼》、《瀑布》等作品,以非常精巧考究的细节写实手法,生动地表达出各种荒谬的结果,几十年来,始终令人玩味无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