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公元的段落
描写公元的精彩片段
  • 公元

    描写公元的段落

    临泽县历史悠久!古为雍州属地,周、秦时期乌孙、月氏驻牧,西汉时期为匈奴牧地。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河西四郡。县境设昭武县,因境内月氏驻牧时筑昭武城,汉县因之,故名,隶于张掖郡。始建国元年(公元前9年),王莽废汉立新,改昭武县为渠武县。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复改渠武县为昭武县。三国属魏。晋武帝泰始元年(公元265年),避司马昭讳改昭武县为临泽县。安帝隆安元年(公元397年),以临泽县地置临池郡(治临泽),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废临池郡。北魏太平真君十年(公元449年),县地并于永平(今张掖)县,临泽县置撤销。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吐蕃据甘州,县境属吐蕃。懿宗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被回鹘占。宋为西夏所据。元属甘州路,明为甘州右卫地。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置甘州府抚彝分府(称抚彝厅),治所抚彝(今蓼泉),属甘州府。民国2年(公元1913年)改厅为县,属甘凉道。民国18年(公元1929年),改抚彝县为临泽县,属甘肃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家乡临泽》的优美段落摘抄
描写公元的段落
  •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中国的奴隶社会。,是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夏,是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6世纪,夏王桀在位时,被商汤率兵灭亡。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商朝的农业、手工业较发达,青铜冶炼和铸造有很高水平。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商纣王统治时,周武王兴兵伐纣,商亡。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的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强盛时期。西周统治者实行了分封制和井田制。周厉王统治时,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跑,政权由周、召二公执掌。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灭亡。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逐步瓦解时期。这一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提高,私田增多,促使以奴隶制国有土地为基础的井田制逐步瓦解,奴隶制走向崩溃。春秋时期,在文化上出现了繁荣局面。

  • 诗的作者就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大文豪、杭州知府苏东坡。门口的这尊塑像就是苏东坡。瞧他,一卷诗文,两袖清风,既儒雅,又洒脱。他是四川眉山人,姓苏名轼,字子瞻,“东坡”是他的号。他生于公元1037年,卒于公元1101年,享年64岁。苏东坡博学多才,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等方面,不但天赋高造诣深,而且颇有革新,成就卓着,被后人尊为一代文豪。杭州市民特别敬仰他,不仅是被他的才华所倾倒,更是被他的为官爱民所感动。苏东坡纪念馆的建立就是最好的明证。苏东坡于北宋后期两次来杭任职。他第一次来杭为官是在北宋神宗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公元1071—1074年),任了三年通判。通判的职位仅次于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副市长。第二次来杭任职是北宋哲宗元佑四年至元佑六年(公元1089—1091年),任知州两年。知州相当于市长。难怪杭州人喜欢说,苏东坡是杭州的老市长。我们几位同学打算参观完后绕着苏堤走一圈,啊,好美,一缕秋日午后的阳光洒在了我的身上。“苏市长”把西湖整治得那么好,我们也要去爱护它,把它管理得更加诗情画意、美丽迷人!

  • 曹植,生于公元192年,卒于公元232年,终年40岁。这首诗是他的绝笔诗。他的父亲便是权倾一方“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雄”曹操,杀死他的便是他的亲哥哥,灭了400年大汉王朝的“篡贼”曹丕。公元232年,曹操去世,曹丕继承魏王之位。曹丕为绝患,便存心杀害他的亲弟弟——曹植,正巧,曹操入棺时,曹植因嗜酒忘记了时间,所以没有去吊唁。曹丕便抓住曹植的这个把柄,添油加醋,把曹植拘押到衙,准备处斩。但曹丕和曹植之母边卞氏为曹植求情,曹丕便找了个折中之策——出题刁难,如果曹植走七步,能作出一首关于描写墙上一幅两牛相斗,一牛落入井中的水墨画的诗或词,而且诗中不能带“牛”字。如果答上,便不追究。曹植行七步,诗已成,其诗曰:“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相遇块山下,攒起相搪突。两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气已泻毕。”曹丕见曹植答出来了,心生怒气,便出了一条更难的计策来刁难曹植,让他在三步内作一首关于“兄弟”的诗,但是不许犯着“兄弟”字样。曹植便作出了《七步诗》,最后,曹丕无奈,将曹植贬为安乡候。过了几个月,便把曹植秘密处死了。

