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雕栏的段落
飞龙山去过几次,从直挂云天的阶梯上。阶梯玉砌雕栏,雕栏上双龙起舞、龙凤呈祥、花鸟虫鱼、名胜风景、及十二生肖。一路拾阶而上,边走边欣赏,如入技艺长廊,爬来也不觉得吃力。阶梯末一牌楼高耸,五彩琉璃、飞檐斗拱、画栋雕梁,显得富丽堂皇。山上有一处阎锡山河防遗址,小广场、宾馆、健身器材若干;公路盘旋曲折,作飘带状;树木郁郁葱葱,物种不可数。登上这样的飞龙山,居高临下,耳旁惠风和畅,顿觉神清气爽,虽则未能把酒,不过凭虚御风,如超凡脱俗。
《登飞龙山》的优美段落摘抄
描写雕栏的段落
描写雕栏的段落
飞龙山去过几次,从直挂云天的阶梯上。阶梯玉砌雕栏,雕栏上双龙起舞、龙凤呈祥、花鸟虫鱼、名胜风景、及十二生肖。一路拾阶而上,边走边欣赏,如入技艺长廊,爬来也不觉得吃力。阶梯末一牌楼高耸,五彩琉璃、飞檐斗拱、画栋雕梁,显得富丽堂皇。山上有一处阎锡山河防遗址,小广场、宾馆、健身器材若干;公路盘旋曲折,作飘带状;树木郁郁葱葱,物种不可数。登上这样的飞龙山,居高临下,耳旁惠风和畅,顿觉神清气爽,虽则未能把酒,不过凭虚御风,如超凡脱俗。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你在七夕诞生,却也在七夕流逝!“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你,李煜!我体会着你的愁,也亲眼见证了你在词中留下的雕栏玉砌……你给我演绎了历史上最凄美的故事,而我却只能看着你慢慢消逝在我眼前,徒留那一个不灭的背影和那一滴穿越千年的泪光。我欲诉无言,只能为你默默泪流……
是李煜《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恨,月光是那么清明,往事逍遥,朱颜已改,却只剩下物是人非,只剩下国土更姓,江山变色,只剩下心中的愁恨,一切却皆为沧海桑田。闭上眼沉思,是否也会成为悲伤秋月,独自愁恨的人,是否也会雕栏玉砌犹在,朱颜早已更改,是否也会往事不堪回首。抬头问月,却只有,淡淡忧愁的皎皎月光照彻人间。
走过三大建筑_娥英祠“泺源堂”“吕祖庙”,绕过满井泉。往东一拐。来到了名泉区——卧牛,皇华,柳絮,金线。先说卧牛泉,池长约4米,宽约3米,深约1。5米,池壁石砌,四周饰石雕栏杆。卧牛旁是皇华泉,亦名木鱼泉池呈长方形,长6,3米。宽4,1米,深2米,水自池底沙中涌出,澄澈清莹。接下来是柳絮泉。长3,5米,宽2,3米,池壁用大理石砌成,四周饰汗白玉雕栏杆。泉水银光闪闪,泉花串串,因”泉沫纷繁,如柳絮飞舞“故名,最后要说说金线泉。看似无奇,但阳光一照,池中映出五彩闪光的细线。因此得名。
斑驳的老墙上承载的流年故事,静默的河水中淌过的风尘愁怨,如一首古老的诗歌在十里珠帘的河畔吟诵着。立于文德桥上,凝望两岸风光。一首“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的诗句绕过耳畔,那鼎盛的繁华便涌入了眼帘。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浆声灯影构成了一幕如梦如幻的景色。而沿河两岸云集的商贾,荟萃的文人,聚居的名门望族,将十里秦淮的风光写入了史册的辉煌。如今,雕栏依旧,彩灯如昼,只是久不闻琵琶的铮铮,琴声的袅袅,更不见那纱衣的女子隔船抛过来的燕语,夜幕中绕河的婉转歌声。
高一的生活,像是漂流在漓江上的竹筏,悠闲自在,可以在上面尽情地嬉戏玩耍,四周风景如画,画图高挂;高二是一只游艇,加大了油码来不及欣赏已经驶达彼岸;高三,它像一艘战舰,还没来得及抛锚就开始起航。高一的生活灯红酒绿雕栏玉砌,我们如同帝王一般随心所欲,花月春风;高二则像河边的小木屋,伏雅神仙又韶光易逝,匆匆认识的人互相祝福不问彼此姓名,不留下牵挂的理由。高三,它像一个牢笼,外面的阳光灿烂万物生辉,里面却是漆黑一团迷雾重重。
美好的时光最容易消逝,你得到幸福要用失去自由为代价。在一个个黑暗的日子里,你虽与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为邻,但他们不能和你谈词说赋,你也无法和他们把酒吟诗。一瞬间,你便失去了一切:不得不离开你那“雕栏玉砌应犹在”的宫殿,不得不走出你那风花雪月的浪漫,不得不承受“多情自古空余恨”的结局,不得不面对四面坚固的冰冷和黑暗。只有“梦里不知身是客”,而梦终会破碎,尽管你浅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流走的恰是你最珍贵的,你的词,你的命。
空气里渐渐飘来袅袅的吴侬软语,古木葱茏的小径尽头原来是苏州评弹栖居的地方。奇怪的是我只闻播放的评弹声却不见有观众,空荡荡的大厅外一穿蓝褂的弹词说唱者正坐在朱漆雕栏上懒散地晃腿,黛瓦下一穿旗袍的女子用无聊的眼睛向我张望,那眼神让人心底发毛。我急忙撤了出来,暗忖他们那爬满寂寞的心事,亦或这是苏州评弹的寂寞?
