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邓稼先的段落
描写邓稼先的精彩片段
  • 描写邓稼先的段落

    邓稼先——中国原子弹、氢弹的奠基人。在一次意外地核试验事故中,一枚核弹未爆炸,实验人员开始寻找那颗未爆炸的“哑弹”,邓稼先也在其中。在出发前,总指挥聂荣臻一再劝阻邓稼先不要随行去找,但被邓稼先以“谁都不能比他更了解这枚原子弹。”为由,回绝了聂荣臻。聂荣臻不得已,只好同意了让邓稼先也去找。在一番紧张的搜索后,邓稼先找到了那颗没有爆炸的原子弹,他冒着沾染重辐射的危险,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下,用双手抱起了核弹。最终,原子弹被成功回收,而邓稼先却沾染了核辐射,患下来了癌症。在弥留之际,邓稼先无怨无悔:“如果有来生,我还要为国家的原子弹事业而奋斗终生!”而后,邓稼先永远离开了人世。

    你的幸福感弱吗?》的优美段落摘抄
描写邓稼先的段落
  • 其一,先叙后议。就是在简明的叙述之后有一段议论性文字,紧接着来就事论事。例如《邓稼先》一文:“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作者先是叙述“文革”时期,邓稼先在这样的惨淡时期竟然能说服两派组织,停止吵架,恢复研究工作。紧接着作者议论说:“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人们为什么相信他呢?因为邓稼先身上有着忠厚淳朴的中华民族性格,这种不争长短的民族性格是那样“纯”。杨振宁先生就是为了说明这一点提出来的。议论在后,自然明了,卒章显志,不仅可以画龙点睛,而且能起到升华文意的关键作用。

  • 邓稼先,“两弹”元勋,他所献身的事业,比“一千颗太阳还亮”。他从34岁接到命令研制中国的“大炮仗”之后,告别妻子和两个幼儿,隐姓埋名。20多年来,邓稼先和他的同事们没有任何人在报刊上占过巴掌大的版面。他们都把自己的姓名和对祖国、对人民的深爱埋在祖国最荒凉最偏僻的地方。一次原子弹坠地摔裂,他深知放射性元素的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把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1964年10月,浩瀚的戈壁滩上空升起一团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之后,第一颗氢弹又放出炫目光芒。1986年,邓稼先因长期接触放射性元素罹患癌症不幸逝世,“不知邓老今何在,忠魂长眠长江畔”。好一个舍己为国的邓稼先!他用举世瞩目的功绩和可歌可泣的事迹谱写出一首名垂千古、舍名利为民族的忠诚之歌。

  • 邓稼先这个人大家肯定都知道。他就是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者。1958年8月,在外国留学的邓稼先谢绝了导师的挽留,怀着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踏上了归途,回到了新中国。但是,外国已研究出了非常先进的核武器,而在这方面,中国仍旧就是一个空白。1958年党中央决定研制中国自己的核武器——原子弹。这时,邓稼先站了出来,他毅然接受了研究原子弹的任务,当时,研究核弹的工作是非常危险的,但邓稼先决定要为国捐躯。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声巨大的轰鸣,一朵无比壮美的蘑菇云升上了天空,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的山空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在罗布泊的上空,中国的第一颗氢弹又成功地爆炸了。全世界震惊了!喜讯迅速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这不朽的功绩使中国人扬眉吐气。

  • 祖国科技发达,我们人人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你们知道吗?五十年代的中国是个很被别人瞧不起的国家,它既没有伟大的科学成就,也没有发达的科技。所以一些留学知识分子的回国,使中国的命运得到了根本的转折。正是他们,挺直了中国的脊梁。邓稼先就是这些留学生之一,当时他听说中国的科技状况,毅然放弃了博士学位,决心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中国儿女,是炎黄子孙!他回到中国,参加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邓稼先不怕困难,经常亲自带领工作人员到前线工作,到黄沙满天的戈壁取样本,还冒着危险监制原子弹。终于,在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了!之后,邓稼先又以惊人的速度研制成功了氢弹、东方红卫星,邓小平爷爷提到邓稼先,说:“两弹是他的勋章,中国为他骄傲!”

