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蹬三轮车的段落
描写蹬三轮车的精彩片段
  • 描写蹬三轮车的段落

    一位平凡的老人,在自己最后的18年里,自己省吃俭用,把蹬三轮车攒下的35万元钱都给了贫困学生,而他自己却生活的像一个乞丐。这位老人倾尽自己所有的能量给了贫困学生。2005年9月23日早晨,93岁的他静静走了。他的事迹让更多的人记住了他——一位蹬三轮车的老人。他曾在夏天路面温度高达50摄氏度的炙烤下,从三轮车上昏倒过去;他曾在冬天大雪满地的路途中,摔到沟里;他曾由于过度疲劳,蹬在车上睡着了;他曾多次在感冒发高烧到39摄氏度的情况下,一边吞着退烧药片,一边蹬车,虚脱的汗水湿透了棉袄。“自己苦点累点没有关系,让每一个孩子都有钱到学校有书可以读”,这是20年前老人的动机,也是20年里老人辛苦蹬车的追求和梦想。

    白方礼》的优美段落摘抄
描写蹬三轮车的段落
  • 影片的主人公白芳礼是一位普通农民,当他知道有许多学生上不起学时,他把自己的养老金捐助给了那些学生,并又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在火车站蹬三轮车。白爷爷把自己蹬三轮车挣的钱都捐给了那些上不起学的学生,而自己却穿得非常简朴,一头大蒜、一张大饼,对于他来说就是一顿非常可口的午饭。在他的帮助下,许多学生重返校园,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可是,竟然有一位大学生拿着白爷爷经过风霜雨露,不辞辛苦挣来的钱,去吃KFC。后来,被白爷爷的同行发现后,把那位大学生狠狠的揍了一顿。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白爷爷在一次运输过程中,不幸摔倒在地。在他康复后,又改行看起了车。白芳礼爷爷在85岁时,身患重病,与世长辞。

  • 我的身边就曾有过这样的故事。记得小时侯,我家隔壁住着一个蹬三轮车的大叔,家境非常艰苦,妻子常年卧病在床,两个孩子上学,就靠他一个人蹬三轮车来维持生计。但他从来不怨天尤人,而且更让人感动的是当他见了比他还困难的人总要帮一把。比如,对那些年事高、身体弱的老头,老太太他总是免收拉脚钱,院子里有谁病了,他的三轮车常常就是救护车,哪怕三更半夜,他都要从床上爬起来,送病人去医院......他经常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对别人好就是对自己好,爱心能感染人。”后来,事实证明,他的善心得到了回报。两个孩子争气,同时考上了大学,他却为孩子的学费愁白了头,家里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啊。这时,众人都伸出了援助之手。邻居,孩子的老师,同学家长,那些受过他帮助的人,纷纷解囊相助,不仅凑足了学费,而且还为孩子们送来了棉被、蚊帐、开水瓶等生活日用品,让两个孩子高高兴兴的迈进了大学的校门。

  • 一位平凡的老人,在自己最后的18年里,自己省吃俭用,把蹬三轮车攒下的35万元钱都给了贫困学生,而他自己却生活的像一个乞丐。这位老人倾尽自己所有的能量给了贫困学生。2005年9月23日早晨,93岁的他静静走了。他的事迹让更多的人记住了他——一位蹬三轮车的老人。他曾在夏天路面温度高达50摄氏度的炙烤下,从三轮车上昏倒过去;他曾在冬天大雪满地的路途中,摔到沟里;他曾由于过度疲劳,蹬在车上睡着了;他曾多次在感冒发高烧到39摄氏度的情况下,一边吞着退烧药片,一边蹬车,虚脱的汗水湿透了棉袄。“自己苦点累点没有关系,让每一个孩子都有钱到学校有书可以读”,这是20年前老人的动机,也是20年里老人辛苦蹬车的追求和梦想。

  • 吃多晚饭后,我和哥哥出去玩时,看见月亮又大又圆,好像一个大脸盆。我还看见月亮上有一些黑色的地方,那应该是月亮上的环形山吧!它是那么的美,那么的圆,在黑夜的衬托下显得十分显眼,让人一望天就能看到它。它在一个个云里钻来钻去,像在跟人们捉迷藏玩似地。我忽然隐隐约约的看见月亮里面有我爷爷的身影,我觉得,我和哥哥不应该在家里玩电脑,我本来是劝说他的,但是自己却也玩了起来,我感觉自己不应该去玩那些虚迷世界(穿越火线),就像我爸爸常常对我讲的:“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就去拾破烂,蹬三轮车。”“在班里低于前五名,你连我以前的那个学校都考不上。”“考试没考好,在家里没有发言权!”