我去过许多朋友的家,它们有的清新雅致,有的富丽堂皇,却都弥漫着一种别样的味道。每次和朋友毫无时间概念地玩到天色将晚,对方家长就会热情地准备碗筷要我留下吃饭,我赶忙微笑着拒绝,心里却暗自讶异着自己为何如此抵触。后来,在很多次同样的心理活动后,我才渐渐明白这不是我莫名的客套,而是因为这里没有家里那股特别的味道,纵使锦衣玉食,纵使雕栏玉砌,我终究习惯不了。
雨天的宫墙外后主独面冷清的风景,哀叹“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手提着玉露琼浆,猛浇落空的惆怅。昔时的凤楼龙阁,花柳笙歌,何等的香软奢华,而眼下褪色的朱红,寂寞的雕栏玉砌,还有那空照秦淮纤尘不染的皎皎明月,何等的萧条落寞。潺潺的水声,勾起了他的满腔酸楚。国破,山河在,城春,意却冷。一代君主,终落了个深院梧桐,锁清秋离愁。僵硬了的笑容背后,只留得对着窗外的雨,黯然神伤。
家园因为有使我们温暖的人、事、物而美丽。玉砌雕栏,舞榭歌台,辉煌宫殿,终会被雨打风吹去。我们敌不过世事的沧桑变化,但是我们可以将我们经历过的美好的事物在心中收藏,即使是岁月也不会将它们磨去,这就是我们心灵的定居所,我们得家园。正因为有它,我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不会因为感受不到温暖而绝望,有家在,我们更加坚强,更加学会感恩,充满希望。
尝试了买假饮料的痛苦,终于来到了天子山顶峰——天子阁,真正的天子阁早已付之一炬,现在的是在原址上由深圳捐资500万修建而成的。它位于贺龙公园东200米处的台地上,阁高30米,为六层四重檐穿头式仿古建筑。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石雕栏杆,花岗岩地面,梓木门窗,金黄琉璃瓦屋顶。内有茶厅、商店、歌舞厅、字画厅、民俗游乐厅。登阁远眺,三面临渊,远近群峰山峦尽收眼底。
楼阁九曲,忠义堂,静香斋,高雅颂,楼宇玲珑,玲珑剔透,楼堂馆所,装修古朴,古香古色,苏州园林风格,雕梁画栋,雕栏玉砌,雕龙画凤,雕盘绮食,雕梁画柱,斗拱飞甍。茶楼茗香名曲绕梁,养性修身之所。八号楼宇,四合院落,出门一步一景一楼阁,登斯百味华堂楼阁,似入人间仙境,开元生肖宴华堂,百味香!极目楚天一品贡,蟠龙盛世乐融融,庆团圆,好去处。屏障处:娇菲淡妆貌似花,玉手平托茗品佳。绰步红屏灯火处,疑是仙女入凡家。月亭处:故人芬芳香青龙,怡心意畅四季浓,醉江月,楼鹤同庆谱春秋!醉饮江酒明在月,昭君琵琶姿绝色!醉月亭,蟹黄金鱼碧波中!
