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佛香阁的段落
描写佛香阁的精彩片段
  • 描写佛香阁的段落

    走完长廊,大家赶紧走,不要掉队。接下来我们要到的地方是万寿山脚下。大家快抬头看一看,那一座八角宝塔形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面呢,那塔上的瓦闪闪发光的地方其实就是佛香阁了。在它的下面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了。旅客们你们看,多少壮观的建筑物啊!现在我们要登上万寿山了。站在佛香阁前面向下望,颐和园大半景色都收在旅客的眼底了。看,那葱绿的树林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和朱红的宫墙。你们正前面,昆明湖静得象一面境子,还绿得象一块碧玉。看小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划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够平静的吧!过会我们会来到昆明湖,有兴趣的旅客可以过会划划小船,让自己放松放松心情。

    颐和园的导游词》的优美段落摘抄
描写佛香阁的段落
  • 颐和园内有山有水。山是万寿山,水是昆明湖。万寿山上,青松绿帕掩映着一座古老的建筑。山顶的佛香阁内展览着许多宫廷珍宝。排云殿、智慧海、仁寿殿、德和园等建筑物都有着不同的历史故事。而山下的彩色画廊,简直是一幅传说故事的长卷,令人驻足留连。最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些建筑物上的对联和牌匾,那上面的书法多为乾隆、道光等皇帝书写,有的苍劲有力,有的潇洒飘逸,就连慈禧太后的字也是那么纤巧俊秀。简直是我惊讶不已……站在佛香阁的台阶上,波光粼粼的昆明湖尽收眼底,蜿蜒飘逸的十七孔桥像一条飞龙,横颐在水面上,汉白玉的玉带桥恰似一弯彩虹,临波而起。湖面上还有很多载着游人的龙船,也有许多的游客划着小船在湖面上荡来荡去。

  • 我们跟着旅游团的导游走,导游说,颐和园是中国皇家园林的代表作之一,是至今保留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园林。颐和园面积有四千多亩,主体为万寿山和昆明湖。在万寿山上建有一群金壁辉煌的楼台殿阁,高大的佛香阁是全园的核心建筑。在佛香阁的高台上可以俯瞰整个昆明湖。昆明湖是模仿杭州西湖开凿的。西湖有一条苏堤,苏堤上有六座桥;昆明湖也造了一条苏堤,堤上也建有六座造型优美的桥。昆明湖中有三个岛,它是古代神话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神山的象征。了解这么多后,我们便坐上了龙船,领略了昆明湖的美,可就在这时,老天偏不作美,下起了大雨,害得我们只好坐到船舱里面去。到了对岸,我们在雨中漫步也是非常开心的。走在长廊里,望着满池的荷花,我想起了杨万里的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请跟随我的脚步,一起走到万寿山脚下,游客们我们往上看,现在我们看到的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那是佛香阁,它下面的一排排的宫殿式排云殿,接下来,我们要来强烈运动一下咯!我们要登上万寿山,那上面的景色,可是别有一番风味哦,据说这万寿山是由万寿山改名的,乾隆帝以汉武帝挖昆明池操练小军的典故,将湖名更为昆明湖,将挖湖土方堆筑於湖的翁山,因此将瓮山改名为万寿山,现在我们站在佛香阁前面向下望,是昆明湖,每一次都有人说“它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来,请大家看一看东边,可以看见古城楼和白塔,大家感受一下这里的美景。下一站,我们就要去近看昆明湖。

  • 好不容易走完长廊,我们便开始登万寿山了。沿着陡峭的石板路走,可真是挺累。终于登上了山顶,经过N个山洞,来到传说中的佛香阁。据说佛香阁墙上的佛像有3千多个呢,真不知道建造着是怎样雕刻出来的。在佛香阁的最里面是一尊观音像,许多人在那求佛。

  • 一会儿,我们到达了码头,来到佛香阁山下。啊!这佛香阁真是美: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照射下仿佛变得像湖水般波光粼粼了。红色的宫墙、金黄色的琉璃瓦……在山脚下望,这庄严肃穆的佛香阁就象是一名身披金甲的威武将军,在高高的山岭上守卫着这片美丽的领土。