  •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 早在公元前800万年~公元前700万年,有一种动物叫“古猿”,也就是人类和类人猿共同的祖先。“南方古猿”就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这种“南方古猿”早在公元前420万年~100万年,这种“南方古猿”大脑容量小,以足直立,步履蹒跚,喜欢攀援。“能人”是从“南方古猿”进化而来的,“能人”生活在公元前200万年~175万年,“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已经初步具有语言能力。从“能人”进化而来的就是“直立人”在公元前200万年~20万年。他们开始懂得用火,奔跑,还能制作石器,开始吃熟食。“智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早在早期公元前20万年~5万年,晚期在公元前5万年~1万年,“智人”已经能够制作精巧的石器作品,还能用兽杖制衣,还发明了葬仪。

  • 早在公元前800万年~公元前700万年,有一种动物叫“古猿”,也就是人类和类人猿共同的祖先。“南方古猿”就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这种“南方古猿”早在公元前420万年~100万年,这种“南方古猿”大脑容量小,以足直立,步履蹒跚,喜欢攀援。“能人”是从“南方古猿”进化而来的,“能人”生活在公元前200万年~175万年,“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已经初步具有语言能力。从“能人”进化而来的就是“直立人”在公元前200万年~20万年。他们开始懂得用火,奔跑,还能制作石器,开始吃熟食。“智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早在早期公元前20万年~5万年,晚期在公元前5万年~1万年,“智人”已经能够制作精巧的石器作品,还能用兽杖制衣,还发明了葬仪。

  • 它正式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包括两部史诗,一部为《伊利亚特》(又译《伊利昂纪》),另一部是《奥德修纪》(又译《奥德赛》)。史诗的内容来源于公元前12世纪末希腊岛南部地区的阿开亚人和小亚西亚北部的特洛伊人之间发生的一场10年的战争。战争结束后,民间便有了许多传说,传说以短歌的形式歌颂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事迹,并与古希腊神话交织在一起,由民间歌人口头传诵,代代相传,每逢盛宴或节日,就在氏族官邸中咏唱。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至8世纪,盲诗人荷马(约前9―8世纪)以短歌为基础,将之加工成演唱本,于公元前6世纪正式形成文字。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亚历山大城的学者对它进行完整的编辑和审定,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最早的和最重要的作品,它为后世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促成了无数巨著的诞生。

  • 据考证,李白入翰林前,曾五次光临南阳。一为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入长安;取道南阳,时为初夏;二为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南返安陆,途经南阳,时在秋;三为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由安陆来,,时在春,现存李白在南阳所存诗篇中《南阳送客》、《送友人》、《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三篇都是抒发与崔宗之的情感之作,崔宗之是杜甫所作的《饮八仙歌》中的“八仙”之一,是李白的铁杆朋友,乃宰相日用之子,袭封齐国公,好学,与李白以文相知;四为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李白由安陆移家东鲁,路过南阳;李白第五次访问南阳是在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秋,应方城县仙翁观道士元丹丘邀请到方城寺,期间留下《南都行》、《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送友人》和《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等诗篇。

  • 它正式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包括两部史诗,一部为《伊利亚特》(又译《伊利昂纪》),另一部是《奥德修纪》(又译《奥德赛》)。史诗的内容来源于公元前12世纪末希腊岛南部地区的阿开亚人和小亚西亚北部的特洛伊人之间发生的一场10年的战争。战争结束后,民间便有了许多传说,传说以短歌的形式歌颂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事迹,并与古希腊神话交织在一起,由民间歌人口头传诵,代代相传,每逢盛宴或节日,就在氏族官邸中咏唱。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至8世纪,盲诗人荷马(约前9―8世纪)以短歌为基础,将之加工成演唱本,于公元前6世纪正式形成文字。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亚历山大城的学者对它进行完整的编辑和审定,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最早的和最重要的作品,它为后世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促成了无数巨著的诞生。