  • 邓稼先这个名字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吧!它就是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者。1958年8月,在外国留学的邓稼先谢绝了导师的挽留,怀着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踏上了归途,回到了新中国。但是,外国已研究出了非常先进的核武器,而在这方面,中国仍旧就是一个空白。1958年党中央决定研制中国自己的核武器——原子弹。这时,邓稼先站了出来,他毅然接受了研究原子弹的任务,当时,研究核弹的工作是非常危险的,但邓稼先决定要为国捐躯。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声巨大的轰鸣,一朵无比壮美的蘑菇云升上了天空,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的山空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在罗布泊的上空,中国的第一颗氢弹又成功地爆炸了。全世界震惊了!喜讯迅速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这不朽的功绩使中国人扬眉吐气。

  • 邓稼先这个名字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吧!它就是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者。1958年8月,在外国留学的邓稼先谢绝了导师的挽留,怀着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踏上了归途,回到了新中国。但是,外国已研究出了非常先进的核武器,而在这方面,中国仍旧就是一个空白。1958年党中央决定研制中国自己的核武器——原子弹。这时,邓稼先站了出来,他毅然接受了研究原子弹的任务,当时,研究核弹的工作是非常危险的,但邓稼先决定要为国捐躯。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声巨大的轰鸣,一朵无比壮美的蘑菇云升上了天空,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的山空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在罗布泊的上空,中国的第一颗氢弹又成功地爆炸了。全世界震惊了!喜讯迅速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这不朽的功绩使中国人扬眉吐气。

  • 邓稼先这个名字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吧!它就是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者。1958年8月,在外国留学的邓稼先谢绝了导师的挽留,怀着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踏上了归途,回到了新中国。但是,外国已研究出了非常先进的核武器,而在这方面,中国仍旧就是一个空白。1958年党中央决定研制中国自己的核武器——原子弹。这时,邓稼先站了出来,他毅然接受了研究原子弹的任务,当时,研究核弹的工作是非常危险的,但邓稼先决定要为国捐躯。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声巨大的轰鸣,一朵无比壮美的蘑菇云升上了天空,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的山空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在罗布泊的上空,中国的第一颗氢弹又成功地爆炸了。全世界震惊了!喜讯迅速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这不朽的功绩使中国人扬眉吐气。

  • 邓稼先这个名字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吧!它就是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者。1958年8月,在外国留学的邓稼先谢绝了导师的挽留,怀着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踏上了归途,回到了新中国。但是,外国已研究出了非常先进的核武器,而在这方面,中国仍旧就是一个空白。1958年党中央决定研制中国自己的核武器——原子弹。这时,邓稼先站了出来,他毅然接受了研究原子弹的任务,当时,研究核弹的工作是非常危险的,但邓稼先决定要为国捐躯。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声巨大的轰鸣,一朵无比壮美的蘑菇云升上了天空,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的山空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在罗布泊的上空,中国的第一颗氢弹又成功地爆炸了。全世界震惊了!喜讯迅速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这不朽的功绩使中国人扬眉吐气。

  • 中国“两弹一星”之父邓稼先,在美国读大学,毕业的时候,毅然拒绝了导师的挽留和当地企业的高薪聘请,回到了祖国,致力于中国的原子弹研究。一次,当一个原子弹试爆时,为了获取第一手的爆炸残骸,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和别人的劝告,依然跑去捡残骸。然而,不幸运的是他被爆炸后残余的放射性物质伤害,患上了癌症。但是,在邓稼先的带领下,我们中国的研究人员最终于1954年成功研制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我们国家现在的繁荣富强就是靠像邓稼先一样舍身忘己的人的努力而实现的。我们像爱自己的亲人一样爱我们的国家,我们对国家忠诚不二,我们以澎湃的热情报效国家,我们的国家就会强大起来。我们的国家强大了,我们自豪了,我们接受来自外国的尊敬与敬仰,这难道不是我们奖励给自己的礼物吗?

  • 不为失败找借口,应为失败找原因。“两弹元勋”邓稼先,核物理学家。而立之前,他乘船回国,参与了中国和物理工程,他带领中国人用算盘“打”出了原子弹。然而,实验结果却不尽人意——第一次实验,核弹并未成功爆炸。当大家都无比沮丧,甚至有人痛苦的时候,邓稼先没有沮丧、难过,而是马上投身实验场,为失败找原因。他顶着可怕的核辐射进入了实验场,将核弹的每一个残片装入蛇皮袋,装入自己心中。每一个日日夜夜,他都在小算盘上敲打着。他不服输,尽心尽力地工作着。最终,他成功研究出了原子弹重点公式,并领导原子弹的研制和试暴。他是中国核武器的奠基人。只要你肯为失败找借口,成功之花将为你绽放!

