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法国的段落
描写法国的精彩片段
  • 法国

    描写法国的段落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参观了11个馆 :分别是泰国馆,摩洛哥王国馆,尼泊尔馆,法国馆,澳大利亚馆,越南馆,缅甸馆,菲律宾馆,中国国家馆,中国国家省区联合馆,世博地球馆。印象最深的是摩洛哥王国馆,一楼大厅金碧辉煌,中央还有一个发出淡紫色光的小喷泉,大厅四周都种着椰树,里面还展示了各种用丝绸和纱做的王室服装和用金银珠宝做的家具。摩洛哥王国馆一共有三层楼,就在顶层,挂着一个大大的王宫里的华丽金灯。最好玩的馆是泰国馆,里面有精彩的泰国民族舞蹈的演出,还有好看的4D电影,看到鱼跳水的镜头下面就喷出水来,把我的衣服都打湿了,看到花时,就能闻到沁人心脾的香味。既好看又好玩的馆是法国馆,法国馆的一楼雾气弥漫,在雾气中可以看到好看的音乐喷泉,听到具有法国特色的法文歌,喷泉就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舞。法国馆二楼的建筑很梦幻,四面八方都是4D图片,里面还能闻到法式点心的香味,让人情不自禁流口水,里面还有机器人、雪铁龙汽车展、各种各样的科幻法国旅游景点的背景、法国香水展示等等,让人流连忘返。

    到上海看世博》的优美段落摘抄
描写法国的段落
  • 《双城记》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早在创作《双城记》之前很久,狄更斯就对法国大革命极为关注,反复研读英国历史学家卡莱尔的《法国革命史》和其他学者的有关著作。他对法国大革命的浓厚兴趣发端于对当时英国潜伏着的严重的社会危机的担忧。1854年底,他说:“我相信,不满情绪像这样冒烟比火烧起来还要坏得多,这特别像法国在第一次革命爆发前的公众心理,这就有危险,由于千百种原因——如收成不好、贵族阶级的专横与无能把已经紧张的局面最后一次加紧、海外战争的失利、国内偶发事件等等——变成那次从未见过的一场可怕的大火。”可见,《双城记》这部历史小说的创作动机在于借古讽今,以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经验为借鉴,给英国统治阶级敲响警钟;同时,通过对革命恐怖的极端描写,也对心怀愤懑、希图以暴力对抗暴政的人民群众提出警告,幻想为社会矛盾日益加深的英国现状寻找一条出路。

  • 再来说第二类人。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他的画,尤其是他的马,在全世界都很有名。徐悲鸿年轻的时候曾在法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习绘画。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在外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常受到外国人的轻视和侮辱。就在徐悲鸿考进巴黎立高等美术学院时,有一位富有的外国学生嘲笑他说:“你们中国人愚昧无知,生来就是当亡国奴的料。即使是把你们送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什么大器。”徐悲鸿听了这话,非常气愤。他用炯炯的目光狠狠地盯着这位外国学生,毫不示弱地说:“先生,你不是说我们中国人不行吗?那好,现在我代表中国,你代表法国,我们比试比试,等到学期结束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才!”从此以后,徐悲鸿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绘画,为国争光!一年以后,徐悲鸿的画受到了法国有名的艺术家拉蒙先生的好评。在立高等美术学院的几次比赛或考试中,都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不久,徐悲鸿又在巴黎展出了自己的油画,轰动了整个法国的美术界。就连曾经嘲笑过他的那个外国学生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 我们不能忘记——1860年10月6日英法侵略军闯入举世瞩目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在那一天他们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国内之珍物。”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仑三世),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明明说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但是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那些强盗们为了摄取财宝,从四面八方涌进圆明园纵情肆意,予取予夺,手忙脚乱,纷纭万状。他们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不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蓝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这些可都是无价之宝呀!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通通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全部敲碎。多么残忍的手段啊!