  • 高二时的蔡伟在《文史》杂志上偶然看到一篇古学大师的论文,一下子激发出他对古学的兴趣。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从此20年,除了吃饭睡觉蹬三轮车,他唯一钟情的事就是研习古文献。没有导师,甚至没有更多的可查资料,全靠他的的热情与顿悟。我们经常在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走向成功的动力。但只会说,是不会像蔡伟那样去实实在在地做的。一旦自己钟情于某一事物,就要对它忠贞不二,为它坚持到底,为它呕心沥血。如果要问每个人,没有人说自己不想走向成功,实现梦想的;如果再问每一个人,往往那些失败者,理想破灭者,多半都没有像蔡伟那样,为自己的目标与梦想如此用心倾情的。

  • 了解了白芳礼爷爷的事迹,我由衷地从心中发出了敬佩之情。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爷爷,一步一步,用自己的双脚蹬出了辉煌一生,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白芳礼的一生使我感动:我感动于他那么大年纪了,还要出来赚钱,为的就是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点贡献;我感动与他在寒冬中,顶着风雪,还要出来蹬三轮车,而自己即使被冻成雪人也不在乎;我感动于他在盛夏中,冒着火辣辣的阳光,还要再出来做生意;我还感动于老人不求回报,一杯水,几个馒头,一块白毛巾,一辆三轮车,就成为了一天做生意的工具,累了,找个小角落歇一会;渴了,就喝点白开水;饿了,就吃自己带的白面馒头,为的就是把剩下来的钱让更多的孩子能上学……老人,是一位伟大的人,无私的人!

  • 厂里工作辛苦,工资又不高。下班了,三个人都有自己的活。一个到城里去蹬三轮车,一个在街边摆了一个修车摊,还有一个在家里看书,写点文章。蹬三轮车的人钱赚得最多,高过工资;修车的也不错,能对付柴米油盐的开支;看书写字的那位虽没有收入,但也活得从容。

  • 还记得那个蹬三轮车的老人吗?自己家徒四壁,却依然勤俭节约,无论在烈日炎炎的酷夏,还是在北风呼啸,雪花飘飞的严冬,都坚持蹬三轮车载客,又义务送孩子们上学。在老人临终之前,捐出了十几年来自己的积蓄,为了孩子们,为了教育事业更加成功,这位老人捐出了自己的一生,你透过这儿,看到了什么?

  • 1987年,已经七十四岁的白爷爷看到家乡有的孩子上不起学,竟做出了令全家人都震惊的决定:捐出多年蹬三轮车积攒下的5000元资助老家的学校办教育,为了能让没钱读书的穷孩子上学,白芳礼老人继续蹬三轮车。

  • 我是在贫穷和耻辱中长大的。父亲是一位蹬三轮车的,他每天蹬车送我上学。这令我的同学羡慕不已,他们说你爸妈真疼你,天天雇车送你上学。同学的话提醒了我,如果他们知道送我上学的不是家里雇的,而是我的父亲,他们又该如何议论呢?我一下子被一种耻辱感击垮了。从此,我再也不让父亲送到校门口,在离校门口很远的地方就偷偷下了车。

  • 卖八宝粥的是个中年女人。她骑着一辆大型号脚蹬三轮车,车上有两个保温泡沫箱。女人脸上有着似笑非笑的表情。女人是外地人,第一次到我们村来,竟有些不好意思。“我要买一杯八宝粥。”小男孩边说边把钱给了她。她从箱子里拿出一杯热乎乎的八宝粥,放在小男孩的手中。一会儿,“歌声”又飘荡起来了。

  • 记得有一次,一位老爷爷骑着一辆破旧的脚蹬三轮车,车里面都是饮料瓶,这时一位小伙子站在很远的地方,一不小心把饮料瓶扔在了老爷爷的头上,但老爷爷没有抱怨,只是默默的走下车,把饮料瓶放在车里,然后步步履蹒跚的走上车。