雨楼听风,微弱柔肤的细腻迎面而来,任凭岁月的风,打乱了两鬓散落的青丝,倚靠橼柱,弱手与雨丝游走,触及在指尖的雨滴,颤栗着逝水流年里的伤疤,唤醒了所有沉睡在脑海里的记忆,缠绵延续在絮柳里的雨露,化烟成霏,眼化为线,环绕在几处青山的轮廓里,消灭在模糊的雨巷中,记忆在雨中燃烧,伤痕在花开绽放,厢房之内,墨干谁来诀,雕栏玉砌应由在,只是朱颜改,凉亭古道,晚风拂流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盛夏的荷塘,碧波荡漾,沁心清凉,微风拂面,绿萝轻挽。缓缓行走在九曲连环,曲径通幽的石径小路上,雕栏玉砌,兰亭楼阁,犹如走在如梦似幻的水墨江南,心情分外舒爽。此时,池中,莲花次第绽放,袅袅婷婷,玉立风中,暗香盈盈,风情万种。爱极了这莲花盛开的季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剪一朵唐风宋雨的婉约,挽一抹莲韵幽幽,听莲语呢喃,浅吟低唱,将婉转的心事,谱写成最美丽的华章。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多么凄苦绝妙的古诗词呀!李煜,那样一个风华绝代的才子,天资聪颖、颇有才华,只是可惜了,如此一个人才,只是他同李治一样,仁义至尽,不愿介入皇族的政治纷争,长期陶醉于作词与艺术之中。他的词大多是寂寞、悲凉的,可谓:“词也销魂,人也销魂!”只是,他凄苦、孤独的后半生葬送了他一展才华的机会。
然何谓缺憾?缺憾是司马迁纵然身负才名,却惨遭宫刑的屈辱,是岳武穆纵然一世英名,却遭人暗算于“莫须有”罪名之下;缺憾是鱼玄机孤坐咸宜观内,一句“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的嗟叹,是柳如是在秦淮河边,吟罢“可怜明月三五夜,度曲吹箫向碧流”后忠心殉国的悲怆;缺憾是焦仲卿忽闻刘兰芝赴池逐流之后,“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凄惨,是梁山伯积郁成疾身死后,祝英台毅然跃入坟墓,“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的悲戚;缺憾是李易安国破家亡后,“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无奈,是李后主作为亡国之君,吟作“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遗憾。
斜倚雕栏,一袭青丝垂下,额间的一点朱砂,也褪去昔日的光华,甘愿隐于青丝之下。对面的杨柳何时长大?,那迎风翩动的柳枝美得如诗如画。无心欣赏,身而去的一刹那,白色的裙裾便飞舞起来……走后,满院的馨香。仿佛连时间都定格了,夏日的阳光,斜射到波光粼粼的湖面,折射出点点星光。鸟儿也立在树上呆呆的望着那一片美得惊心动魄的桃林,满眼的惊艳。
像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样豪迈的诗是我所爱的,有时候我真恨不得自己并非女儿身。我想像个男子一样,可以在一片天叱咤风云。若我早生个几千年,我想身为大漠女子,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景下纵马奔驰;我也是爱凄婉的诗的,我仿佛能看到李清照立于窗边,低垂脸睑、黯然神伤,持笔写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又仿佛看到陆游在一抔被碾的花瓣前吟道“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有人大放感慨“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也有人痛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当了一个亡国的君主。在牢狱里他凭窗而望,那一轮孤月,好似立一个被遗弃的孤客,立世而伫。有阵凉风吹过,掀起他阵阵回意。不知是本来牢中冰冷,还是本身的绝望,令他勾起了冷意,满目沧桑。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他望着窗,看向那宫廷,昨日还是他的王朝,今昔改朝换代,凄楚的情,涌上心头,令人不堪回首。