  • 午饭后,我们几经转弯,来到伦敦着名的鸽子广场。在这里,鸽子自由自在地飞翔,有时幻化成白色的漩涡,有时又如滑翔机一般掠过地面,极快地把行人刚刚扔下的食物叼走。“咦,那是谁?”我们团的一位男生指着广场中间的一个黑色的人物雕塑说道。“这个吗?”导游立即现身,说道,“这是英国着名海军将领纳尔逊。1804年,法国迫使西班牙一同渡海进攻英国,英国海军上将纳尔逊指挥的英国舰队与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在西班牙的特拉法尔加港海面上遭遇。英国舰队以少胜多,使法、西舰队在这场海战中惨败。但不幸的是,当海战胜利结束时,纳尔逊上将因法国炮舰‘恐怖号’桅杆上的狙击手自左臂射入胸腔内的子弹而牺牲。为了纪念这位为大英帝国立下不朽功勋的海军上将,人们在广场中心,竖立圆柱形纪念碑和纳尔逊全身铜像。”“原来如此,”那位同学感叹道。与此同时,我们也对英勇抵御外敌的纳尔逊将军和英国人民油然升起了一股敬意。

  • 世上熙熙攘攘,都是为了利益二字;成本极小,获益至大,首推诈骗;小到几张钞票,再到财、色齐飞,大到银行飞地,皆可入其彀中。外国的诈骗也不少,最近,读了法国现代作家德尼奥(Jean-FranoisDeni-au)的《英雄不露相》(Unhérotresdiscret,法国OlivierOrban出版社1997年袖珍版)。作家不见经传,中国也好像没有翻译过他什么作品;一口气读下来,竟觉得许多人和事似曾相识,不禁浮想联翩。同类故事在世界文学并不少见,如俄国果戈里的《钦差大臣》,如德国汤玛斯·曼的《骗子克鲁尔的自白》等等,这本小说却叫人内心震撼。 故事讲的是1944年冬到1945年春,二战中快要解放时的巴黎,一名叫做阿尔贝·德乌瑟的人忽发大奇想。他厌倦了自己卑微的生存状态,决心赌一把;他要自己“发明”一篇新的生活,从而登上荣誉和财富的宝座。靠他那故弄玄虚、灵机应变、谨言慎行的阴鸷之功,外加形势的混乱,人事的混杂,人心的浑浊,风气的污浊,阿尔贝

  • 《最终一战》:最后的一战开始了,虽然在法国的足球名将罗纳尔多已退役,但是法国队的队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实力仍然不减,法国队先由4号前锋发球发球,法国队的配合可真不懒,几经波折,就轻松把球送入了我们的球门,大家亲眼目睹了法国的实力,不由大惊,队里有些队员沮丧了,大家觉的法国进我们球门竟然这么快,开场还没到10分钟,就进了一球,那还有什么好打的。大家显然有些忘记了自己的宣言。这是我们教练来了一个技术暂停,教练意味深长的对我们说:“我知道发过很厉害,但是我们也不能放弃,为了祖国,为了万万亿亿的同胞们,这场比赛我们也得拼全力打下去,教练的一番发震撼了我们,再加上了全场观众的高声呐喊、鼓励。我们明白了。

  • 所谓“梦想”就是我们的心中暂时还没有实现的美好追求。这两天我们在学校学习了法国作家都德写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读完这篇文章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法国人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其中作者塑造的小弗朗士让我感触很深。从小弗朗士开始厌学贪玩,认为普鲁士士兵的操练比法语分词用法有趣,到慢慢对自己不好好学习的这些行为感到懊悔,对普鲁士士兵野蛮粗暴的侵略感到不满,我就能体会到当时法国人民的悲愤和哀伤。可是普鲁士士兵的收操的号声带走了他们的渴望,他们反抗不了普鲁士对他们的经济侵略、战争侵略和政治侵略,但是我认为他们的心中都蕴着他们的法国梦——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语言,自己的国家。我认为,即使他们的兵力再削弱,只要他们的心不败,国就不会败,总有一天,他们的心会带着他们战胜侵略者!