  •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我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建筑物耸立在半山腰,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亮,那是佛香阁。下面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登上万寿山,从佛香阁外面往下看,颐和园的大半景色收在我的眼底。正前面昆明湖安静的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 走出长廊,远远望去,一座塔耸立在山坡上,八角的屋顶上,黄色的琉璃闪闪发亮,光彩夺目,那就是著名的佛香阁了。下面一层层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我们艰难地爬上佛香阁,往下看,茂盛的树丛掩映了排云殿下面的大部分宫殿,黄色的琉璃屋顶和金色的石壁从树丛中探出来。

  • 在这个国庆节我们放了七天假,爸爸妈妈就带我去北京游玩。到了北京我看见了故宫博物院、水立方、鸟巢最基本的是看了颐和园。在颐和园里有一条很长很长的长廊,总长有728米。还有,好像是佛香阁,据说佛香阁是颐和园的主体建筑,原来是塔,经工人改造,现为阁。还有许多许多……。

  • 在这个国庆节我们放了七天假,爸爸妈妈就带我去北京游玩。到了北京我看见了故宫博物院、水立方、鸟巢最基本的是看了颐和园。在颐和园里有一条很长很长的长廊,总长有728米。还有,好像是佛香阁,据说佛香阁是颐和园的主体建筑,原来是塔,经工人改造,现为阁。还有许多许多……

  • 走完万长廊,你会看见一个巨大的人工湖--昆明湖。湖边是万寿山,万寿山上有个佛香阁,佛香阁是当年慈禧太后拜佛用的。登上万寿山,昆明湖的里的船,就像池塘里的落叶,很小很小。昆明湖是仿西湖而造,它的面积是西湖的两倍。

  • 北京之旅的第三站就是颐和园。颐和园有3个地方一定要去欣赏,它们是十七孔桥、长廊、佛香阁。颐和园中间的大湖泊是仿模两个湖——西湖、昆明湖,十七孔桥就座落在昆明湖上。说起湖,湖面上还有含苞欲放的荷花,真是太美了!长廊与十七孔桥只隔一湖,当然了,佛香阁座落在万寿山上。

  • 中间高耸的万寿山前山景区,建筑最多,也最华丽。整个景区由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就是著名的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等。佛香阁是全园的中心,周围建筑对称分布其间,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派相当宏伟。

  • 沿着昆明湖往里走就走到了佛香阁。我不禁好奇的问妈妈:“妈妈,佛香阁是干什么的?怎么乌烟瘴气的?还是这里就是传说中的‘天宫’?”妈妈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说:“这里当然不是‘天宫’,这里是寺庙。是皇上进香的地方。”“原来是这样,怪不得这里古色古香,烟雾缭绕,仿佛走进了人间仙境一般。”,我若有所思道。

  • 颐和园真的就和课文中写的一样,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进了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长廊一眼望不到头,长廊上的每一幅画都不同,走完长廊,来到了万佛山脚下,抬头一看好高啊,顺着台阶我爬上了万佛山,真的好累,站在佛香阁前的前面往下看,颐和园的景色尽收眼底。

  • 过了十七孔桥来到慈嬉避暑馆--佛香阁,在阁里,感觉如秋天一样凉爽,里面的物品十分豪华。有一个纯金的水壶,上面嵌红色和蓝色的彩钻,在阳光的照耀下放出金色的“灯光”。还有银色的手链,上面有着白色的大珍珠,好看极了。可想而知慈禧的生活是多么奢华。

  • “你看!”妈妈指着昆明湖对我说。我举目远望,原来有些气魄的昆明湖,在这里一看,只不过是一盆清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佛香阁、排云殿,成了盆景了,白塔、玉泉宝塔都成了小工艺品,碧云寺成了小玩意儿。整个北京城,好像是一幅著名的山水画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 我们上了半山亭,朝东一望,真是一片好景。莽莽苍苍的河北大平原就摆在眼前,烟树深处,正藏着我们的北京城。也妙,本来也算有点气魄的昆明湖,看起来只像一盆清水。万寿山、佛香阁,不过是些点缀的盆景。我们都忘了看红叶。红叶就在高头山坡上,满眼都是,半黄半红的,倒还有意思。可惜叶子伤了水,红的又不透。要是红透了,太阳一照,那颜色该有多浓。