秋意,在你的身体周围缭绕。你被软禁在北宋地庭院中,你独自登上西楼,望着那一轮明月,望着家的方向,无言……。昔日的乐声还在你地耳边缭绕,那年的辉煌依然在你眼前来回。只可惜,梦如水晶落地般的破碎了,那雕栏玉砌,早已在赵家地铁蹄下,化为灰飞。也许你已经明白了,你不是一个优秀地皇帝,但是,你是一个优秀地词人,那些委婉的美词,使你成为文学地巨人。你的愁苦,悄悄地提醒着我,不要因为失败而悲观,李白也说过:”天生我才必有用”,不是吗?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衍圣公是孔子嫡系后裔的世袭封号,最初是由北宋宋仁宗赐封的,后一直延续至民国,而孔府便是这些衍圣公们世代居住的府第,现今存的孔府为明代扩建重修,建筑排列有序,历史悠久。整个府第分东,中,西三路布局,中路为九进院落,前为官衙处理事务,后为内宅生活起居。只见青砖灰瓦,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各堂内厅堂轩敞,陈设华丽。过内宅门,前堂楼赫然在目,一幅楹联直入眼眶:“散步雕栏锦箧携来参往训,清冷绣阁鬓花香里证前身。”这里所有建筑以中轴对称排列,主次分明,秩序井然,暗合着孔子中规中矩的思想体系。孔子绝对想象不到,儒家思想能流传千古,自己的后代能住上如此规模的府邸。
风景总是容易凋零的,宛如春残满地,散落天涯。而那些断垣残影也在岁月中被稀释,无迹可觅。且回到十里秦淮,看看这烟花月、杨柳堤漫溯过几度寂灭而归于荒芜。我是沿着万千衣衿青青的文人墨客的船痕与墨迹来到这里的,本希望躲开功课与学业,在这里找到一种古文明的陶醉感,和仙侣们一同枕着船橹的欸乃声,回溯到生命的本质,寻求一种诗意的归依。然而,来到这里,目睹的却是风流文化的倒塌,我也不免心生一种落寞与不甘。而今再也找不到那静谧的烛影摇红,却是遍地的霓虹灯,映得秦淮水光怪陆离。七板子的小桨已被封存,而汩汩的流水声里只有发电机骄躁而又无比粗暴的低吼与之应和。楼台与雕栏,飞甍与窗棂被扭转为高档饭店,充斥着烟与酒的气息。而那些彩衣翩跹、千回百转的红尘女子也已飞入低墙,幻化成冰冷的浮雕。
碧阴阴的秦淮河上浮着一艘艘透着古韵的现代电动画舫;河两岸,那雕栏画栋、绮窗丝障,经历了风风雨雨,在不经意间诉说着那凄婉的故事……秦淮河上的一大特色,便是那千奇百怪、久负盛名的桥了——文德桥、朱雀桥、来燕桥等等。据说,各代君王、高官或贵族,为了达到某个目的,或庆祝一次胜利,建立起架架优雅的拱桥。 夜晚,伴着璀璨的灯光,船行过桥洞,依稀可见桥墩似乎有些斑驳陆离,但依然挺立着。有些单孔桥的内壁,雕刻着一些字呀,画呀,多孔桥则有着三至七个的桥洞。坐船行驶在其中,可真有些魂牵梦绕的感觉呢!难怪朱自清写出了传世佳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唐代诗人杜牧留下了:“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千古名句。
常言道,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希望的顽强生命力在于它的幽深与飘渺,它并不是固定的代名词,它有自身的延续性。昔日的雕栏玉砌,金碧辉煌,在他眼里只是过眼云烟国破家亡的痛苦,使他几欲绝望。一代帝王错过了大好河山,好不失落;而正是这种透彻心扉的痛楚成就了一代词人,空旷的山谷响起了一声悲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无言独上西楼,在月如钩的夜晚,高吟:“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千丝万缕的忧愁恰似“人生长恨水东流”。历史的风尘不知湮没了多少帝王的楼阁轩榭,唯他――南唐后主,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唱遍了忧思,吟遍了愁情,赢得了永恒。
双桂堂是当年秀峰寺的方丈室、堂前这两棵饱经沧桑的桂花树,就目睹了这里许多岁月风情。双桂堂的后面有一口老水井,这井里的水依然甘甜,他也叫“聪明泉”,聪明泉这三个字还是黄庭坚的墨宝。我们沿着聪明泉的小路西行右上后山,就来到了南唐中主李景当年的读书的旧地---李景读书台,台边上的围栏依然是当年中主李景依栏读书的旧物,真可谓雕栏玉砌应尤在,只是朱颜改了。那清代康熙皇帝御赐给秀峰寺的御笔书就《从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所刻的碑,仍还立在读书台的中央。这块御碑有三个绝妙的地方,第一,江淹这首描写香庐峰的诗好,第二,宋代大书家米芾书写的字妙,第三,康熙皇帝亲自临摹的。真是好诗、好书法,好心境啦。