  • “为了让你彻底了解我,我得把一切从头说起。我出生在亚历山大城,父母都是基督教徒。我的父亲是法国一个古老望族的小儿子,担任过法国驻亚历山大的领事。我从十岁起就住在法国,由舅舅抚养成人。后来革命爆发了。又过了几年,我随舅舅离开了祖国,漂洋过海,想到我父母那里落脚谋生,因为舅舅在他祖先的那片国土上再也不能安稳地生活了。愤怒的法国暴民剥夺了我们生活中的平静和安宁,我们希望在父母亲的家中重新找回它们。可是,天哪!我发现父亲家里的种种情况,也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动荡年代的暴风骤雨虽然没有波及这儿,可是不幸却在全家人的内心里投下了巨大的阴影。”

  • 右岸的中心是刚果方场。这方场很宽阔,四通八达,周围都是名胜。中间巍巍地矗立着埃及拉米塞司第二的纪功碑。碑是方锥形,高七十六英尺,上面刻着象形文字。一八三六年移到这里,转眼就是一百年了。左右各有一座铜喷水,大得很。水池边环列着些铜雕像,代表着法国各大城。其中有一座代表司太司堡。自从一八七零年那地方割归德国以后,法国人每年七月十四国庆日总在像上放些花圈和大草叶,终年地搁着让人惊醒。直到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和约告成,司太司堡重归法国,这才停止。纪功碑与喷水每星期六晚用弧光灯照耀。那碑像从幽暗中颖脱而出;那水像山上崩腾下来的雪。这场子原是法国革命时候断头台的旧址。在“恐怖时代”,路易十六与王后,还有各党各派的人轮班在这儿低头受戮。但现在一点痕迹也没有了。

  • 提起欧洲的战争史,首当其冲的便是那18世纪末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以黑压压的人群和硝烟弥漫为背景的《攻占巴士底狱》迄今仍在脑海中记忆尤新。作为这座“法国专制王朝象征”的主人,被称为法国有史以来最为奢华与萎靡的路易十六皇帝被起义的人群送上了断头台。而他的妻子,导致王朝解体的罪魁祸首玛丽·安托瓦内特也不得不面临以死谢罪的下场,历史铭记的一幕就这样在冥冥中被注定了:异常平静的玛丽在快要到达行刑台的时候,不小心踩到了执行官的脚:“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请您务必原谅我。”谁能想到,这竟是昔日奥地利公主留给人间的最后遗言,她用迟到的歉意保住了皇家仅有的尊严。

  • 国际艺术品拍卖巨头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3日至25日在法国巴黎大皇宫举办“伊夫圣罗兰与皮埃尔贝杰珍藏”专场拍卖,拍品中包括1860年英法联军自圆明园掠走、流失海外辗多年的鼠首和兔首铜像,两件拍品拍卖估价均为800万至1000万欧元,总价高达人民币2亿元。夏门民间收藏家蔡铭超以3149万欧元一举中标,事后声称,他不能付款。网上有人指责法国佳士得公司此次拍卖兽首铜像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合法的,这是相当专业的问题,我没有能力评说。网上有人说,蔡铭超有爱国之心,却没有爱国之力,也有人说,蔡铭超是个无赖,不讲信用,丢中国人的脸;还有人说,这是蔡铭超与某些人在一起炒作,别有用心。是非曲直一时难以明断,我也不好评说。我只想说:“兽首拍卖,应唤醒国人什么?”

  • 老人狞笑,笑我终于蜕变成一头驴,一头机械麻木的驴。吃草,睡觉,然后一圈一圈地磨,磨,磨?就在所有的事情都为一个目标服务时,所有的事情也都变质了。可曾想过,当喝茶不再只是喝茶,当散步而不只是散步,这时候,龙井的味道变了,空气也凝结了。我想问一句,当法国的享乐主义传入中国,亲爱的朋友,你受到震撼了吗?法国人说,阅读是一种乐趣,他们站在公交车上看书,他们享受这样的过程,是的,这就是他们的浪漫情怀,他们注重的是如何enjoy yourself。但是,母亲啊中国,你给我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格——阅读是为了高考。如果你看见一个中国学生坐在公交车上啃书,恐怕你要发出一声叹息吧!