  •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读了《80位共产党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深深地撞击了我的心灵,有时潛然泪下。80位共产党人代表着方方面面,他们中有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我们党的创造者和开拓者,也有朱德、彭德怀等元帅和将军;有董存瑞、黄继光等战斗英雄;也有钱壮飞,李白等在隐蔽战线上斗争的光辉代表;有向警予、赵一曼、刘胡兰等巾帼英雄和女中豪杰,也有聂耳、冼星海这样的音乐家;有焦裕禄、孔繁森等党的好干部,也有邓稼先、郭永怀、钱三强等"两弹一星"的元勋;有李四光、华罗庚等地质学家和数学家,也有王进喜、时传祥等优秀工人和劳动模范。另外,还有白求恩、柯棣华这样的国际友人和国际共产主义者。作者对80位共产党人的毕生业绩都写得很好,虽然每人只用了两千多字,但内容真切、语言简练、形象独特,让人看了很受启发和教育。

  • 清朝,国家危在旦夕,慈禧太后每餐仍要求一百多道美味佳肴,实在是奢侈!因此,中国被列强被迫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国家动荡不安。在这国家危亡之际,也相继出现了毛泽东,邓小平和邓稼先等著名伟人。 毛泽东为统一中国与蒋介石争斗了XX年,日本侵略中国的东北三省,毛泽东又联蒋抗日。有人评价毛泽东:三分过,七分功。而有人却这样评价毛泽东:毛泽东一身正气。敢于对苏、美两霸说“不”!敢于捍卫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敢于勒紧裤带,顶住苏美“外科手术”式打击的威胁,搞出了“两弹一星”,让后人在毛泽东撑起的“核保护伞”下过太平日子。毛泽东是中国最有骨气的领导人。

  • 邓稼先的一生是难以用短小的文章来记载的,尤其是邓稼先传奇的一生又怎能用三言两语表达出来呢?邓稼先是一个不会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傲,是“最有中国农民朴实气质的人”。“人们知识知道他没有私心,绝对相信他”,这是他能领导大家作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邓稼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孕育出的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为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可以大胆地假设,即使邓稼先从不从事高端科学研究,也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出色成就。所以我喜欢邓稼先。他对祖国事业忠心耿耿、忘我奉献的精神很值得我去学习。

  • 观看完影片《邓稼先》,我的心中不免又对邓稼先多了几分敬意。邓稼先竟然有如此魄力,能说服工宣队和军宣队停下来对物理学家的批判,致力于新的工作。邓稼先又居然有过那么屈辱的历史,那样的一位国防重臣竟被那样不公平的对待,我们为他感到惋惜。影片中的杨振宁和邓稼先两位旗鼓相当的物理学家,却有截然不同的际遇。两位同窗十几年,处境却是天壤之别。一位学有所成,留在美国就业,生活优越,访华时由周总理亲自接待﹗而另一位志愿报效祖国,甘愿隐姓埋名默默付出。

  • 1958年邓稼先接受了一个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外国人当时嘲笑道:“你们中国人在核领域还是真空的。”邓稼先却没有因此而退缩,就这样,邓稼先带领了一大批大学生在大西北进行了不眠不休的核试验。两年后他们竟奇迹般的模拟出了核裂变的过程,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而不久后,邓稼先却因长期的劳累病死。他得到了人们的喝彩,人们为他的奉献精神喝彩!

  • 1949年我们国家刚刚解放时,像美国、苏联都看不起我们。所以每个中国人明白想要屹立于世界不能少了经济,同样不能没有科技。科技想发达就需要人才。那个时期,中国涌现出了大批爱国的科技人才,他们甚至大部分在国外留学,一听到祖国需要,都毫不犹豫的奔回祖国。如两弹元勋——邓稼先。邓稼先是安庆怀宁人。他从青少年时期就怀有一颗科技强国的心。1947年,邓稼先赴美学习,不足两年便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当时只有26岁,所以人称“娃娃博士”。我也是怀宁人,我将以科学家邓稼先为榜样,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

  • 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华人民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屈辱史,但是邓稼先改变了这种局面。邓稼先是安徽省怀宁县人。在物理学上获得了博士学位后回国到中国科学院工作。邓稼先从1958年开始隐姓埋名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做贡献,他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才是中华人民值得兴奋的时刻。