  • 穿过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万寿山地处颐和园的中心部位。南临昆明湖。山上建有佛香阁、排云殿等,山上树木葱浓,宫殿金碧辉煌,是宫庭功能、宗教功能、园林功能的集中体现。这里建筑宏伟,风景秀丽,充分展示了皇宫御苑的皇家气派。各位游客不妨亲自登山,既锻炼了身体,又能沿途欣赏好风景。

  • 大家看,我们现在走到了长廊的尽头。我们面前就是万寿山。大家抬头向上看,那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前面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小石头,大家小心。

  • 现在我们登上了万寿山。让我们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往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看那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描写佛香阁的段落300字
  •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占地公顷,其中水面约占3/4。环绕在山湖之间的宫殿、寺庙、园林建筑可概括为三大区域:宫廷区以仁寿殿为中心,朝房重重、肃穆严谨,慈禧晚年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垂帘听政。居住区以玉澜堂、乐寿堂、宜芸馆为主体,庭院深深、回廓曲折,帝后生前在这里起居生活。游览区融山水、建筑、花木为一体,是当时统治者的游憩之处。佛香阁是全园的建筑中心,踞山面水、金碧高耸;昆明湖水阔天空,旖旎动人。浩淼烟波中,神山仙岛鼎足而立;十七孔桥宛若飞虹,跨向绿水之中。一线西堤纵贯南北,六桥婀娜、景色天成;后山后湖、松涛阵阵,买卖宫市、酒旗临风;宫阙巍峨、山水辉映,更以西山、玉泉群峰为借景。其构思之巧妙、建筑之精,集中国园林艺术之大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

  • 北京是文化古都,许多景点都是古色古香,比如天安门、圆明园、故宫、八达岭长城、钟鼓楼、颐和园、天坛……其中颐和园最美丽,颐和园是北京古代的皇家园林,在北京西郊,距城约有十五公里左右,里面有万寿山,高58.59米,海拔103.94米,以三层四重檐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昆明湖是颐和园中的主要湖泊,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左右,面积约为220公倾。十七孔桥横卧湖中,湖中三岛上有各异的古典建筑。在万寿山面麓,面向昆明湖的地方,有一座十里画廊,全长728米,共有273间, 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长廊,廊上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有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 

  •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梦想旅游团的导游员,我姓涂,大家就叫我涂导吧,我们这次要去的旅游景点就是著名的颐和园。首先,由我来为大家简单地讲述一下。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原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和行宫。其前身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年建成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并于1888年改名颐和园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年再次修复。好了,颐和园到了,大家请随我去游览一番吧。看,我们已经来到了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横槛上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走完长廊,我们再来到万寿山脚下,大家请看,那儿就是佛香阁,下面的是排云殿。现在自由活动,下午两点半请准时到这里集合,再见。

  • 1月17日,就在北京人忙着买年货过年时,我们全家却选择游皇家园林—颐和园。爸爸给我介绍说:“颐和园总面积为290公顷,比故宫还要大呢!而且有山、有水、有建筑、有景致、有文化内涵,可说是北京最值得看的景点……”进入园林,但见堂轩阁楼,错落有致,松柏挺拔,湖光山色,遥相呼应,寒冬丝毫掩盖不了它奇丽的风光。湖面结冰划不了龙舟,游客们在冰面上滑起了冰。我禁不住美景的诱惑,用相机锁住了这“人与自然”的美妙合作。不知不觉间我们来到了目前世界上最长的人工长廊,长廊上雕龙画凤,神态各异,美不胜数,廊间不时飘出古乐声,我似乎有一种穿越古代的感觉……看了慈禧太后祝寿的地方,又爬上佛香阁,古时候的楼梯好高啊!真难爬,不过听爸爸说,从高处看颐和园更美,我立刻往上爬,哇!果然不同,这美景让我想起一句话:“风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 在到达北京的第三天,我来到了颐和园。颐和园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它的前身叫清漪园。从西门进去,我们先游览了苏州街,里面的工艺品琳琅满目,做工精致,令人爱不释手。我围到一位老北京爷爷旁边,看他给一位叔叔写了一张条幅,“吉祥如意,和气生财”,字字力透纸背,精神饱满,真希望我的字也能写得像他一样好。从佛香阁下山后,我们走进了昆明湖畔的十里长廊,长廊两边有许多壁画,有出自《三国演义》的,也有出自《红楼梦》的,还有出自《西游记》的,都是名著里的典故。天气实在太热了,我们租来一条电瓶船,畅游在昆明湖中,欣赏着颐和园的无限美景。当我们来到湖的另一边,看到了有名的十七孔桥,桥孔在湖水和阳光的映射下,就象十七道彩虹挂在湖面上,游船来回穿梭,人在画中,画在人中,其乐无穷!难怪慈禧太后将它做为消夏游乐地。