  • 国际艺术品拍卖巨头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3日至25日在法国巴黎大皇宫举办“伊夫圣罗兰与皮埃尔贝杰珍藏”专场拍卖,拍品中包括1860年英法联军自圆明园掠走、流失海外辗转多年的鼠首和兔首铜像,两件拍品拍卖估价均为800万至1000万欧元,总价高达人民币2亿元。夏门民间收藏家蔡铭超以3149万欧元一举中标,事后声称,他不能付款。网上有人指责法国佳士得公司此次拍卖兽首铜像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合法的,这是相当专业的问题,我没有能力评说。网上有人说,蔡铭超有爱国之心,却没有爱国之力,也有人说,蔡铭超是个无赖,不讲信用,丢中国人的脸;还有人说,这是蔡铭超与某些人在一起炒作,别有用心。是非曲直一时难以明断,我也不好评说。我只想说:“兽首拍卖,应唤醒国人什么?”

  • 我们再看看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据美国历史学家统计,仅从1861年到1866年,伦敦就进行了大约15次圆明园物品的拍卖。据我们估计,散落在世界上47个国家200多个博物馆中的中国古代文物,至少有100万件,大量的圆明园文物分散在欧洲的各大博物馆里,特别是大英博物馆和法国国家图书馆,还有很多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收藏者手中。中国正不惜代价地收回她散失的遗产。2000年春天,中国一家集团公司就以345万欧元的价格拍下了原属圆明园的生肖动物头像。他们还声明要收回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册页;它被杜潘上校带到巴黎拍卖,现存法国国家图书馆。

  • 拿破仑一世战争失败后,欧洲各国于1814召开维也纳会议,并建立由39个主权邦组成的松散联盟-德意志邦联。对欧洲协调政治不满在一定程度上促成自由主义运动,但随后遭奥地利政治家克莱门斯·梅特涅所镇压。于1834年成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则促成日耳曼邦国的经济整合。受法国大革命影响,民族主义及自由主义逐渐受德意志人支持,尤其是年轻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建立一个具备中央集权政府的民族国家。受1848年欧洲革命和法国建立共和国影响,德意志知识份子和平民也发动了革命,国民议会决议由普鲁士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担任德意志帝国皇帝,但威廉四世认为其权力将受限而拒绝,使革命运动暂时遭遇挫败。

  • 看着展厅里面的外国侵略史,真的感觉好生气愤,那无能的皇帝,腐朽的制度,也许历史真的已经过去,就像文化大革命,留给我们后人的是警示,是对错误的正确认识,: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那就是这座名园。这是法国雨果的话,仿佛然我们看那么美的画面。看到圆明园那悲惨的结局,我更理解了“落后就要挨打”,知道了“闭关锁国”的后果只要能多多向外学习、交流,就会更加繁荣富强,不会为他人所欺。

  •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汲取了欧式园林的精华,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并且还珍藏了无数各式各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而在一夜之间,这个奇迹便荡然无存,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这样抨击侵略者的恶行: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他们高高兴兴的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他们共同“分享”了圆明园这座东方的宝库,还认为自己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

  • 从书上不难读出,拿破仑小的时候独立性就很强了。9岁那年,为了生计他跟随家人离开母亲从故乡出发前往法国。但是少年时代的拿破仑人生没有波澜起伏,直到军校的生活开始改变他的人生。家庭的清贫使得他过早的成熟,刚刚进入军校的他深知:如果离开了自己的努力他在这个世界上将一无所有。当时他的成熟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年龄。在军校时,他相信他的意志力注定会使他成功。为了毫不怀疑的取得成功,他充分利用军校提供的一切条件,无论多么谦卑也在所不惜。我为他这种卧薪尝胆的胆量而叹服。诚然,每个人都希望出人头地,但是又有谁能像拿破仑一样为了眼里的唯一目标登上帝位而不懈的奋斗再奋斗呢?

  • 因经叛徒出卖,每个夜晚都有死神的阴影笼罩着。那可怕的皮鞋声,远远传来……李秀英面前忽然出现一个日兵,日兵见了李秀英,只量傻傻地笑,过后直扑她。对她实行了禽兽不如的越轨行为。李秀英顺势拔下他的腰刀,无意识的将刀砍在日兵的鸭脖子上。又是那“嗒嗒——”的声音。随后出现了两个日兵,面对如此紧张的局势,一个软弱的女人能占到好处吗?她以第一个日兵作挡箭牌,来来回回,他已被自己人送西了。日本兵还缠纠不清,李秀英最终因日兵的那一击——一刀直捅肚子的新生,从此这个生命便消失了。但她以惊人的毅力活了下来。为她救活的法国医生曾叹道:“她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勇敢的女人!”