天空像刚刚洗刷过的锻面,蓝盈盈的,又高又远。寂寞的嫦娥姐姐正在月亮上凭着雕栏,遥望故乡。吴刚被罚砍桂树。小玉兔捣药正忙,它看见嫦娥姐姐这么寂寞,便把星星一颗一颗的收集起来,做成了一件星星衣,晚霞,是星星衣上的花朵,而月亮,就是缀在那星星衣上的黄宝石。星星衣做好后,小玉兔便把它给嫦娥姐姐穿上。没多久,王母娘娘发现天上的月亮、星星和晚霞被小玉兔做成了星星衣,非常恼火,一把拉破了星星衣,月亮、星星和晚霞又逐渐恢复到原先的形状。这样的事每个月都在发生着……
初到西塘是在个雨后的下午,小镇还带着雨水的痕迹,却越发地惹人怜爱。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沿着贯穿小镇的河流步行,仔细端详着她的风韵。那层层叠叠,参差错落的房屋,拥挤地建在河流两边的道路上,只留下一条小径供行人通过。走在那湿漉漉的青石板地上,我的目光游离在那亭台楼阁,轩榭雕栏之间,久久无法转开。这些都是城里没有的风景,虽然破旧古老,却给人一种欣喜。那种仿佛捧着一件传世的珍宝,并亲手替它抹去灰尘,亲手抚摸的欣喜。
亭台楼阁,烟重水榭,雕栏画栋,龙吟凤唳……历史将繁华排成一列古老的文字,勾起我无限幻想。那个年代,是酒醺出来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独酌一杯最宜情,盛唐里的每首诗,仿佛都可以榨出一壶高粱酒。初时泰然,而后浓烈。可以醉倒长安诗意遍街,可以醉倒诗心啸出侠气。一剑在手平风雷,群妖魉魅皆伏首,这是豪迈;灞桥惜别,看桃红挽着柳腰低语,这是细腻。于是,又一串古老的文字从酒壶中泻出。"三杯通大道,一斗自然合","金樽清酒斗十千"、"仰天大笑出门去"……这是一种奢华的智慧,给人以精神富足之感!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趴在雕花的栏杆上翘首望月,只觉月光微凉。词人笔下“此事古难全”的悲叹感慨,此时就在我的眼前慢慢展开……向往月宫的琼楼玉宇,向往月宫的雕栏玉砌,向往月宫的朱阁绮户,只是天不遂人愿,偏使得人们无法上天。不如借酒消愁,饮一时酩酊大醉,舞一曲天上人间。可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既无法是万事如愿,便许自己一个未来,我梦,令生命静好。过去早已成为历史,未来还需拼搏。宋词以优美的语言借事说理,阐明人生之路。
犹记小桥雕栏,香径潇湘的恬然之境,一个弱柳扶风的身影是如何泣断了香红。毫端蕴秀,口角噙香,泪浸染的尺幅蛟绡上,《题帕诗两首》是让我们至今读起来亦会潸然泪下的信。帕是信,情为字,宝黛间的爱情若无了这书信的传情自然也会失色不少。再往前看,远离了渔传尺素,驿寄梅花的诗意,在手机,互联网仍未被发明的近代中国,我们还是常常能看到书信的身影。微黄的页纸上,不多的话语确是温暖的依靠,当回忆已去,斯人已逝,那张薄薄的纸又是情感永存的见证,只可惜,至我,已经再难收到一封由心写的书信了。
南唐后主李煜长于妇人之手,他在位期间终日沉醉于灯红酒绿,荒废社稷,最终被锁于那无言西楼之上。就是这样的一代君主挥泪别去雕栏玉砌,满月沧桑故都尽失,却写下了那篇篇被后人吟唱的词章。纵使心中愁绪如丝,却无人理解他的愁苦,他在文学史上的贡献,惟有那一江东去的春水才能诠释。
独上西楼,月如钩。倚雕栏玉砌,回首往事尽哀愁。你是千年难遇的词宗,身为皇帝却放任你的风流。是历史的错,让一个满腹才华的浪漫诗人接触残酷的政治。你的不称职,让无辜南唐随你殒命。尘埃落尽,夜色里只剩你的叹息。李煜,你是我心中的一首歌,凄凉忧伤的歌。
曾经的浮华显贵、伊人红妆都已不再,曾经的璀璨光耀、墨彩金素都已退去,曾经的雕栏玉砌、圆拱菱方都已模糊。一切的辉煌都随时光灰飞烟灭。你曾经的玉面红唇都已变成老态龙钟。你无语,我却于飘飞的蛛丝间,于模糊的雕镂中,于斑驳的木墙上瞥见了你浅浅的笑容。
天涯赴约只初见,相逢两顾情真切,画中影,情深意切,淡淡笑靥,如沐春风隽心头,温情缓缓入卿梦,情思阑珊月苍茫,残灯犹刻双人影,落花满地,琴柔弦和,似水柔情更相挽,缱绻影,雕栏窗中阅诗行,朝暮间以词相勉,醉梦楼阁,夜阑情深。
你曾经是一位王者,把自己的名字刻进法西兰文豪的赞誉里;你曾经是一团锦绣,让你的雕栏画栋出现在沙皇俄国的梦幻里;你曾经是一位巨富,吸引世界的目光在你的身上久久的逗留;你曾经是一座殿堂,将普天之下的建筑精华包容到你的红墙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