  • 当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工作,丝毫没有犹豫;当杨振宁问邓稼先中国原子武器是否有外国人参加时,他小心谨慎,得到上级指示后才如实告诉杨振宁。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邓稼先坚持留下,身先士卒……这些无不表现出邓稼先热爱祖国,小心谨慎,无私奋献的精神。

  • “梦是一种欲望,想是一种行动。梦想是梦与想的结晶。”正因为如此许多人走向了成功。其实梦想并不卑微,正如“两弹元勋,两弹一星”的创造人邓稼先,26岁被称谓“娃娃博士”那时中国还是在最危难接口上。邓稼先毅然决定回国,放弃了美国奢华的生活,就是因为梦,强国梦,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就是这样中国才有了第一颗氢弹,第一枚原子弹。

  • 看见这本书,我就哼起我的中国心“河山可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清静,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书中,在美国的钱学森他想回国,美国海军不让,但经过几年的努力,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在那几年中,钱学森虽然身在美国,心却在中国。邓稼先也是中国人的骄傲。邓稼先34岁就接到了为祖国研制“大炮仗”的任务,他告别妻子和两个幼小的儿女,隐姓埋名进入戈壁滩。邓稼先和同事们在短时间内研制出“两弹一星”。

描写邓稼先的段落400字
  • 谁都有属于自已的梦想,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他早年为了学习先进的知识留学美国,他在哪里有着优异的生活,但是当他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时候便义无返故地的要回国效力,历经限险,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终于回到了祖国。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实干成就了梦想,为中国的两弹一星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实现了全中国人民的航天梦,这件事告诉我们:实干,成就梦想。还有“两弹”元勋邓稼先,他参加和组织了我国绝密的原子弹和氢弹研究。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他带领着研究组使用算盘进行极为复杂的原子理论计算,为了演算一个数据,一日三班倒。算一次,要一个多月,算9次,要花费一年多时间,又请物理学家从出发概念进行估计,确定正确,常常是工作到天亮。作为负责人,邓稼先跟班指导年轻人运算。每当过度疲劳,思维中断时,他都着急地说:“唉,一个太阳不够用呀!”最终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试验成功后,又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这件事告诉我们:拼搏,成就梦想。

  • 这之所以所做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中国各族人民儿女的那颗一成不变,无怨无悔的中国心。同样在1948年,邓稼先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在普渡大学当研究员,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1950年后,他从美国普渡大学回国,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数学学部委员、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院长等职,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全国劳动模范。他还签署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总体计划。1950年10月,他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和二百多为位专家学者一起回到国内。一到北京,他就同他的老师王淦昌教授以及彭桓武教授投入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建设,开设了中国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工作的崭新局面。1956年,邓稼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又在经过了许多挑战与磨难之后,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横空出世,相继在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威震山河……

  • 在建国前夕,我国军队使用的武器多是战争时期缴获的。远不敌西方国家的武器。在这艰难的情况下,我国耗费几年的时间自主研制出新型飞机和武器。与此同时,在国外留学的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放弃在国外学习的生活赶回来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邓稼先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并且我国于1970年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紧接着我们又相继发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可见我国的科技事业发展地如此之快。古时人们盼望登上月宫的梦想,如今已被实现。而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建筑师,XX年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鼓励雅安人振作起来。在地震期间,有些楼房在短短几秒钟内变成一堆废墟,造成这样的原因是房屋的抗震性能不好,所以我想当一名建筑师。在地震来临之际,人们不用像以前那样慌张,而可以躲在家里,避免地震给自己造成二次伤害,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 踏着先辈的足迹,去寻找他们的爱国事迹,探索今日的爱国。  似乎听到到了屈原在飒飒风声中叹息,倒在汨罗江“扑通”声,我知道这是爱国;感叹谭嗣同离去时留下“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绝唱,我知道这也是爱国;看到黄继光在敌人的炮口上完成生命的最后一举,我知道这同样是爱国……  刘翔,不怕困难,积极奋斗,最终在百米跨栏中为国挣得荣誉,我明白这叫爱国;邓稼先,使我国有了第一枚原子弹,增强了国力,昂首世界,我明白这也叫爱国;钱学森,开拓了空气动力学和固体力学,使科技有了飞速的发展,我明白这同样叫爱国。  所以,为国争光也是爱国。  而在这和平年代,不需要牺牲;我们现在是学生,更不能做什么贡献。那么,对于我们来说,什么是爱国呢?  有人说,自觉拾起地上的垃圾,关爱国家的环境,是爱国;也有人说,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维护国家形象,是爱国;还有人说,努力学习,积极向上,为国家将来的发展打基础,是爱国。……  是的,这些都是爱国的表现。  所以爱国并不难,不需为国献出多大力,为国挣多少光,只要我们做好身边的一点一滴,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就是爱国。