  • 英国侵略者于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后,又要求增开租界和派使节入京,得不到满足便于1857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拿破仑三世执政的法国为分赃也派兵入伙。1860年9月,于天津登陆的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城下,咸丰皇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留下几万守兵龟缩在城墙内(即如今二环路以内的范围),郊外任由侵略军劫掠。10月6日,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少量拿着刀矛的清兵一战即败,护园大臣只好投水自杀。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园林,眼花缭乱的侵略军马上开始了疯狂的劫掠。接着,联军司令部下达了可以“自由抢劫”的通知,1万多名英法官兵于是你来我往,争相入园,个个满载而归。为了毁灭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描写法国的段落400字
  • 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写于1861年11月25日就英法联军在中国的暴行致巴特莱上尉的信,是世界上被引用最多的最着名的关于圆明园惨遭劫掠的文字:“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圆明园是规模巨大的幻想的原型,如果幻想也可以有原型的话。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为了建造圆明园,人们经历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那么这座像城池一般规模巨大,经过几世纪营造的园林究竟是为谁而建的呢?为人类。因为时光的流逝会使一切都属于全人类所有。......这一奇迹现已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我渴望有一日法兰西能摆脱重负,清洗罪恶,将会把这些赃物交还给被劫夺的中国!”

  •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可是在英法联军强盗、野兽般的洗劫后,园中的风景名胜、奇珍异宝和文化艺术藏品都所剩无几,只留下几根残柱孤独地立在冷冷的寒风中。中国人民一百五十一年的心血,历经了多少个世世代代的文化结晶就这样在英法联军的魔爪下毁于一旦,给我们的祖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野蛮的英法联军,是你们在1860年烧毁了我们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你们掠走了我们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你们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我还知道在你们野蛮的国度里有这么一对世界罪人,那就是额尔金父子,他们不但烧毁了圆明园,而且之前还烧毁了希腊的巴特神农庙。法国着名的作家雨果曾给你们写过一封信,信中有一句这样的话:“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的名字叫作圆明园。”如今,你们已把这个世界奇迹用以无比野蛮的方式销毁掉了,难道你们还不觉得可耻吗?你们终究会成为世界历史的罪人。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我了解到圆明园见证了中国历代的辉煌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 圆明园毁灭了!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民痛心,连国外的人都痛心了,法国文学家雨果是这样描绘圆明园的,他说:“在东方有一个神奇的世界,这个世界就叫作圆明园。几乎是神奇的人民运用想像能力创造的一切,在这里都得到了体现。你只管去想像那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如同月宫仙境一样的建筑。你尽管去想像这座建筑是精雕细刻出来的,全是用洋漆漆过的,上了珐琅的,镀金的,用最珍贵的宝物装饰起来的。四周全是花园,到处都有喷水的水池、天鹅、孔雀。艺术家,诗人,哲学家,个个都知道这座皇宫。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帕德嫩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大剧场,巴黎有圣母院,中国有圆明园。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艺术杰作,是亚洲文明的一个剪影。”当有人问他对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有何看法时,雨果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抢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洗劫的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一个把口袋装满,一个把箱子装满,然后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 记得影片中马格尔尼勋爵的一段话:“大清帝国好比一只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没有沉没,完全是因为它的重量与面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管理的话,它就会沉入大海。”而最后的事实也证明了这句话。1860年,英法两国狼狈为奸,一举入侵圆明园,虽说我们人多势众,但始终敌不过洋鬼子的铁枪炮火。没有先进武器的我们,只好眼睁睁的看着中华建筑的瑰宝被侵略者毁于一旦。歹毒的侵略者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后,为毁灭证据,就下令将圆明园烧毁。大伙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似乎在疼苦的呻吟:“救命啊,我要被烧焦了”,我突然感到极为心痛,极为气愤。为圆明园的毁灭而愤愤不平。我在想他们这些侵略者怎么舍得在这仙境般的园林里做出如此残忍的事,凡是能拿走的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放火烧,大火连烧三天,我国这一艺术瑰宝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圆明园的毁灭是世界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他不仅是建筑史上的一大损失,也是世界园林史上的一大损失。记得法国着名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曾说过:圆明园劫难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