描写佛香阁的段落200字
  •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颐和园最有名的长廊。这条长廊共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看,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缤纷的画,如:花草、人物、风景等,你们相信吗?这几千幅画竟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我们现在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仰望山上,那座闪闪发光的八角形宝塔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宫殿,就是排云殿。请大家在上山时仔细观赏。一小时后咱们在山顶会合。咱们现在就站在万寿山山顶,这里是欣赏颐和园的最佳位置。我们的正前方就是昆明湖,游人常说它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你们是否有同感?

  • 进入北门,穿过一条甬道,就来到了万寿山的脚下。抬头仰望整座山,山上有规格不同的小寺庙。最高处就是佛香阁。万寿山真翠啊,翠得就像一块无暇的碧玉,看着看着,自己仿佛变成了一株小草,种在这翠绿的山前,为大山增添了一份色彩。万寿山真静啊,静得让人情不自禁地闭上眼,聆听它那美妙的音符,“叮叮咚咚、叮叮咚咚”,这是溪流奏出的乐章,“沙沙沙沙、沙沙沙沙”,这是树叶拉出的音符。万寿山真美啊,美得就连小花小草都聚集过来了。

  • 颐和园的面积达290公顷(4350亩),其中水面约占3/4。整个园林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山脚下建了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红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着,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 参观完天安门,我们又近观了颐和园。听导游讲:“颐和园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它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其中的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诸园中最大的湖泊,而万寿山频临昆明湖,湖山相应,构成一个极其动人的自然环境。如果登上万寿山,站在它上面的佛香阁后,再向下望去,颐和园的景色就会大半尽收眼底。”我听后真想下车去看个究竟,但时间紧迫,我更想先去鸟巢看一看。

  • 再说银豆飞啊飞啊来到一片山水间,青山绿水之间,一条条长廊,一座座亭台楼阁交相辉映,再加上蓝天白云的衬托显得分外美丽!银豆惊呆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想起自己的使命,便急忙打听这儿的资料。它从一只小蝴蝶的口中得知:这里是颐和园。它位于北京市西郊,原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分为宫廷区,万寿山和昆明湖三大部分。园内拥有亭台楼阁三千余间,其中佛香阁,长廊,石坊,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北京市园林的代表性建筑。银豆翻翻草,在花丛里找,还请了鱼儿在昆明湖里找了找,但还是一无所获。

描写佛香阁的段落100字
  • 颐和园主要有二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昆明湖,另一部分是万寿山,占地面积为二百九十三公顷。在颐和园中,我最喜欢的还是长七百二十八米的长廊了。那一副副精美绝伦、栩栩如生的画,画在长廊的顶梁上,没有一副是重复的。那万寿山脚下的佛香阁是用金色的琉璃瓦铺成的,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了金色的光芒。

  • 好,我们现在要登上万寿山,我们让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有葱郁的树丛,还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大家看我指的前方,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快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没有一点儿痕迹。我们往东看,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 “你看!”妈妈指着昆明湖对我说。我举目远望,原来有些气魄的昆明湖,在这里一看,只不过是一盆清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佛香阁、排云殿,成了盆景了,白塔、玉泉宝塔都成了小工艺品,碧云寺成了小玩意儿。整个北京城,好像是一幅著名的山水画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 我们沿着长廊往前走,我们就来到万寿山脚下;大家抬头看一看,看见了那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物耸立在半山腰了吗?大家知道它是什么吗?它是佛香阁,下面哪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是什么呢?大家不知道吧!那就是排云殿。

  • 带着它回来以后,每每看见这把扇子,总是会回忆起颐和园的点点滴滴。我仿佛看见了金碧辉煌的佛香阁立于山腰,看见了碧绿的大明湖似一块翡翠一般,看见了远处的那一座石桥——十七孔桥,看见了那一排排的宫殿——排云殿……一一浮现在了我的眼前,让我思绪万千。我常常轻轻地抚摸着它,它里面饱含了我对颐和园的深情思念和恋恋不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