  • 之后我们来到了丝绸之路蜡像馆,里面有左宗棠、马可波罗、霍去病等人的蜡像。我认真的阅读了霍去病的介绍,霍去病生于公元前140年,死于公元前117年,今山西临汾 人,在汉朝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为确保丝绸之路畅通,巩固北方边境安全,曾三次领兵出击匈奴,屯兵于现在的五泉山上,传说霍去病连日征战来到皋兰山一带时,口干舌燥,天气又十分炎热,将士们干渴难忍,就去附近找水喝,但方圆几十里内滴水全无,于是霍去病就用马鞭在山上戳了几下,顿时五股清泉汩汩流出,解了将士和马匹的饮水之急,那五股清泉一直流到现在,这五泉分别为:“甘露”泉、“摸子”泉、“掬月”泉、“惠”泉、“蒙”泉,人们去五泉山游玩时,口渴了,可以到“甘露”泉饮水为什么叫五泉山了。因有“甘露”、“掬月”、“摸子”、“惠”、“蒙”五眼泉而得名。

  • 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因匈奴与汉和好,方被遣回朝,官典属国。「苏武留胡节不辱,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决不背叛祖国的气节,流芳百世,传唱千古。

  • 长河永无凌汛,这次我看到了一位将军,他跪在墓碑前,碑上写着:尊兄孙伯符之墓。莫非他是孙仲谋?那旁边就应该是子布和公瑾了吧。这位意气风发的少将军,先亡夫,而后又丧兄。他的泪艰难地从脸上划落,一滴,又一滴。从那一刻,他所担负的便是江南六郡八十一州。他任用人才,渐渐扎稳了根基。赤壁之战,使他称霸一方。但紧接着的是周公不日归天,他又一次落泪了。吕子明拿下荆襄九郡四十二州,但不日也亡。终于,伯言火烧玄德七十万大军,使其白帝城托孤。孙仲谋以他当机立断的性格和卓越的大局观谱写了他一生的篇章。公元222年称王,公元229年称帝。是三国中存活时间最久的国家。

  • 钦州,古称安州,有1400年悠久的历史,南北朝宋代时期置宋寿郡,梁代设安州。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安州为钦州。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宁越郡为钦州总管府,元改为钦州路,明初改为钦州府,民国年间改为钦县,属广东省钦廉专署所辖。解放后,广东省设钦廉行政专员公署,1951年改隶广西省,1955年复隶广东省。1965年7月再隶广西壮族自治区,改为钦州地区行政专员公署,下辖上思、防城、钦州、灵山、浦北、合浦、北海七个县市,1983年10月划出北海市和防城港,1987年7月划出合浦县归北海市管辖,1993年5月防城港市成立,划出防城县和上思县归防城港市管辖。199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钦州地区撤地设市,改为地级钦州市建制。

  • 北周武帝宇文邕,自幼孝敬,聪明有才识,其父宇文泰对他很是惊讶,宇文邕12岁是被封为辅城郡公。武成元年,宇文邕入朝担任大司空,治御正,晋封为鲁国公,兼任宗师,明帝十分亲近他,朝廷凡有大事,都与他商议。宇文邕性格深沉,识见宏远,不是因为明帝问他,他始终不轻易发表意见,明帝常常叹息道:“此人不言,言必有中。”宇文邕登基后,把目标定位消灭北齐,同一北方。公元577年,宇文邕再次出兵,消灭了北齐,同一了北方,为日后隋的同一奠定了基础,宣政元年,宇文邕在亲征突厥途中病倒,同年六月,宇文邕病情加重,再回到洛阳时就病逝了,时年36岁,宇文邕死后的谥号为武皇帝,庙号高祖,六月己末日,葬于孝陵。

  •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做皇帝。八月初二,徐达攻下元大都,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这一夜南京,人们绘月宫图,陈列鲜果、月饼,燃点斗香,讲“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故事,竞放水灯等等,热闹非常。此后,无论南方、北方中秋之夜都十分热闹。北方人在这一天要吃月饼、水果,购兔儿爷给孩子玩。“兔儿爷”,有纸绘、布扎、泥塑之分,人身兔首,衣冠彩色,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举旗,十分别致。