  • 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写于1861年11月25日就英法联军在中国的暴行致巴特莱上尉的信,是世界上被引用最多的最著名的关于圆明园惨遭劫掠的文字:“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圆明园是规模巨大的幻想的原型,如果幻想也可以有原型的话。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为了建造圆明园,人们经历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那么这座像城池一般规模巨大,经过几世纪营造的园林究竟是为谁而建的呢?为人类。因为时光的流逝会使一切都属于全人类所有。……这一奇迹现已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我渴望有一日法兰西能摆脱重负,清洗罪恶,将会把这些赃物交还给被劫夺的中国!”

描写法国的段落300字
  • 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着名的科幻小说家,他一生共写了104部科幻小说。但是,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星期五》曾经接连被15家出版社退稿。他失望极了,打算将书稿付之一炬。他的妻子及时阻止了他,给了他很多鼓励。于是,他又走进第16家出版社。出版社老板阅读后,当即表示同意出版,并与他签订了一个为期20年的写作出版合同。正是以此为起点,儒勒?凡尔纳接连写出了如《环绕地球八十天》等多部蜚声中外的科幻小说佳作。有时,生活中的失败和否定会接二连三地到来,也许每个人都会产生对自己的怀疑,但是最终获得成功的人只是多坚持了一下,再尝试了一次,结果他们征服了命运。因此,在我们心灰意冷,想要放弃时,不妨对自己说:再试一次。

  • 作文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把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相得益彰的做法,应该说是十分可取的。法国的语文老师还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把口头作文提到首要地位。他们指出,语言是交际工具,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个工具,教者应该特别注意交际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书面表达是建立在口头表达的基础之上的,要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首先应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人们为了某种交际需要才说话和写作的,完美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自然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作为教者,怎能不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去为学生营造各种客观需要,促进学生的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呢?因此,他们进行了多种训练,把口头作文提到了重要地位。其他诸如德国由忽视说话训练到重视说话训练。新加坡强调说写结合,以说带写等等。虽然没有明

  • 法国的艺术家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日本赛马春丽的故事就是一种被人们发现的美。它没有辉煌的成绩,没有动人故事,恰恰相反,在它的赛场生涯中,它从来没有赢过一场比赛。在它连败88场时,高知县报纸对它作了专门介绍,由此一举成名。人们纷纷捐赠物品和食物为明知不能获胜的春丽祈祷,但并没有为人民带来意外。2004年,创下113场连败记录的春丽已届暮年按照日本赛马届的规矩,一匹从来没有获得过冠军的赛马,退出赛场后将被屠宰。但在日本公众的要求下,春丽得以存活。在日本公众看来,一匹从来没有赢过的马,每次出场却都精神抖擞,尽全力奔跑,从不灰心懈怠,正是这一点,让人感动。

  • 今天他好像又看见她了,就跟他头一次在巴黎的枫丹白露宫中见到她时一样,当时他仅有十五岁,而她更年轻。他俩就是在那个时候正式订婚,出席仪式的有罗马教皇的使节还有法国国王和全体朝臣,那之后他就带着一小束金黄头发返回到西班牙王宫中去了。自打踏上自己的马车那时起,他就一直想着两片孩子气的嘴唇弯下来吻他手的情景。接下来的婚礼是在蒲尔哥斯匆匆举行的,那是两国边境的一座小城市。进入马德里的公开庆典是盛大的,照惯例在拉.阿托卡大教堂里举行了一次大弥撒,并且还搞了一次比平日更庄严的判处异教徒火刑的仪式。将近三百名异教徒,其中不少是英国人,被交与刽子手去烧死在火刑柱上。

  • 这并不奇怪,因为许多人的心智还不能包容动物的利益。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对动物的偏见曾经影响了几代人。他认为动物不会思考因而不会感到痛苦。不过,伟大的伦理学家边沁认为,笛卡尔的错误在于把会思考和会感觉苦乐混为一谈了。边沁说,“问题不在于动物是否能思索,是否能说话,而在于它们是否能感到苦乐”。边沁坚持把人道主义关怀运用到动物身上,他坚决认为,皮肤的颜色不是一个人遭受暴君任意折磨的理由;同样,“腿的数量、皮肤上的绒毛或脊骨终点的位置,也不是使有感觉能力的存在物遭受同样折磨的理由”。因而,在判断人的行为善恶时,必须把动物的苦乐也考虑进去。