描写邓稼先的段落300字
  • 邓稼先先生是我国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可以说他是我国一个民族英雄,因为他让我们祖国走进一个科学的巅峰因为他是我国第一个创造原子弹的人,使我国在军事方面强大起来,再数十年后,他又为我国创造了氢弹的时候,使我国在科学事业上再次飞跃。在他造原子弹和氢弹的时候,他曾遇到无数次困难,但他从不放弃,始终抱着坚定地信念坚持到底。他会常常接触有害物质,使他的身体曾遭受过三次的伤害,致使他先后做了三次大手术。本来他的病是可以好起来的,但他没有好好休息,仍然坚持做实验,要造好原子弹。因为他的身体坚持不住,所以在第三次的手术中,因大出血而死亡。他的潜心钻研科学事业,忘我工作的精神,使我们感动不已。我突然想起我自己在困难面前退宿的一件事

  • 邓稼先先生是我国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可以说他是我国一个民族英雄,因为他让我们祖国走进一个科学的巅峰因为他是我国第一个创造原子弹的人,使我国在军事方面强大起来,再数十年后,他又为我国创造了氢弹的时候,使我国在科学事业上再次飞跃。在他造原子弹和氢弹的时候,他曾遇到无数次困难,但他从不放弃,始终抱着坚定地信念坚持到底。他会常常接触有害物质,使他的身体曾遭受过三次的伤害,致使他先后做了三次大手术。本来他的病是可以好起来的,但他没有好好休息,仍然坚持做实验,要造好原子弹。因为他的身体坚持不住,所以在第三次的手术中,因大出血而死亡。他的潜心钻研科学事业,忘我工作的精神,使我们感动不已。我突然想起我自己在困难面前退宿的一件事

  • 自立,同样是国家竞争之本。如今的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但中国却能屹立于东方,靠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科技、武器。这些是靠购买其他国家来的吗?正因为自立,我们才有底气与各国竞争、合作。反观蒋介石,当初购买了大量美式装备,这些的确先进,但只要美国的武器供给出现问题,国民党军对便立刻有弹尽之患。我们拥有强大的钢铁长城,其中的城砖就是先进的科学技术,若是这砖是他国牌,长城可能长,可能牢吗?新中国成立后,一个又一个科学家前仆后继,为我国科技建设做出不懈的努力,”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天眼之父”南仁东,他们为了什么而舍生忘死地去奋斗?为了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为祖国能掌握自主的核心技术,因为他们知道,依靠他国,永远都不可能强大。

  • 是啊,我想到了邓稼先,想到了郭永怀等一批科学家,常年隐姓埋名,在茫茫戈壁滩上默默地奋斗,研制着战略核武器,把壮丽的青春和生命贡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我还想到一辈子初心不改的张富清,功高不自傲、志在为人民,在贫困山区奉献一辈子——他们不都是开放在冰天雪地的红梅吗?“你看梅花它还有很多的好品格,如你看它,它勇于与冬作斗争,就像有人勇于与命运作斗争。”见我略有所思,妈妈似乎在自言自语,“它不在春天绽放,却在寒冬绽放,这是它在寒冬奋斗出来的,它不在温暖的春天绽放,是因为它知道温暖的春天只能带来短暂的安适却不能长久,只有在寒冷的冬天才能磨炼它的坚强不屈和不屈奋斗的精神。”

  • 就在那个下午,伴随着54门礼炮,齐鸣28响,中国迎来了光明。每个拥有中国魂的人,都为之骄傲,为之自豪,甚至留下欣喜的泪水。随后,中国的发展水平稳升不跌,邓小平同志打响了圆梦中华的第一枪,他勇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领着中国走向新时代,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则使中国人民的温饱基本得到了保障。他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技术的开创者和领头羊。用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两弹元勋邓稼先隐姓埋名,在贫苦的戈壁滩上研究了数多年,终于圆了中国的核武器梦。并且也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核武器的发展。他们都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实现了自己的梦,更圆了中国梦。