  • 秦以内史掌治京师,汉武帝时分置左右内史,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分原右内史东半部为其辖区,因地属畿辅,故不称郡。职掌相当于郡太守,但参与朝议。治所在长安。三国魏辖区改称京兆郡,官名改称太守。西魏、周、隋仍称郡,改太守为尹。唐开元初改雍州为京兆尹,并增设少尹,以理府事。后世不置,但习惯上称呼京师所在地行政长官为京兆尹。 官职为正四品上。满清即划其京都及附近30余县为一特别行政区,称顺天府,长官称顺天府尹。民国初年仍沿清制,其辖区缩小为宛平县等20余县。1914年10月,改称京兆,其行政长官称京兆尹,颁布了《京兆尹官制》,设立京兆尹公署,京兆的地位与省同。1928年废《京兆尹官制》。

  • 唐朝:公元618年,关陇贵族李渊建立唐朝。唐朝享国二百九十年,历二十一帝中(包括女皇武则天)。在唐朝有一件事,可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建立唐朝的过程中,李渊次子李世民立下了汗马功劳,功勋最高。李渊称帝后,将长子李建成立为太子,将李世民册封为秦王。然而,李世民在朝堂上下具有极高的声望,引起太子李建成的忌惮。太子遂联合四弟齐王李元吉,共同排挤李世民,双方明争暗斗不断。武德九年,唐朝边疆遭到突厥的侵犯,李建成借机向李元推荐李元吉担任统帅抵御突厥,以谋夺秦王的兵权,并打算在昆明池设下伏兵除掉李世民。太子府有人向李世民密告了此事,李世民将计就计。同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命尉迟敬德等人在玄武门设下伏兵。当天李建成和李元吉准备上朝,就遭到伏兵袭击。随后,太子东宫和齐王府的卫队也相继被打败。”这次事变就是着名——“玄武门之变”。

  • 该剧讲述了越王勾践传奇的一生,公元497年,吴国大败越国,勾践兵败被俘后,委曲求全,去吴国给夫差当奴仆,终于骗得夫差的信任,于公元500年后被释放回家。勾践回国以后,为了不忘国耻,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在公元510年打败吴国。

  • 我从告示牌上得知,京杭大运河又名南北大运河,它是中国东部沟通内河、联系海港的南北水运交通干线,而且还兼有灌溉、防洪、排涝之利,对历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发展曾起了重要作用。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就开始凿建,至公元1293年才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 到了战国初期,黄河流域开始出现大型引水灌溉工程。公元前422年,西门豹为邺令,在当时黄河的支流漳河上修筑了引漳十二渠,灌溉农田。公元前246年,秦在陕西省兴建了郑国渠,引泾河水灌溉4万多顷(合今280万亩)“泽卤之地”,“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为秦统一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描写公元的段落400字
  • 顺流而下,路过一处地方名曰“九马画山”,大意是有九匹马奔腾在一面陡峭的石壁上。导游小姐诗兴大发,或者是被我们的腰包所刺激,从桂林说到屈原,从漓江谈到汨罗江。从公元2005年追述到公元前277年的端午节,头头是道之余还不忘提醒甲板上有专人拍照要把握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生也许只有一次。拍照师傅也颇热情,一张又一张抓拍,我也很激动,因为一张又一张的十元人民币参加了市场流通,积极响应了国务院扩大内需的号召。当地有说法是谁能数九匹马谁就能考上状元,数出八匹马就是榜眼,数到七匹时,如果船开过头了,也有个探花当当权作安慰。船长也会挺配合地放慢速度以便支持中国的教育事业,但是速度也不会太慢因为要把机会留给回头客。时运不济,本人只数出两匹马,估计考上秀才进个学也成问题,大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感慨:当年中考也考了个榜眼的,可见迷信毒害人民以至莘莘学子之深。