描写法国的段落200字
  • 由荷兰首先开创的一些现代商业制度,比如股票交易所、银行,在英国的手里发扬光大。英国通过海战夺取了海上霸权,但真正使其获得世界霸主地位的,却是由首先在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飞跃,及其建立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而美国,则在二十世纪早期,代替英国,成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制定者和完善者。早期由英国开创的自由经济模式,在经历了几个世纪之后,带来了重重矛盾,而美国,受苏联模式的启发,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重新确保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法国则大多是借鉴英美的经济体制,没什么特别可言。

  • 他认为中国人是特别讲礼貌的人。真正的礼貌的本质是考虑别人的感受。中国人有礼貌,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生活,他们知道自己的感受,因而也容易考虑别人的感受。中国人的礼貌,虽然没有日本人的礼貌那样周全,却让人舒服,因为它是,正如法国人完美表达的那样,是心灵的礼貌。相反,日本人的礼貌虽然周全,却不那么让人舒服,它可以说是一种排练过的礼貌——类似于戏剧作品中用心学习的礼貌。这与直接来自心灵的、自发的礼貌不同。事实上,日本的礼貌好像没有芳香的花朵,而真正礼貌的中国人的礼貌有一种芳香,来自心灵的名贵油膏的香味。

  • 自2004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体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刘翔,他取得了2002年亚运会金牌,并在瑞士洛桑举行的世界A级大奖赛上刷新了保持了2104年之久的世界青年纪录,并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9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获得第3名,实现了中国男选手在该项赛事中108年来奖牌0的突破;2006年7月12日,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刘翔以12秒88勇夺冠军,终于打破了沉睡1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

  •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这样说过: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这一奇迹已经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评分赃物,然后他们手挽着收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格兰……雨果直截了当地揭露了英法联军丑陋的嘴脸与无耻的行径。

  • "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揭开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全面抗日民族战争。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在欧洲战场,德国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采用闪击战,侵占了许多欧洲国家。法国战败投降。英国依靠海峡作屏障,坚持抵抗。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战争,并占领了印度支那。但遭到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

描写法国的段落100字
  • 今天,又读完了1992年9月版的法国作家福楼拜著,许渊冲教授译的小说《包法利夫人》。我记住了这样一些人:包法利夫人(艾玛),包法利先生(夏尔),布匹商人勒和,药剂师奥默先生,包法利夫人的两个情人(罗多夫,莱昂),瞎子,荣镇的人。这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这是一个家庭的悲剧,同时不也是无数社会悲剧的一个缩影吗?

  • “是的,但是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先随大小姐到急救室,后来大小姐被送去手术室,他们不让我进去,叫我在外面等候,我和一位女警在外面等。也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候,医生出来,他要见大小姐的亲人,我告诉他,二小姐在法国,他进去,一会儿出来,说大小姐流血过多死了,我马上在医院打电话给你。”

  • 在历史上出现不少预言家,并着作不少预言书籍,其中著名的法国诺查丹玛斯的《诸世纪》曾经轰动一时,极受人们的重视,过去不少人都说书中所说的预言,在历史上一一应验,并且预言九九年是世界末日,当然没有被他不幸言中,於是坊间所有预言书的重视程度,立即下降。

  • 在随后不久,曼特尔先生又在发现化石的地点附近找到了许多这样的牙齿化石以及相关的骨骼化石。为了弄清这些化石到底属于什么动物,曼特尔先生把这些化石带给了法国博物学家居维叶,请这位当时在全世界都是最有名的学者给予鉴定。

  •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法、美等西方国家便以修约为名,企图压迫清政府给其新的侵略权益。1853年5月,英国首先向中国提出要求修改已订的《南京条约》的有关条款,美国和法国也接踵而来,均遭到清政府的拒绝。英、美、法等殖民主义者掀起的“修约”交涉未能得逞,就恼羞成怒,决定用发动新的侵华战争来实现其无理要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