描写邓稼先的段落200字
  • 下课后,老师一本正经的对我说:“你一定要认真对待这件事情,加油!”我胸有成竹地说:“请您放心吧!我一定可以的。” 回到家,我就在网上搜集了很多关于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我完成了这篇演讲稿,接着我就认认真真地背了起来。我早晨起床就开始背诵,晚上也努力的背,就连在上学的路上我也在心里默背好多遍,终于可以一字不落地背下来了。

  • “五、四、三、两、幺、O、发射!”随着口令的下达,远处早准备好的核弹先是缓缓升起后又如离弦之箭直插云天,却没了声息,没有蘑菇云,没有惊天动地撼山摇的画面。我急忙问邓稼先怎么了,他正在计算。他抬头望我,说,没事,淡定。他又低下了头,埋头苦思,我这才发现,他的身子,竟愈加憔悴了,他的额头上,满是皱纹,细数着他的功绩。他突然一拍脑门儿,猛然起身,冲到门前,把守门的将士拉开,扯开实验基地大门,消失在漫漫戈壁之中……

  • 不仅如此,中国在文学领域也不逊色。鲁迅的《呐喊》把国人唤醒。如果没有郭沫若、林清玄、刘慈欣、曹文轩等人把国人思想引入正轨,中国可能会一直停留在那个被外国人肆无忌惮侵略的清朝时期。因为有了他们,我为祖国骄傲!当然,中国能有这么迅速的发展,离不开一群学子离开祖国怀抱,远洋出国留学,把先进技术带回中国来;也离不开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一次又一次的研究、实验。空有一副“好皮囊”是无法振兴中华的,有知识不实践永远是纸上谈兵——做无用功。因为有这么一群人,引领着后人,建造灯塔照亮着前方。我为祖国能拥有他们而骄傲自豪。

  • 建设祖国的栋梁英才,也是我心中的中国印记。遥想建国之初,被孤立与封锁的局面,国人自强不息,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共同提着升综合国力,涌现了“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两弹元勋”邓稼先、“现代后稷”李振声,“青蒿之母”屠呦呦等卓尔不群之辈,引领中国经济、国防、粮食、医药等各项事业的齐头并进。正是在他们努力下的综合国力的增强,使我国重回当年煌煌盛世,万国来朝,威而不犯。他们在我心中刻下辉煌的中国印记。

  • 假如我是语文老师,我首先肯定要让学生们爱国,因为爱国是每个中国公民必要的,我要带领他们去细细了解中国辉煌的历史:邓稼先终于发明了“两弹一星”,为中国的原子弹事业做出了格外的贡献……同时我还要带他们去了解中国耻辱的历史:外国联军如同恶魔一样侵略我们的领土,战乱纷飞、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都是他们一手造成的,这是中国最痛苦的时代。我更要让他们知道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是怎样浴血拼搏,筑成我们现在繁华的中国,像巨龙一样立于世界的中国!

描写邓稼先的段落100字
  • 少年强则国强,今天的我们享受国旗下的荫庇,未来应由我们来创造。国旗之风中飘动,民族之火绵延不断甚至更加旺盛,缘于一代代中的豪杰之士废寝忘食地不断照亮黑暗的前路,一如邓稼先隐瞒家人潜心研究中国核武器取得重大突破;顾方舟以自己孩子试验制造出糖丸;屠呦呦经过数年的漫长探究提取出青蒿素……

  • 这一系列的成就,离不开许多国人的不懈努力。“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为解决几代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跑遍了天涯海角,最终研究出了令世人震惊的杂交水稻。“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宁可放弃国外的优越生活,也要回到祖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祖国成功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

  • 好在,我们中国不是没有敬业的人:人民的好儿子雷锋、沉默十年一鸣震天的邓稼先、带病上课的最美女教师崔燃、醉心写作、笔耕纸耘的刘慈欣……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中国人会真正成为勤劳又敬业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经过邓稼先和他为首的一众科学家彻夜不眠、废寝忘食地工作着,经过他们的努力,传来了一个好消息:1964年10月18日,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在新疆上空成功爆炸,过了3年零9个月的时间,中国第一颗氢弹也在新疆上空爆炸。

  • 那时我国只有苏联提供的极少一部分资料,可以说是人力物力缺乏。但是刚从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邓稼先便依然回国了,相比较美国的充沛的物质条件来看,一些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较为愚蠢的选择,但是他这种爱国情怀和为祖国献身的精神,却让我极为敬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