  • 远处起伏的草原上,一簇羊群,像粒粒珍珠撒在绿色的草原上。在另一侧一大片牛群在草原上蠕动,远望十分的壮美。为了把这些美景收进我的镜头更清晰一些,我独自一人离开了队伍,沿着一侧没有游人走过、野花繁密、青草几乎近膝盖的一片草原向山下跑去,去追逐那片羊群和牛群。让我惊喜的是,这片草原奇花异草是那样的多,让人目不暇接。这下也苦了我了,只能小跑着下山,因为慢了成群的蚊子就会叮上来。还有就是,在山上看羊群和牛群并不远,可越往下走好像离我越来越远。这才忽然想起民间那句俗话“望山跑死马”!何况人乎?有些后悔也不行了,已经接近半山腰了,折返回去是不可能了,只能继续往下跑了!终于接近了牛群,原来上千只牛是在河边草地吃草。也好,我又能近距离的观看乌拉盖河了,河不是很宽,但河水湍急,感觉也很深。跑了一身汗,在河边一处垂钓的亭台上休憩一下,听着河水滚滚流过的轰响,遥想公元1202年,成吉思汗与扎木合曾在此地交战的那场战争,时光仿佛穿梭到了历史。那是草原上的一个最强悍的部落,成吉思汗为了统一蒙古部落,以少胜多,在乌拉盖河畔与劲敌交战,并取得了胜利,为其统一蒙古奠定了基础。

  • 张良到东方拜见仓海君,共同制定谋杀行动计划。他弟死不葬,散尽家资,找到一个大力士,为他打制一只重达120斤的大铁锤(约合现在50斤),然后差人打探秦始皇东巡行踪。按照君臣车辇规定,天子六驾,即秦始皇所乘车辇由六匹马拉车,其他大臣四匹马拉车,刺杀目标是六驾马车。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东巡,张良很快得知,秦始皇的巡游车队即将到达阳武县(现在原阳县的东半部),于是张良指挥大力士埋伏在到阳武县的必经之地——古博浪沙。不多时,远远看到三十六辆车队由西边向博浪沙处行走过来,前面鸣锣开道,紧跟着是马队清场,黑色旌旗仪仗队走在最前面,车队两边,大小官员前呼后拥。见此情景,张良与大力士确定是秦始皇的车队到达。但所有车辇全为四驾,分不清哪一辆是秦始皇的座驾,只看到车队最中间的那辆车最豪华。于是张良指挥大力士向该车击去。120斤的大铁椎一下将乘车者击毙倒地。张良趁乱钻入芦苇丛中,逃离现场。

  • 元应昌路遗址就在这一片火山群地貌的土地上。应昌路正式建置于元朝二十二年(公元1271年),是元代弘吉刺部所建的城都。在元代,它与大宁路、全宁路同为塞北名城。应昌路遗址总面积达20平方千米。元朝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也是最后的一个皇帝元顺帝——妥欢铁木尔1368年在明将徐达逼近大都后,被迫北逃,先是逃往上都,最后逃至应昌路。这位失去了往日安逸快意生活的皇帝,虽说还想着收复大都,也曾两次举兵,可更多的是惦念那往日的生活。“爽心宴”后“蹇桃夫人”的妩媚;后宫中“张阿玄”的体贴;凝香儿翻冠飞履的舞姿,鼓瑟之音的娇柔,以及那“露团团兮气清,风飕飕兮力劲。月一轮兮高且圆,华新发兮鲜复妍。”的歌喉,都在元顺帝前历历在目。他常说:“百岁光阴,等于驰电。日夜为乐,犹不满十万。何必自苦,虚度一生!”妥欢铁木尔——这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后裔——末世皇帝,在应昌路的最后时日里,于游春梦中结束了自己糜烂的一生。