  • 街道上没有像往常那样热闹,只有洗漱的人和车从眼前经过。正当我无聊的哼歌的时候,一个蹬三轮车收废品的老人映入我的眼帘,三轮车缓慢的行驶着,“看来今天又是一个打‘丰收’啊!”我笑着注视着这位老人——一身破旧的衣服,一辆生锈的三轮车,一脸皱纹的老人面孔……

  • 白芳礼出生于1913年5月13日。他从小没念过书,一辈子也不识几个字。13岁时,白芳礼离开河北老家,靠蹬三轮车糊口;解放后,他成为运输场的一名工人,靠拉三轮车,他成了劳动模范。虽然不识字,他却很喜欢知识,尤其喜欢有知识的人。

  • 的确,我恨过母亲,恨她的大意,恨她给我造成的伤害。但那个夜晚,当我在车站上遇到蹬三轮车的母亲时,我便彻底原谅了她。亲情无罪,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母亲会有意去伤害自己的孩子。那些因为父母的过错而受过伤害的年轻人,也许他们恨父母,但总有一天他们会明白,不管你怎样对待母亲,母亲对你,永远没有恨,有的只是爱。

  • 一个老大爷告诉我,这人不容易,一个人拉扯着三个孩子,每天蹬三轮车收破烂儿,二十块钱,有时一天也挣不到。忽然就涌起一种莫名的情绪,觉得那个男人的行为并不可笑,也不惊人,而他手上沾满粪便的二十元钱,也是最干净的。

  • 1994年,白芳礼81岁。这一天,他把整整一个寒冬挣来的3000元辛苦钱交给一所学校后,校领导说代表全校300名贫困生向他致敬。这话触动了他:现今缺钱上学的孩子这么多,光靠我一个人蹬三轮车挣来的钱救不了几个娃呀!他琢磨了一夜

  • 我曾读过这样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叫做《天津助学老人白芳礼》。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一位74岁的老人,捐出多年蹬三轮车积攒下的五千元钱给老家的学校办教育。同时继续在城里蹬三轮车助学支教。十几年间,他省吃俭用,用蹬三轮车积攒的35万元资助了近300名贫困学生的学费与生活费。最后在他93岁那年,被确诊为肺癌晚期,这位“感动中国”的白芳礼老人静静地走完了他不平凡的人生之路。他的这种无私奉献、不图回报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使我立志长大后要将自己的精力奉献给人间。

  • 白芳礼,是一位平凡的老人,他把自己的五千元退休金尽数捐给了没钱上学的学生,他说:“我要求(他们)回去好好的,为国家做工作,好好地做人,为国家做贡献。”从74岁起每天顶风冒雨奔波在街头,省吃俭用,用蹬三轮车积攒的近35万元钱,资助了近300名贫困学生。他蹬三轮车的路程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他的心灵是圣洁的,他的心里充满了爱,是值得我们赞扬和学习的。

  • 有些外表平庸的人,内心却不一定平庸。难忘那身蹬三轮车佝偻的背影,难忘那双捧着一把零钱、饱经风霜的手。骄阳似火,他不停歇;寒冬腊月,他仍坚持。他是白芳礼老人。年过半百时,他将自己蹬三轮车积攒的三十万元捐给了一所大学;古稀之年,他把辛苦看车挣的钱又捐给了急需帮助的人。而当人们靠近他时,却发现他过着近似乞丐的生活。白芳礼老人的故事令人感动。我相信正是这种无私的奉献使他远离了平庸。他的人生价值在这时突显出来。

