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不失时机的段落
首先向孔明发难的是张昭。张昭是何许人也?所谓“内事不决问张昭”,他乃东吴第一谋臣,因而他的发难既狠又准:你诸葛亮不是自比管乐吗?如何刘备既得你之后未尝崛起“反不如初也”?张昭这招在兵法上叫“以子之拳塞子之口”,颇有心计,而且他话语中不提玄德之不降曹,反而指责其不抗曹,用心之狠毒也!孔明轻松接招。他先谈玄德屯兵之夏的别有良图,非等闲可知,一下子将张昭等辈降了一个等级。尔后又从医学知识喻之,言外之意不外乎张昭等庸臣治国不异于庸医害人,讽刺之意,溢于言表。然这种软刀子又是杀人不见血的,东吴大臣们可能还在心里叹着“正是,正是”呢!然后他又不失时机地宣传刘备的“亲亲”、“爱民”之大仁大义,又以韩信自比,暗斥张昭等辈的目光短浅。最后。他又道出:“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此番话,转“讥”为“斥”,不仅让一班大臣脸红一阵白一阵,哑然无语,更道出自古所谓儒生的通病,真可谓痛快之至!
《只因诸葛如簧舌,致使曹兵一旦休》的优美段落摘抄