  • 古镇名—鲁史的由来,其实就是一部厚重的史书,它包藏着小镇近千年来的兴衰沉浮,记录了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故事。鲁史原名阿鲁司,彝族是这里土著民族,“阿鲁”彝语意为“小城镇”。明万历26年及公元1598年末,原顺宁府(今凤庆)在阿鲁建司衙,故称“阿鲁司”。因“司”和“史”近音清朝中后期演变为阿鲁史,民国以后简称“鲁史”一直沿用至今。 “阿鲁司”最早的文献记载就见于《徐霞客游记》。1639年,五十四岁的徐霞客于农历八月十五日云游到此地对于当时的阿鲁司,他是这样记述的:“三里,蹑冈头,有百家倚冈而居,是为阿禄(鲁)司。其地则西溪北转,南山东环,有冈中突而垂其北,司踞其突处。其西面遥山崇列,自北南纡,即万松、天井南下之脊,挟澜沧江而南者;其北面乱山杂沓,中有一峰特出,询之土人,即猛补者后山,其侧有寺,而大路之所从者。余识之,再瀹汤而饭,以待驼骑。下午乃至,以前无水草,遂止而宿。是夜为中秋,余先从顺宁买胡饼即烧饼一圆,怀之为看月具,而月为云掩,竟卧。”

描写公元的段落300字
  • 据古希腊记载,公元前 2世纪已有字书家35人,不过他们的书没有传下来。中古世纪所出拉丁文词典多为解释《圣经》和古典作品之用,语词释义不足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学士院编出《词集》,释义用文史引语,是第一部欧洲民族语词典(图年法兰西学士院出版《法语词典年西班牙学士院编出 6卷本《西班牙标准语词典》。第一部大型英语词典出版于1755年,编者S.约翰逊,收词,文史引语条。近代西方最大的词典是《牛津英语词典》,倡议于1857年年成书,共12卷,又补编一卷。这部词典收1150年以后曾见于英语文献的词,每词有引语为证,按年代列明词的意义和形态的演变,共条。此书出版后,成为英语民族的骄傲,各国也相继仿效,编出同样规模的词典。

  • 据唐代碑文记载,莫高窟始建于公元前336年,到唐朝武则天年代,已增加到一千余窟龛,以后经五代、宋、西夏、元不断重修、改造,现存石窟范围南北长约一千六百米,至今仍保存有从北魏到元代历时千年的各代洞窟492个,彩塑佛像2450座,壁画四万多平方米,被称为“壁画艺术的长城”。特别是婀娜多姿的“飞天”,在许多画面上都能找到她的倩影。有的手持莲花,有的合抱琵琶,身上的飘带在微风中飞舞,给人以飘飘欲仙的感觉。这些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壁画艺术形象,广泛表现了劳动人民从事生产活动的各种场景以及各种类型的古代建筑和各阶层人们的生活习俗等内容,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技艺之高超,均为其他石窟所罕见,堪称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迹。

  • 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 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由于他们的农业 收成与尼罗河是否发生洪水有很大关系。古埃及 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 律的,他们把这个时间都记录在竹杆上,从中得知 两次河水泛滥的时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他们还 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的开罗城附近 时,也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来 的时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 始。据称,这是元且最早的由来。 元旦,在我国也被称为“新年”或“阳历年”,是 指公历的1月1日。在汉语中,“元”是开始的意 思,“旦”则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就是 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 在奥林匹亚全盛时期训练运动员的地方根据希腊神话,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在奥林匹亚赢得了一场比赛的胜利后下令,类似的比赛应该每四年在奥林匹亚举行一次。另一个传说则称,宙斯在战胜泰坦巨人克洛诺斯后创立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的起源还有一个传说:公元前9世纪的Elidos爆发内战,Elidos的国王Iphitos于是询问女祭司,如何才能使人民免予战乱。女祭司告诉他必须为众神举办运动会。国王于是决定每四年举办一次运动会,交战的各方同意在运动会期间停止战斗,并且把运动会命名为“奥林匹克”,因为希腊的奥林匹斯山是众神聚集之地。