描写蹬三轮车的段落400字
  • 又想起了那黄马甲,又想起了那剪得齐齐整整的花白的头发,又想起了那悬在空中的黄黄的裤管上的那个疙瘩。我又禁不住流下泪来,我被那独腿老人深深的感动了,我也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许多……多么高大的老人啊,他用了常人所想像不到的力量去做一件看起来很不起眼、很平常的事――蹬三轮车。但他又是在这一个平常的工作上用一条腿支撑起了他的身体、他的生活和他祖国的尊严。他是一个很普通的残疾人,却也是一个充满自信、乐观向上的残疾人。他不像有些人那样,失去了什么变沉浸在往日的回忆中不能自拔失去了什么变沉浸在一片悲哀中颓废丧志失去了什么变沉浸在终日不能挽救自己的泪水中任岁月流逝。他坚信:一条独腿也要与生活抗争,用他自己另一半的能力去改造自己,去创造新的生活,新的希望,想想他可是一个残疾人啊!又回想起一些并不残疾的健全人,却为自己的贫贱,自己的升迁,自己的荣辱,自己的家庭条件,甚至为手上的一块不美观的痣,去暗淡自己的生活,丧失自己的希望,停止自己的奋斗去为那点虚荣、那点不必要的缺憾而感伤、苦闷和悲伤。这是无谓的,是不需要的。看看那些

  • 国庆节放假了,和爸爸回到老家看爷爷,一进门我又看到了那辆手推车,这可是爷爷的传家宝,他陪着爷爷走过了许多的春夏秋冬。听爷爷说,以前人们外出大多靠的就是双脚,爷爷的木质独轮车在当时还是稀缺物品呢,爷爷也曾经推着这辆车去滨州赶过集呢!在爸爸上中学的时候,爷爷买了一辆加重自行车,我也看到过,可真够笨重的!这辆自行车整整陪了爸爸六年,一直到爸爸考上大学。这辆车子现在还在老家的厨房里呢,她静静的看着我们一家的变化,每次回家爸爸都要看她一眼,那眼神怪怪的;再后来,爷爷买了一辆脚蹬三轮车,就用它爷爷在农村的集市上卖糕点,农忙时候,还可以帮好多忙呢,有时候回到家,他又成了我的伙伴,有一年春节我还用它载着爸妈走亲戚呢;再后来,爷爷买了一辆拖拉机,用来耕地、运输等等。而现在,公路上行驶着各式各样的车,有卡车、轿车、面包车、越野车、跑车、警车、消防车……人们有了它,既省力,又方便,真是两全其美。

  • 1949年,已经82岁龄的白芳礼老人,又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把自己家里的两间老房子卖了一万多元,又贷了点款,在天津火车站旁边一块8平方米地方成立了自己的“支教公司”,自己规定每个月给贫困孩子捐款8000元,达不到目标,自己出去蹬三轮车,借钱也要完成任务!为了在车站前拉活方便,他索性挨着亭子搭了一个3平方米的小铁皮棚子,里面用砖头搭了一块木板算是“床”,棚顶上的接缝处露着一道道青天。夏天,棚里的温度高达40摄氏度;冬天,放杯水都可以冻成坨子。白芳礼老人就这里整整住了5年。后来天津火车站进行整顿,自己的“支教公司”转眼变成废墟,老人哭了。自己老了,腿脚也没劲了,怎么挣钱给孩子们读书?那年冬天,老人家卷缩在一个车棚中,硬是给人家看了三个月的自行车,把自己的一角、两角、一元、凑够了五百元钱捐了出去。当老人家把放在饭盒里的五百钱交给老师时,无奈的说:“我干不动了,以后不能再捐了,这是我最后的一笔钱……”老师们全哭了。

描写蹬三轮车的段落300字
  • 一到八点半校园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你看太阳放出万丈光芒,把万物唤醒了。天空的几朵白云在风儿的带领下,玩起了捉迷藏。校门口也充满了长辈的关怀。你瞧!那位老奶奶,足蹬三轮车,把自己的孙子送到学校之后还不忘说些认真学习之类的话。有的家长开着摩托车,送到门口,轻轻地把孩子的头盔拿掉,生怕弄疼了他,然后从车上把孩子抱下来,一边送孩子进学校,一边千叮咛万嘱咐。有的爸爸虽然开着车,孩子下车后一直默默无言,但从他那充满希望的眼神可以看出他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切呀。校园里,小鸟欢快地唱着悦耳的歌。电风扇的“呼呼”声,校门口自行车的“叮零”声,轻快的脚步声,同学们的议论声,交织成一曲欢快和谐的交响乐。