  • 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贯中是他的字,山西太原人(还有庐陵、东原、钱塘等多种说法)。他生于元代,死于明初,大约生活在公元1330~1400年间,他生平不见史传,据某些片断的材料说,他性格孤介,“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所终”。他还是一个“有志图王者”,曾充当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客。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现存署名罗贯中的通俗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他还写过杂剧和乐府隐语,现存的杂剧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描写公元的段落200字
  • 哦,你知道方塔公园的“三绝”吗?那就是古井、方塔和银杏!你们还是先随我去见见古井吧!哦,那古井大得像我家的六人圆桌,你看,我都坐上井沿儿了,还是用手来量量井沿儿的宽度吧(井口到井台外沿)!哇,大约半米呢!再来目测一下,嗯,井腹直径大约1.5米呢!我们一起来读读那石碑上写些什么:方塔井开凿于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井深5.7米,上置以整块巨型青石雕成之八角形井栏,古朴敦厚,端庄凝重,井壁部分用砖与塔基之砖相同,故证此井与塔同时所建,应系寺僧所开凿。你看那井沿儿坑坑洼洼的,再看那井里,都长了很茂的一簇草和密密的一层青苔,可见年代久矣。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我国西南边陲,这里聚居着傣、哈尼、布朗、基诺、拉祜、瑶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唐宋时期属南诏、大理地方政权管辖;宋淳熙年间(公元1180年),傣族首领叭真以景洪为中心,建立了名为“景龙金殿圆”的勐泐地方政权;元朝设车里军民总管府;明清改为车里宣慰司;民国时期设立思普沿边总局,后改为思普殖边总办公署;1953年1月23日建立自治区,1955年6月改为自治州,辖有景洪、勐海、勐腊三个县,总面积为19220平方公里。

  • 83.关兴复仇∶据《演义》所写,关羽死后,在刘备伐吴的夷陵之战中,关羽之子关兴和张飞之子张苞,都为其父复了仇,与史实并不相符。在《三国志》以及裴注所引诸书中,都没有关兴参加夷陵之战和擒获,处死仇人的记载。另据《三国志?潘璋传》∶潘璋在夷陵之战中为孙权立了战功,拜官平北将军、襄阳太守,死于吴嘉禾三年公元234年,在夷陵之战后还活了十多年。马忠是小人物,他的下落史书绝载。

  •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 我们就先来黑龙潭公园吧!黑龙潭位于丽江市中心,就在玉龙雪山下。在公园的大门外有两排樱花树,因为现在是夏天,所以我没有看到樱花盛开。在公园中有许多亭台楼阁,最著名的就是“得月楼”,它原名“香炉亭”。“得月楼”有三层,每一层的楼梯很窄,只容一个人走,楼梯也很陡。“得月楼”旁有个湖,湖中的水是玉龙雪山上的雪融化后流下来的。在湖中有个小桥,名为“五孔桥”始建于公元1877年。在湖的一角有个珍珠泉,只要你大声叫喊,水中就会冒泡泡,像一个个珍珠,很是奇特。在公园内还有许多美丽的景色,“文明坊石狮”、“解脱林”和“一文亭”等景观。

描写公元的段落100字
  • 到了红宫我们向四周一看整个拉萨市尽收眼底,四面八方全是重重叠叠的小山,向拉萨市走来。这个城市可真不小啊。进入红宫,听导游说:“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因战火纷飞,布达拉宫被烧了几次。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喇嘛时期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住息地和政教和一的中心。”

  •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除了宗教这一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外,奥林匹克运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文化现象。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6年。但在此以前,古奥运会可能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

  • 公元三世纪时,古罗马有一位暴君叫克劳多斯(Claudius)。离暴君的宫殿不远,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庙。修士瓦沦丁(Valentine)就住在这里。罗马人非常崇敬他,男女老幼,不论贫富贵贱,总会群集在他的周围,在祭坛的熊熊圣火前,聆听瓦沦丁的祈祷。

  •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执佑《惹蟮梅鸱ü槔矗?朴《饶?韧庸?糠暾?率?澹谠萍?把龇鹕崂遣畏鸬募?樟汲健:好鞯畚?撕胙锓鸱ǎ?铝钫?率?逡乖诠?泻退略?quot;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 和氏壁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尔人。后来.楚国向赵回求婚,使和氏壁义到了赵国。公元前283年,秦国听说赵国有和氏壁,提出以15座城相交换,因赵弱秦强,赵国不敢怠慢,但又不情愿,便派智谋双全的蔺相如奉璧使秦。蔺相如知道其中有诈,偷偷将和氏壁送回了赵国。此事在司马迁<史记>中有详细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