  • 2012年的某一天,他在打面回来的路上,看见一位骑脚蹬三轮车的老人。突然,老人不知怎么的,连人带三轮的翻进了路旁的水沟里。当时那个水沟大概有两米深,普通人下去连底都踩不到。更何况,那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因为老人当时体质较弱,加上被猛地摔下去,可能是呛了几口水,所以神智有些模糊。而且由于只有头露出水面,身子全在水下,更加大了救援的难度,如果不及时救上来,就会有生命危险。但他没有读多想,看见老人突然落水,没顾的将自己的车子放稳,就奋不顾身的跳入水中,想将老人拉起来。在水中努力了五、六分钟,力气快耗尽了,但还是没将老人救出。他大声呼喊过路行人帮助,却没有一个人停下来伸出援手。正在他拼命坚持之时,他的姑姑姑父正好路过,帮着他一起将老人救出,及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之后,他穿着湿透了的衣服回到村里喊人,把两辆三轮车和面粉捞出来,又一同把老人送回家。

  • 学校要让韩老师组织一只篮球队参加比赛,目的就是为的是学校能有下学期的经费,如果能赢,他们还可在2008年去北京看奥运会。于是,为着这样的目标,韩老师开始了训练。一段时间后,孩子们终于有了很大的突破,但好事多磨,由于学生家里穷,整天不干农活了,而吃的呢,却反而大增,对此家长就有意见了,坚决不让孩子参加篮球赛了。对此,韩老师为了能让孩子们完成梦想,拿出了仅有的500元钱,作为对家长的补助,可这点钱只够开销一个月,下个月怎么办呢?于是韩老师想了个办法,利用休闲时间,到城里蹬三轮车来赚些钱。当我看着他,一个瘸了的人,为学生筋疲力尽,汗流浃背时,我的眼泪都禁不住掉了下来。

  • 九十三岁的白芳礼老人,十几年来靠蹬三轮车挣来的钱,资助了素不相识的300多个孩子完成学业,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还有在“非典”期间。有一位出租车司机,送客人到北京火车站。当客人说自己肺部有感染,打了一周点滴都没有好,准备回家时,司机立刻把车停在路边拨打客人要求司机放他走,但司机苦口婆心地劝他留下。两人在雨中等了两个小时,直到救护车来到。还有一位,他感动了无数的人——丛飞。10年来,他倾其所有,累计捐款300多万元,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超过150人,自己却一直过清贫的生活。37岁的他生前立下遗瞩捐献眼角膜,以他最后的爱心之举,将光明永远馈赠社会,长留人间。在2006年4月20日不幸病逝。

  • 姚松和韩磊两人一左一右地扶着沈杰,却各有思想。韩磊想的是,没想到几年没见这家医院的变化这么大,记得两三年前他来看病的时候,这家医院只不过是一家小医院,无论从土地面积还是从房屋的气势来看都远远不及现在,由此观之来这家医院看病的人非常之多;姚松想的是自己这次闯了大祸,沈杰上医院看病要钱,这些钱显而易见是自己出,可自己的前从哪里来?还不是父母掏!姚松知道自己家里的经济状况,爸爸是个瓦匠,帮人家修修房屋,妈妈是个蹬三轮车的,每天顶着烈阳冒着热汗才挣到几块钱,要是同学看病要个千儿八百的,家里哪里拿得出来?父亲也一定非把自己打个半死不可!——至于沈杰,他现在头都疼得快炸了,哪里还有心思去想事情,显然是没想法了。

描写蹬三轮车的段落200字
  • 我们忙活了两个多小时了,我早已口渴。在我们休息的时候,我赶紧到地头上举杯咕嘟起来,我把剩下的半杯水递到奶奶手里,奶奶边喝边眯缝着眼看我,我知道她觉得我没喝足,我东张西望分散她的注意力。“宝儿再喝点吧!我还不渴。”我接过和刚才差不多分量的水并说:“我也不渴了,喝饱了。”我手一歪,差点洒了水。“哎!拿好!”奶奶批评了我。我盖好盖后小心地把水杯放到奶奶的脚蹬三轮车里。不一会我们又忙碌起来。又是两个小时,谁也没有提到喝水,烈日依旧照射着我们发皲的嘴唇。

  • ,一生共捐献了约35万元人民币,资助了300多名贫困生。你肯定会想白芳礼老人是个腰缠万贯的富人吧?不,他不是,这些钱全是他蹬三轮车赚的钱。有的人曾经计算过,如果按每蹬一公里三轮车收五角钱计算,老人奉献的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十八周的奔波劳累。老人饮食和生活都极其简单,常常是两个冷馒头就凑合一顿饭。由于拉活需要,老人还常睡马路。老人在这样艰苦的生活环境下也不忘记资助贫困学生读书,直到去世时还念念不忘受到他资助的学生。

  • 美丽的五月,阳光明媚,鲜花盛开。在我们的生活中还盛开着一种美丽之花──和谐花。一天早晨,我走路去上学,刚出大院门口,看见马路对面一位老伯伯正蹬着一辆满载货物的三轮车艰难地上坡,我想等着车流过后上去帮他推车,在我让车时,一个大哥哥跑上去帮忙了,老伯伯回头冲大哥哥憨厚地一笑,说了一些感谢的话,大哥哥笑着向前挥手,示意老伯伯别客气向前走,在大哥哥的帮助下,老伯伯轻松的爬上了坡。大哥哥和蹬三轮车的老伯伯组成了一幅和谐互助的美好画面。

  • 今年农历二月十五,天有点阴,我们集逢一年一度的物质交流会,方圆几十里的客商云集这里。其中有个五十多年的老人,个头不高,黑而且瘦的脸上戴着一副金丝眼镜,脚蹬三轮车,车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书,他来到中学门口,摆了个地摊。上面摆有古今中外的名着,像我国古代的四大名着,国外的《战争与和平》、《基督山伯爵》等,金庸的武侠小说、鲁迅作品选、贾平凹的散文等,有中小学生工具书、作文选,还有一些新旧刊物,像《微型小说》、《读者》、《青少年文汇》、《故事会》等等。

  • 中国首富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产业遍布天下,坐拥亿万财富,可他曾经不过是一个一脚在泥泞里无助痛苦的穷人。1982年,马云第一次高考,数学一分,十八岁的他只能在崎岖不平的路上蹬三轮车,望着两边的高楼大厦发呆。就是这样一个蹬三轮的男人,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20岁,他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立下了要开一所公司的豪言。即使捉襟见肘到身上几百块都没有,打的士都要下决心,一分钱掰两半花,他也没有说过一句“算了吧”。那么多人比他聪明,比他努力,可没他坚持,所以没他成功。因为坚持,英雄的功劳簿上,有马云。

描写蹬三轮车的段落100字
  • 我看着他那不以为然的微笑,心中十分诧异,他难道不想他母亲吗?还是说,已经麻木了。他父亲每天都外出蹬三轮车,也许是拘于一份愧疚,他对他不管不问,什么事都由着他,却不知,这份若有若无的爱,却使他坠入深渊更快。或许他早就习惯了这份孤单,一个人在昏暗而又杂乱的房间里发呆,就这样浑浑噩噩的度过一天,一个月,一年。

  • 起因:她长大懂事以来,就生活得不富裕,父亲是靠蹬三轮车赚钱,维持生活,家庭。她虽漂亮,却成绩不佳,高考4次落榜。世人该以同情之心面对吗?她纵使有一个绩业拔尖的弟弟,但弟弟需要钱读书,她不会出卖自己的。唯选择洗头为业。

  • 1994年,白芳礼81岁。这一天,他把整整一个寒冬挣来的3000元辛苦钱交给一所学校后,校领导说代表全校300名贫困生向他致敬。这话触动了他:现今缺钱上学的孩子这么多,光靠我一个人蹬三轮车挣来的钱救不了几个娃呀!

  • 白芳礼老人,从1987年起,靠蹬三轮车挣钱资助了300名贫困学生。老人已于2005年9月23日去世,享年93岁。在老人生命最后19年里,靠蹬三轮攒的近35万元全捐给了失学的贫困儿童,而自己私有财产账单上却是零。

  • 说到母亲勤劳,那可谓是近邻皆知,我能记事起,母亲总是天不亮起床,先是打扫庭院,然后和外婆一起做饭,每当我起来时,总有香喷喷的饭菜等着我,吃过饭,母亲便送我去上学。那是我家条件并不好,母亲蹬三轮车送我去,中午再接,下午还要去,就这样一天跑四个来回。如今,那辆破三轮车已不知去向,可母亲仍坚持每天接送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